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
iPhone_iPad_Mac_手机_平板_苹果apple
微信公号刷阅读量工具崩溃 哪些科技大V裸泳了?
昨天开始,朋友圈就在传这张图:
原来是微信公众号刷点击的工具坏了。微信团队在给腾讯科技的回复中说:“我们一贯坚决打击任何虚假、欺骗用户、影响体验的行为。”
具体是怎么实现的?据万能的大叔微信称,此次“维护”的根源在于腾讯改了接口,本身接口key为采集个人微信信息和公号信息,刷量就通过post的方式进行模拟阅读,而27号晚上腾讯的接口改为了“cookie”,规则变了,之前的“模拟阅读”变得不稳定,甚至在半个小时会失效,于是导致了水军平台刷量迟缓,到昨晚只能靠“人工”,速度极慢且成本偏高。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很多刷量的微信公号阅读量缩水严重,大V变成了裸泳。杂货铺关注的几个账号,阅读量相比之前下降比较多,分享给大家,帮忙看看是不是刷量了?
1、李瀛寰
李瀛寰28号发的《联手蚂蚁金服,华夏基金靠大数据打造“赚钱王”》阅读量惨了点,到今天早上9点左右,只有600多(按10%打开率的话,粉丝只有6000),但翻阅之前的文章,阅读量都在2W+以上……
她的公号属于比较有代表性的,因为引起了围观,甚至有人开始呼吁:
在公号刚兴起的时候,李老师的文章还是很不错的,有一些高质量的产出。但是后来就做烂了,变成了软文基地,基本是企业给的软文,原文照发。李老师的变化,也代表了很多同时期的账号。
据说,李老师一篇微信头条要收费4W,不知道这次“裸泳”以后,是不是会便宜一些?
2、王冠雄
该公号认证为资深IT经理人、FT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新浪微博社区委员会专家成员@互联网信徒王冠雄。
28日微信头条《解读8月微博新榜:企业微博影响力等同于企业社会影响力?》,截至29日12点,阅读量只有3267,点赞仅8个。
但26日头条《互联网家装市场新玩法?绿豆“入住家装”或成行业新标杆》,以及之前的头条文章,阅读量都在15000左右。
王老师也是圈里比较有名,刚开始认真做,后来做烂的代表。当然王老师不光做烂了公号,还做了什么微创新、重创新之类的,比单纯发软文,还是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3、小白不菜
该账号是由原经济观察报公司新闻部资深记者杨阳创立的,杨阳老师是一位资深媒体人,从报社出来以后专职做新媒体。其实她的公号做得挺好,不会说企业给钱就发软文,杨阳一般会当面聊,当面采访,自己写稿,因此稿件的质量都还可以。
这次裸泳,有可能是因为账号基础粉丝不够,阅读量太低没办法向企业要高价;也有可能此前的文章都是企业公关自己刷的……但是不管因为什么原因,从阅读量来看,这个账号确实存在刷量的嫌疑。
比如28日微信头条文章《滴滴将催化出共享单车巨头——“单车滴滴”ofo!》,阅读量为1626,点赞8个;26日微信头条文章《AI时代来了,说说腾讯应用宝的三种站姿:迷人,撩人,销魂!》,阅读量为17559;25日阅读量为11569;23日阅读量为17688;21日阅读量为20896……差距比较大。
4、丁道师
该账号认证为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丁道师圈里的人可能比较熟悉,速途网副总编,是一位非常勤奋的媒体人,笔耕不辍,写了很多分析热点的文章,也投过许多平台。不过其文章质量以及其中的观点,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丁道师28日头条账号文章《教育行业的匠心,沪江15年专注“学以智用”》,阅读量为4699,;27日文章《解读古德曼加盟乐视:站在产业拐点上的生态新机遇》,阅读量为17407,;26日头条文章阅读量21025;24日头条文章为25025……差距也是比较大的,有刷量的嫌疑。
刷量这个事吧,就算没有这次崩溃事件,其实也挺容易看出来的。科技类的公号,阅读量除了跟基础粉丝数挂钩,更多的是还是看内容怎么样。很多账号为了挣钱,什么内容都发,什么软文都上(甚至有黑文),这样的账号就做坏了,粉丝也不愿意关注,阅读量自然会下来;但是自媒体人又想收企业高价钱,只能刷量,给企业、给公关一个交代。说实话,这种人还好,发软文挣钱,也算合理。
有一种人,如果企业不主动约稿,他就主动找上门,写几篇黑稿,引起企业关注,然后再谈合作投放之事。这种人比较坏。
还有一种自媒体人,收钱干脆充当企业的打手,平时不发企业的软文,一发就是竞争对手的负面/黑稿,这种人最可恶。
企业公关心里也清楚谁的账号质量好谁的账号质量差,但一方面碍于自媒体人的“淫威”,卖个面子,另一方面也为了应付领导,投了很多李瀛寰、王冠雄。
不过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你看,这次不就是么?
最后更新:2017-10-08 03: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