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迎接AI+時代 創投機構看好場景應用
當前,人工智能(AI)不僅成為全球熱門話題,而且正在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並且在產業應用方麵已經開始發揮效能。有觀點認為,互聯網+變革正邁向物聯網新時代,並開始進入AI+時代。
麵對AI+時代的產業變革,創投機構的投資機會在哪裏?麵對大熱的AI行業,投資人又該如何做到慧眼識珠?
AI需要與場景應用結合
如何定義AI+?在澳銀資本董事長熊鋼看來,AI+的產業鏈涉及到應用領域、技術應用和基礎資源。在他看來,包括消費互聯網、智能機器人、醫療、教育、安防、城市運營等領域,都是AI+比較重要的場景應用領域。
熊鋼認為,當下,AI+金融是所有場景應用中相對比較靠前的領域,很多金融公司已經推出智能投顧,包括代理記賬、智能保險等新業務已經麵向市場,對客戶進行個性化的資產配置。
鬆禾資本合夥人汪洋認為,他對AI的理解,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最底層是芯片、雲計算等底層架構,中間是大家非常熟知的人臉識別算法、語音識別、自然語音處理等,最上層是場景落地。但他指出,對於創業公司而言,機會一定出現在場景應用層麵,因為最底層的技術是巨頭在做的事情,競爭非常激烈;而隻做中間層會沒辦法實現商業化。“商業化最終還是需要場景化,這也是我們看好最上層的原因。”
“這幾年,AI炒得比較熱,概念大家都說的比較多。”在盈富泰克總經理周寧看來,AI近期的大熱,跟計算能力直接相關。“像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技術,都跟現在的智能手機采集了大量數據有關,所以AI真正的驅動因素還是底層的計算環境。”
奇成資產合夥人張明明則表示,目前盡管還處於弱人工智能階段,但AI仍然是一個了不起的技術。“現在的AI盡管不能完全替代人類,但是已經可以在一些基礎性的、重複性的、規則性的活動和操作方麵替代人類,就這點來說,已經是不可小視的市場。”
應用層投資機會集中
在熊鋼看來,對於創投機構而言,要把握AI+的機會,關鍵是盯緊主要行業的應用,重點關注AI的生活應用,包括消費應用、金融、物聯網等。至於整個AI行業而言,首先要關注底層技術的進化,主要是深度學習、機器視覺和自然語義的理解,所謂的AI+時代,就是技術+模式、技術+創業的驅動模式。其次是關注符合成本邏輯的商業應用,即通過AI能夠有效降低產業成本以及基於此能夠延伸和成長的應用。
汪洋認為,麵對不同的人工智能項目,鬆禾資本會根據項目本身落地的場景,來判斷項目更需要看重哪個方麵。“例如無人駕駛,這種項目的技術成功率必須是100%,否則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這個領域我們非常看重團隊背景。換到智能機器人領域,盡管對算法要求也很高,但是我們更注重商業化落地的能力,它的容錯率相對無人駕駛要高一些。”
“我們關注計算能力的提升,更關注底層技術層麵的投資,這一塊能把整個AI生態鏈打得更紮實,將來做其他方麵更容易。”周寧說。
國中創投合夥人賈巍表示,目前公司在AI領域的布局,還是跟行業結合的項目比較多。從現狀來說,產業規模最大、最成熟的應該是安防領域。未來在金融、教育領域,AI也比較有前景。
“現在更多的投資機會是在應用層。從我們基金的角度來說,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投資策略,首先找到我們熟悉的行業,然後看這些行業裏麵有哪些環節、哪些場景是可以應用現在的人工智能基礎去提高生產效率的。在這樣的邏輯下,往上去找一些創意型的項目。”張明明說。
成功的AI企業有三個因素
對於AI未來的展望,熊鋼直言,AI實際上是蘊藏著風險的,所以一定要清楚邊界在什麼地方。
他指出,AI在創意領域的應用,已經帶來了諸如近視眼激增等生理和精神方麵的後遺症。其次,AI對勞動力的替代,對就業會造成衝擊,而保障就業是社會的基本倫理,需要思考這個問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對AI的遠期,未來AI可能會出現一些反人類文明的行為,這是無法預測的。
汪洋指出,隨著AI的崛起,AI+完全創造了一個新行業。對於投資人和創業者而言,無論是AI+還是+AI,有這個因素一定是一種優勢。
“在過去的時間裏,我們和很多傳統行業的領軍企業、創始人都有深入交流。現在發現一個秘密,實際上很多傳統行業的這些企業,他們已經在秘密使用很多人工智能技術,就是這些弱人工智能技術,他們稱之為AI的秘密武器。”張明明通過觀察發現,現在大量企業都在應用AI技術,但他指出,不是所有企業都是+AI或者AI+的,關鍵要看產品附加值,或者對於提高生產效率回報率的測算。
“在我們看來,教育、醫療以及設備製造業是可以進行大規模AI+的行業,這些行業天然就是一些AI+大規模落地的場景。”張明明以教育為例,通過人工智能,可以為每個人提供一些個性化的教學方案,通過一個個性化的教學方案,一方麵可以平衡教育資源,另一方麵可以讓每個人得到個性化發展。
現在整個人工智能行業出現過熱的現象,在麵對眾多項目時怎樣進行判定?張明明認為,一個成功的AI+或+AI的企業要具備三個因素:第一要有AI的科學家,因為他要應用到複雜的技術,技術是基礎;第二要有行業的專家,必須要有行業的專家才能熟悉這些場景,能夠找到用戶真正的需求;第三要有一些銜接的人才。一個團隊如果完美具備這些因素組合,就會是一個很好的項目。
(原標題:迎接AI+時代創投機構看好場景應用)
最後更新:2017-11-20 04: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