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破發潮湧 轉債低吸窗口漸啟
12月5日,寶信轉債在上市首日徑直破發,全天交易價均低於麵值,再創近期新券上市的最差表現。以濟川轉債為分界線,最近轉債首日漲幅較之前大幅縮水,並相繼有多隻新券上市首日即破發,次新券和老券跌破麵值的情況則更為普遍。
分析人士表示,從老券跌跌不休到新券跌下神壇,轉債市場情緒正滑向低穀。就目前而言,正股持續弱勢、估值主動壓縮、供需關係不利,的確對轉債市場頗為不利,“打新”風險隨之顯現,但隆冬已至,春天不遠,考慮到轉債估值已處於曆史上偏低水平,且不少個券市價已不高,繼續壓縮空間相對有限,當前或許正是擇券低吸的好時機。
新券接連破發
最近新上市轉債表現每況愈下,絕對價位越來越低,更有多隻新券在上市首日即跌破了麵值。
5日,寶信轉債,12月上市交易的第3隻可轉債,再次刷新了近期轉債新券上市首日的最差表現。行情數據顯示,5日,寶信轉債開盤價報97.150元,徑直跌破麵值,開盤後略做反彈,最高漲至99.56元後再度回落至開盤價附近,此後持續小幅波動,收盤報96.90元,全天成交價均不高於麵值。
自從久立轉2在上市首日“率先”破發之後,12月以來先後上市的3隻轉債新券均“全軍覆沒”,但全天成交價都不高於麵值的情況還是第一次出現。
12月1日,久立轉2在深交所上市交易,開盤報102.77元,盤中最低成交到99.68元,為2016年以來首隻在上市首日盤中即破發的轉債新券,但該券尾盤勉強收在麵值上方(100.04元)。12月4日,輪到時達轉債登場,開盤報100.50元,盤中最高至100.60元,最低成交到96.511元,收報96.58元,較久立轉2表現更為不濟。從久立轉2收盤高於麵值,到時達轉債盤中一度高於麵值,再到寶信轉債全天低於麵值,轉債新券首日表現可謂每況愈下。
事實上,轉債新券上市定價從林洋和隆基就開始走弱,上周三(11月29日)上市的濟川轉債則成為一個分水嶺。濟川轉債上市首日最高隻成交到106.30元,最低成交至101.22元,已極為接近麵值。在濟川轉債之後上市的便是久立轉2。在濟川轉債之前,轉債新券上市首日上漲10%甚至20%以上仍十分普遍。
轉債寒冬來了
今年9月,上市公司可轉債和可交換債正式按照新規發行。因新規之下,參與轉債網上申購無需預交定金且無需持有股票市值,可在不占用資金情況下頂格申購,吸引了普通投資者踴躍參與,申購中簽率屢創新低;起初上市的幾隻新券如雨虹轉債、林洋轉債、隆基轉債等首日表現搶眼,收盤漲幅均高於20%甚至30%,打新正收益更讓轉債“打新”變得炙手可熱。
但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以來,轉債二級市場跌跌不休,一二級市場行情其實是“冰火兩重天”。
在年中上演一輪上漲行情之後,9月初以來,滬深轉債市場陷入持續的下跌。觀察中證轉債指數走勢,自從9月7日觸及314.59點的今年高點後形勢便急轉直下,9-10月份還是逐級下台階,最近幹脆連續殺跌,跌勢迅勐。12月5日,中證轉債指數盤中觸及282點的半年新低後略微企穩,較9月7日高點回調了10%左右。
在新券熱發、首日大漲的同時,不少老轉債早已踏上破發之旅。統計顯示,9月8日至12月5日,剔除雨虹及其後上市的轉債,剩餘的19隻老券市價分別下跌3.82元至22.10元不等,跌幅介於3.08%至19.2%之間,其中,海印、藍標等9隻老券累計下跌超過10%,國君、久其、駱駝、模塑4隻老券下跌超過15%。由於這一輪調整已曆時近3個月,持續時間較長,累計跌幅較大,不少老券從10月末開始相繼跌破麵值。最早的是海印轉債,10月31日盤中即跌破麵值,隨後是洪濤轉債,於11月2日跌破麵值,更密集的破發現象出現在11月中旬以來這段時間,輝豐、模塑、久其、藍標、電氣、航信轉債等也先後跌破麵值。截至5日收盤的數據顯示,目前仍有8隻老券市價低於100元。
