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2018年“春季躁動”行情可期
進入2018年,A股與全球其他資本市場“同舞”,上演了2018年的“開門紅”並走出罕見的“十連陽”,其中貴州茅台等龍頭股票更是屢創新高,引發投資者的關注。
就在1月11日,滬指報收3425.35點,成功走出“十連陽”態勢。隨後的1月12日早盤,滬指在房地產板塊的帶動下強勢翻紅;截止到午盤,滬指報3428.65,漲0.10%。
有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6月15日~6月29日,大盤連收11連陽,此後大盤一路震蕩慢牛演變為瘋牛,最高達6124點,這是A股的最高曆史紀錄。
目前已實現“十連陽”,後市A股將如何演繹?而依據以往經驗,A股歲末年初大都會出現“春季躁動”行情,今年又是否值得期待?
“春季躁動”行情可期
新年的第一個交易日實現“開門紅”:1月2日,滬指上漲41.16點,漲幅1.24%,報收於3348.33點,銀行、地產板塊當日更是超預期漲幅。
隨後在1月9日,滬指重新站穩3400點。當日,釀酒板塊領漲市場,截至收盤,滬指報收3413.90點,漲幅達0.13%;深成指報11447.09點,漲幅達0.57%。
緊著的1月11日,滬指更是成功實現了十連陽,這是近年以來難得的強勢。截至收盤,滬指報收3425.35點,漲幅達0.10%;深成指報11464.2點,漲幅達0.24%。
A股市場連續十根陽線可以說改變了很多人的信仰,目前很多機構開始紛紛看多市場。為何A股近日連續走強?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1月11日向《中國經營報》記者分析稱,“滬指出現‘十連陽’,主要源於外部資金的進入,創下26年來的連漲紀錄;同時,開年以來,資金開始新一年的布局,因而也具有季節性因素。此外,經濟基本麵較好,中國經濟企穩;同時,1~11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長超20%,這說明很多上市公司2017年業績較好,這些都助推了近期的股市走勢。”
國家統計局2017年12月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8750.1億元,同比增長21.9%。
值得注意,A股“十連陽”走勢中,熱點非常活躍,板塊之間也在不斷輪動。從水泥、地產、石油石化等周期股大漲到芯片、區塊鏈、新能源汽車等科技股大漲,白酒、食品、飲料等消費股輪番表現,現在板塊的輪動已經有序和更加的頻繁。對此現象,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這說明市場已經有增量資金的入場,加上元旦後資金的回流,可以說場外資金帶來了市場的強勢。
外部資金流入從數據可見,有公開數據顯示,從資金流向上看,自2017年12月20日之後滬股通和深股通均處於淨流入狀態。目前,滬股通累積流入2058.25億元,深股通累積流入1607.85億元。並且還有數據顯示,2018年首周借道滬股通與深股通的海外資金累計淨買入145億元,為一年多以來的階段性新高。
每到新年伊始,市場比較關注“春季躁動”行情。據國金證券統計,以(2009~2017年)這9年中A股Q1指數表現為研究數據樣本,2017年一季度存在較為明顯的“春季躁動”的特征(除了2016年Q1,熔斷製度所導致外),A股“躁動行情”啟動的時間主要是以“春節”為分水嶺,或早或晚;“躁動行情”結束時間往往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後(除了2009年外)。今年是否有“春季躁動”行情?
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認為,步入2018年,A股上演了的“開門紅”,這基本確立了A股春季躁動行情的開啟。而本輪春季躁動提前啟動,很重要的一個促發因素在於“美元的弱勢”,美元的弱勢有助於支撐大宗價格維持高位,且美元的弱勢使得新興市場等主要貨幣升值,新興市場流動性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並且在李立峰看來,當前A股具備“春季躁動”的大環境:美聯儲一二月份貨幣政策將按兵不動,給予了新興市場權益類資產“喘息”的時間窗口;國內宏觀經濟整體還算平穩,通脹延續低位;部分周期品種高景氣度依舊延續,部分2017年超跌的成長股在估值上具備了吸引力。由此,他判斷,A股春季躁動仍將延續。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也指出,元旦後市場漲勢淩厲,仍定性為躁動行情。而躁動行情特征是熱點輪動快,開年幾個交易日已顯示此特征,曆史上躁動期領漲行業與全年領漲行業差異大。
不過,對於今年是否存在“春季躁動”行情,北京格雷投資總經理張可興則對記者表示,“這取決於當下整體的市場情況與估值情況。”
關注主題投資機會
既然“春季躁動”行情或值得期待,投資者應如何把握投資機會?
李立峰指出,曆來A股春季躁動中,“板塊輪動較快”為其主要特征之一,建議堅守“低估值、高分紅”板塊,個股上選擇行業龍頭公司做首選標的。具體到主題方麵,他推薦“結構性供給側改革(航空)、大國製造(環保設備、消費電子)、國企改革”等。
荀玉根也認為,躁動行情重視主題,政策主題如地產和智能汽車、事件主題如通脹(農業、農化)。
值得注意,受訪機構人士仍比較看好藍籌股。
李大霄對記者表示,“融資餘額重新回到萬億以上,這代表投資者情緒的恢複。此外隨著養老金與企業年金的進入以及中國版401(K)的探討,這些都是市場的增量,都有助推動藍籌股的需求。”他比較看好銀行、非銀行金融、地產、基建與消費五大板塊。
在融資餘額上,就在1月11日,大盤創出“十連陽”時,兩市融資餘額繼續飆升實現4連陽,創出自2016年1月11日以來近490個交易日(即兩年)新高;當日兩市融資餘額10455.77 億元,環比明顯上升0.29%。
楊德龍也持類似看法,“近期的走勢給A股2018年慢牛行情開了一個好頭,慢牛行情將在2018年繼續推進,從機會上來說2018年將會遠遠多於2017年,建議投資者積極擁抱A股慢牛行情,特別是優質藍籌股。”他表示。
不過,後市藍籌股可能會出現分化。“我認為今年會延續去年的相對分化行情,這意味著有些藍籌股會創新高;而有的會出現橫盤;同時,非藍籌股也會出現分化。”張可興對記者表示。
至於春節之前的短期投資機會,他比較看好有業績支撐的股票,尤其看好消費、代表新興科技與互聯網的行業,這些股票短期或有上漲機會。以白酒為例,短期會迎來春節消費的旺季,有很強的業績支撐,因而春節前值得投資者關注。
(原標題:2018年“春季躁動”行情可期)
最後更新:2018-01-14 02: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