27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監管規範定開發起式債基:定製客戶不能變更
強監管時代,監管層對於委外定製基金在發行與運作方麵的指導工作正日益規範化。
第一財經從國內多家基金公司處獲悉,近日證監會向業內傳達了一份定開發起式債券基金的監管通知,其要求產品的定製客戶不能變更、從一而終。
據證監會最新通知,定開發起式債基的定製客戶不允許變更,哪怕成立以後,第一個封閉期過後,依然不允許變更,必須從一而終。定製機構內的不同部門不受此限製,例如,定製機構寫興業銀行,金融市場部定製了,運行一段時間以後,金融市場部不想繼續投資了,興業銀行資金中心可以接手。興業銀行內不同部門進錢,仍被視為興業銀行定製,不受限製。
曾幾何時,定開債基因為憑借封閉期的“優勢”,通過加足杠杆等方式盡可能地擴大整體收益。在行情向好大大好形勢下,定開債基迎來了巨量委外資金的登門,風靡一時。隻是,世異事異,在如今的強監管的穿透時代,這種產品過往的運作模式顯然難以為繼。
上海一家證券公司基金研究部門負責人對第一財經稱,這份通知背後是監管意在規範定開發起式債基的發行與運作。一來它不希望基金公司隨意為客戶定製產品,讓渡管理權,更不支持加杠杆;二是,隨意更換定製客戶可能令產品運作走上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大大偏離了產品設立時的初衷。
此前,證監會曾發文規範基金定製行為,其規定:單一機構定製客戶持有基金份額比例達到或者超過50%,管理人需以發起式形式封閉運作。
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近日在公開場合表示,相當一部分基金公司的發展布局缺乏戰略性和前瞻性,熱衷於短期規模業績、短期熱點,精選個股、長期投資讓位於趨勢擇時,結構化產品、定製基金等短期資金驅動型產品層出不窮,對責任投資原則落實不足。
與此同時,在銀行流動性逐漸收緊的大背景下,基金委外業務變得舉步維艱,大量委外產品在到期後選擇不續,部分則遭遇大額贖回及清盤。
據統計,495隻開放式基金(A、B、C等子份額分別統計)在二季度淨贖回份額超過了自身規模的50%,其中的112隻基金份額贖回比例超過90%,更有方正富邦鑫利寶等4隻基金遭遇贖空,28隻基金所剩份額不足1萬份。如今迷你基金在基金市場的數量占比已經超過6%。截至6月底,259隻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占已披露二季報的4136隻基金中的比例約為6.26%。
迷你基金數量增長的同時,清盤基金數量也在增多。截至目前,今年以來基金清盤的數量多達23隻基金,這一數字不僅超過了2016年全年22隻清盤基金的總量,也創出了有史以來基金清盤數量最高的年份。
該負責人,監管允許定製客戶贖回基金,這是市場化行為,但不允許基金產品隨意更換“金主”,一旦換了定製客戶,產品的運作思路極有可能會與過往發生顯著變化。
除了規範產品運作外,監管在委外退潮之際對於業內產品募集給予了一定支持。據本次證監會通知要求,發起式定製債基初始規模與上報時填寫的規模可以有一定變化。例如,產品報會時,預估規模是10億,發行時成立規模是5億,這不會受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公募行業已經出現了3起基金募集失敗的案例。第一財經從一家相關公司獲悉,本來談好的委外業務,因定製客戶的反悔而出現了發不出去的大問題。上述負責人又稱,募集失敗畢竟是極少數情況,但眼下很多基金都可能會遇到金主臨時撤出部分資金的情況,尤其是在當前債券行情不好的時候,定開債基則有可能因為較長的封閉期而遭致額外的“嫌棄”。
(原標題:獨家丨監管規範定開發起式債基:定製客戶不能變更)
最後更新:2017-08-09 21:5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