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9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2萬億第四批PPP示範項目專家打分結束 結果最快年內出台
經過上周的緊張評審,第四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示範項目的專家評審環節近日正式結束,1226個、投資額達到2.12萬億元的申報項目被專家打分。
“我們正在匯總打分結果,按照打分高低考慮其他因素並征求其他部委意見後,第四批示範項目名單將對外公布。目前還不能確定入選第四批示範項目的數量和投資額,不過最終名單爭取在今年內公布。”財政部PPP中心副主任韓斌告訴第一財經。
為了規範野蠻生長的PPP模式,財政部正對總投資超17萬億元的PPP項目庫進行集中清理,清退不合規項目。國資委也正加強PPP主力軍中央企業的PPP業務風險管控。PPP最嚴監管時代來臨。
韓斌表示,針對PPP實際操作中的不規範行為,財政部隻是發文重申以前規定來進行規範,但製度本身並未發生變化。財政部一方麵通過抓項目規範來防風險,另一方麵通過PPP示範項目評選來推出典型,宣傳項目規範有效的經驗做法。
第四批萬億級示範項目將出
中央自2014年起大力推廣PPP模式,希望通過社會資本介入來提升公共服務的供給質量和效率。而PPP示範項目是從PPP項目庫選出的精品項目,希望借此推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案例,來助推更多PPP項目落地。
2014年和2015年財政部分別單獨推出了兩批PPP示範項目,2016年首次聯合其他19個部委推出示範項目,項目定位不再是財政部示範項目,而是全國示範項目,2017年再次聯合其他18個部委推出第四批PPP示範項目。
由於入選中央財政的PPP示範項目最高可以獲得800萬元獎勵,並更容易獲得金融機構認可,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地方申報PPP示範項目非常積極,以至於財政部設定申報項目上限。
財政部從7月發文組織開展第四批PPP示範項目申報篩選工作,到上周正式啟動項目評選工作時,征集到各地申報項目1226個,投資額2.12萬億元。這略高於第三批PPP示範項目申報數量(1174個).
與前幾批PPP示範項目有所不同的是,此次評選優先支持民營企業參與的項目,優先支持國務院確定的推廣PPP模式成效明顯市縣的項目,優先支持環境保護、農業、水利、消費安全、智慧城市和旅遊、文化、教育、體育、養老等幸福產業的項目。
11月20日,財政部正式啟動第四批PPP示範項目評選工作,備選項目按照交通運輸、市政公用事業、綜合開發、農林水利與環境保護、幸福產業及其他共五大行業領域進行分組評審,每組評審專家7名,來自行業、政策、谘詢、學術等領域。
多位參與第四批PPP示範項目評審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上周末已經完成了評分工作。韓斌說,目前正在匯總專家打分結果,評審工作並未最終結束。
按照此前規定,項目評審結束後,按照每個項目評審組的評分從高到低順序,綜合考慮民營企業參與程度、國務院確定的推廣PPP模式成效明顯市縣、環境保護和幸福產業等三類優先支持的項目類型和各組平均分,形成示範項目名單。示範項目名單形成後,原則上不再進行調整,由財政部會同各相關行業部委聯合發布。
韓斌告訴第一財經,按照此前做法,財政部需要聯合其他部委發布,而走完各部門流程需要花一定時間,由於年底時間有限,不排除采取些變通做法,爭取年內公布示範項目名單。
前三批PPP示範項目數量和金額不斷攀升,最終入選的第四批PPP示範項目是否會創新高?
一位參與評審的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預測,第四批PPP示範項目投資額可能在1萬億元左右。一位財政部門人士認為,由於今年PPP發展基調是規範,第四批PPP示範項目投資額不會太大,估計達不到1萬億元。
此前的第三批PPP示範項目最終選出516個項目,占全部申報項目的44%,投資總額約1.17萬億元。
規範但不會苛刻
與此前三批PPP示範項目評選時大環境不同,今年PPP監管力度在不斷加強。
今年以來,財政部高層頻頻放話規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11月16日,財政部公布《關於規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台項目庫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通過負麵清單嚴控新項目入庫,並對總投資超17萬億元的萬餘個PPP入庫存量項目進行集中清理,清退不合規項目,在2018年3月底前完成。
近日,國資委正式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央企業PPP業務風險管控的通知》,從強化集團管控、嚴格準入條件、嚴格規模控製、優化合作安排、規範會計核算、嚴肅責任追究六方麵來防範央企參與PPP的經營風險。
在PPP強監管時代下,第四批PPP示範項目評選要求是否會更高?
韓斌告訴第一財經記者,PPP示範項目評審始終堅持的是規範,因此這次示範項目評審條件是一以貫之的,並不會更加嚴格。
“財政部正在清理PPP項目庫,業內認為我們對做PPP的要求嚴格了,其實這些規範舉措一直都有,隻是大家無形中靈活掌握尺度,現在隻是重申嚴格按照規範來做PPP,PPP製度並沒有發生變化,而是針對不規範的操作提出要求。示範項目評選一直都是按照最規範的要求來做,不存在進一步規範,否則就是苛刻。”韓斌說。
PPP專家、大嶽谘詢總經理金永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經過四年的快速發展PPP確實需要規範,但力度也應該適中。因為相比於此前融資平台公司等其他模式撬動投資,PPP模式更具優勢,它更加公開透明,能製約政府投資衝動,各方通過這一機製的相互博弈中形成市場規則,使得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目前已經落地的1萬多億PPP項目效率較高。因此PPP是負麵作用最小的一項經濟政策,整治PPP不應該用力過勐。
財政部PPP專家紀鑫華博士表示,近期監管層強化PPP規範和監管,短期來看,各類產業資本和金融機構將會對於PPP市場的期望和參與有一定的降溫,但結合政府投融資體製改革的要求和方向來看,逐步完善規範的PPP模式必將行穩致遠。由於目前監管要求強調通過建立按效付費機製,將社會資本的回報與項目運營管理績效相掛鉤,鼓勵社會資本在PPP項目全生命周期提高公共服務的產出質量,這對於在特定細分領域具有技術、運營等優勢的社會資本將會是明顯的大利好,結合國資委加強央企做PPP風險管控,未來民營資本將會在PPP項目推進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最後更新:2017-11-28 14: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