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43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專家談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 需防範這些風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13日在第九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上表示,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必須切實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著眼今年,要切實應對好國際上三大不確定性和國內三大風險。

1月13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指導、中國經濟時報社等主辦的第九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為“新時代的中國經濟”。

李偉在演講中表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意味著高質量的供給、高質量的需求、高質量的投入產出、高質量的收入分配、高質量的經濟循環。

“轉向高質量發展必須切實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李偉認為,高質量發展是一場耐力賽,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過程注定不會一帆風順,必須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的底線,有序排除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效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的衝擊,為高質量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和環境。

“著眼今年,我們要切實應對好國際上三大不確定性和國內三大風險。” 李偉分析稱。

他指出,從國際看,一是貿易投資保護主義的影響;二是國際宏觀政策調整的溢出效應。美國“縮表”和加息進程加快,歐洲也有望在今年開啟“縮表”進程,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步伐可能提速,全球利率水平將有所提升,資產重新配置可能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特別是高債務的發展中國家壓力將有所增加;三是國際地緣政治動蕩的衝擊。部分地區的穩定問題可能對全球經濟更大範圍的複蘇形成衝擊。

從國內看,一是道德風險、剛性兌付和監管套利現象仍然存在,金融去杠杆的製度基礎尚不牢固,金融機構仍有較強的規模擴張衝動,金融嚴監管任務還很重。

二是近年來,房地產與實體經濟失衡的矛盾比較突出。2017年以來,一二線和部分三四線城市密集出台了限購、限價、限售、限貸等行政性措施,房價快速上漲的勢頭有所緩解。但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製度和長效機製尚未建立,部分地區房價上漲壓力仍不小。

三是地方舉債也需要進一步規範。下一步,必須堅持“逐步消化存量、堅決控製增量”、“開前門、堵後門”的原則,嚴格推進地方債務規範管理,落實債務處置主體責任,嚴肅問責機製,在統籌考慮在建項目和資金鏈風險的同時,切實防範化解地方債風險。

最後更新:2018-01-13 18:48:48

  上一篇:go 工信部部長: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要做強中國製造
  下一篇:go 騰訊聲明:騰訊區塊鏈從未與任何機構就代幣發行或交易進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