業內人士表示,新老券走勢互相影響,新券發行上市、供給增加令老券估值承壓,但老券行情低迷,亦會影響新券定價,一二級行情難以持續背離,新老券走勢不可能一直脫節。其實,先前在上市首日大放異彩的一些新券如雨虹轉債等隨後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以雨虹轉債為例,雖在上市首日大漲20%,但最新已跌至107元。更有甚者如嘉澳轉債,首日收在122.80元,6個交易日之後已跌至95元。據統計,目前市價低於麵值的新券共有5隻。
總之,這一輪調整中,老券調整在前,新券轉弱在後,歸根到底,壓力可能源自兩個方麵,一是正股走勢及相應的轉股價值變化,二是轉債估值調整。這一輪調整中,轉債市場呈現出正股走弱疊加轉債主動殺估值的特征,故尤為弱勢。
低吸窗口徐徐開啟
今年以來,雖然股指有所上行,但風格分化顯著,是典型的“賺指數不賺錢”行情,不少中小市值股票不漲反跌,而就目前而言,轉債正股以中小市值股票居多,有些調整幅度不小,是拖累轉債下跌的主要原因。
統計顯示,今年9月8日至12月5日,兩市現有29隻公募可轉債對應的正股中,隻有5隻上漲,跌幅超過10%的則有15隻,超過20%的有4隻。正股價格下跌導致轉債轉股價值下降,直接影響轉債價值。比如,這期間模塑科技下跌了約23%,拖累模塑轉債大跌近20%。
與此同時,今年再融資政策調整,上市公司發行轉債融資的熱情大增,而在轉債發行改為信用申購之後,積壓供給開始釋放,最近發行節奏明顯加快,潛在供給壓力推動存量券持續“擠泡沫”,估值調整同樣影響轉債價格波動。比如,國君轉債,這期間轉債下跌14.3%,正股國泰君安隻下跌3.13%。相應的,轉債轉股溢價率從9月上旬的20%一線已降至約8%。
數據顯示,目前已披露的公募可轉債發行預案還有143隻,發行總額約3849億元。同時,11月下半月以來A股走勢偏弱,一些前期漲幅較大的權重藍籌走勢反複,風格切換特征仍不明顯,大中小盤股票開始普跌。如此來看,短期轉債走勢可能仍難樂觀。
不過,研究機構認為,轉債估值已調整至較低水平,結合新老券表現來看,市場情緒也已跌至低穀,如此局麵,已不用對轉債過於悲觀,低吸窗口可能正徐徐開啟。
興業證券表示,當前轉債估值已經處於曆史上偏低的狀態,加上很多債券絕對價格不高,新債上市直接破麵的情況已經出現,整體估值繼續壓縮的空間相對有限。
中金公司固收研究指出,轉債市場供給不斷,近兩周都有百億級別的新券發行,實際規模遠超IPO,新券上市也紛至遝來。加上股市在年末獲利了結等壓力之下進入調整期,轉債估值正在經曆壓力較大的一段時間。但當前的轉債估值水平已經不貴,再結合對股市調整性質的考慮,收集轉債籌碼的時間窗口正在逐步開啟,但節奏上也無需操之過急,以優質新券上市為主。
興業證券亦稱,盡管目前估值水平已不高,但隻能說,很多轉債相對正股回撤風險更小,並不意味著估值就有主動提升的基礎,估值抬升還需要觸發因素。不過,從長遠來看,轉債正在成長為大品種,最近的調整提供了更好的買點,新債上市定位不高,反而給了市場拿籌碼的機會,這不是什麼嚴冬,而是一場瑞雪。
(原標題:破發潮湧 轉債低吸窗口漸啟)
最後更新:2017-12-06 03: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