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iPhone_iPad_Mac_手機_平板_蘋果apple
理性看待茅台的股價
自去年中期以來,貴州茅台多年持續的慢牛格局突然被打破,貴州茅台k線倏然變陡: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茅台將漲到多少?“Time and time again,I ask myself”,歌唱家劉歡蕩氣回腸的歌曲《千萬次的問》,恰可形容投資者這份焦灼。
關於貴州茅台迭創新高的股價,市場多空論戰火藥味漸濃。在看空者眼裏,8000多億的總市值,位列中國A股市值排行榜第八位,719元的股價,仿佛茅台現在賣得不是酒,而是“水黃金”。
堅定的看多者則認為,質疑不過杞人憂天,茅台作為中國第一烈性酒,在目前中國消費不斷升級的今天,不僅是中產消費品,還是優質收藏品,理應有此待遇。
姑且不說茅台股價漲到什麼價位才合理。相比而言,2001年7月31日上市至今,貴州茅台的股票走勢向投資者詮釋了何謂慢牛,這一點更值得琢磨、品味。獨特的生產工藝、嚴苛的質量管控、成功的品牌運營、開闊的全球拓展,推動著茅台行穩致遠。
貴州茅台的營收和淨利潤增長,與其股價“K線”有齊飛之美。2001年,貴州茅台營收16.18億,淨利潤3.28億。2016年,公司營收388.62億,淨利潤漲至167.18億。2017年前三季度,貴州茅台已經全麵超越2016年業績,營收和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了59.4%和60.31%。
盤點貴州茅台的慢牛“資本”,就可以發現:茅台利用整個行業的調整期,完成了自身的市場轉型,一是政務消費已經急速下降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茅台已經成為中國老百姓餐桌上的優質消費品;二是從“單品獨大”變為“133戰略”,茅台成功實現了運營機製的全麵升級;三是拓展境外市場,初步形成全球布局。2017年白酒板塊全麵回暖,茅台自然而然受到較之過往更強烈的上推之力。
支撐茅台慢牛走勢的基石,是茅台業績的穩步上升。“十二五”期間,在經濟下行壓力最大、行業調整最深、市場變化最快的背景之下,茅台逆勢上揚,其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了跨越增長,實現白酒產量39.5萬噸,較“十一五”增長92%。茅台十三五規劃指出,到2020年,貴州茅台集團的白酒年產量將達到12萬噸,龍頭產品茅台酒的產量達5萬噸,整體收入達到千億元級。
可見茅台的規劃是穩健且有充分預計的,同時茅台的信息發布也是透明及時的,並不存在業績突飛勐漲的理由,也不對股價突飛勐漲形成支撐。
不過,如果從“慢牛”變成“奔牛”,即便厚重如茅台,也會被迅速攤薄優勢,進而割裂支持者陣營。
能夠堅持16年之久的慢牛,在A股市場上可謂稀世珍寶。揠苗助長的結果,必然導致不可承受之痛。短視的投機行為將對價值投資形成巨大傷害,茅台需要長期陪伴,才能給出最好的回報。
站在更高的層麵而言,已經達到9000多億總市值的貴州茅台,能否堅守慢牛意義重大,其股價的穩定,影響的不僅是自身市場形象和品牌效應,以及投資者的合理收益;對中國A股的穩定,尤其是中國的白酒還有消費板塊的股價,也有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巨大連帶效應。
今年股票市場不慍不火,一些機構的賬麵業績不夠理想,臨近2017年會計年度終點,不排除有機構通過搶籌茅台來改善成績單的可能,加上年終銷售旺季或會推升第四季度業績,茅台或許會感受到越來越大的上行壓力。
相信股價急劇拉升是貴州茅台本身不願看到的結果。相比股價的驚心動魄,茅台酒價理性得多。上半年,茅台控價組合拳打得可圈可點,公布限價,鐵腕管製,優化供應,發力電商,成功遏住了漲價潮。
茅台慢牛走勢能否延續,更多的決定權在市場手中。對於A股投資者來說,要在股市裏找到一支足以支撐價值投資理念的績優股並不容易,何況茅台股票和茅台酒有種相同的稀缺性,以及優異的投資回報率,配得上投資者為其給出合理估值。但這並不意味著急劇飆升的股價,就是對茅台價值的最好判斷。理性的投資行為,任何時候都不應該表現為不計代價的盲目搶籌。每一個從價值投資中獲得不菲收益的投資人,都應有加繆所言的理性之美:“不急著下結論,即使覺得是顯而易見的結論時。”
就特定的某段時間而言,決定股價的因素,不僅僅是上市公司本身的業績,還取決於宏觀環境和市場情緒,目前中國貨幣政策穩健中性,金融去杠杆仍如火如荼,市場情緒仍乍暖還寒,股市的箱體格局未有明顯突破,一意孤行推動茅台股價高歌勐進,為一己之利,而破壞延續多年的良性格局,是否有竭澤而漁的嫌疑?
當前,中國經濟健康運行打造現代經濟體係、“一帶一路”倡議獲得廣闊回應、號召打造全球一流中國企業等等利好,都將對A股市場施以深遠影響。而貴州茅台有足夠的積澱,應當且有能力成為“慢牛”的踐行者和示範者。
(原標題:理性看待茅台的股價)
最後更新:2017-11-16 16: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