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佬”紛紛加入 影視市場“轉道”全網劇
今年以來,電影市場走弱,但網劇付費市場興起,電影“大佬”紛紛投身全網劇產業。業內人士認為,影視產業精品內容供給不足,IP驅動效應對年輕網絡受眾群體的作用下降。電影製作“大佬”加入,要助力產業發展提高內容質量是關鍵。
此外,在影視資產並購監管趨緊的情況下,不少謀求曲線登陸A股市場的影視公司紛紛投奔在線視頻公司,合作製作頂級IP大劇。
精品內容供給不足
在第23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論壇上,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表示,在平台方搶奪頂級內容的背景下,不少製作方通過拉長劇集等手段對內容“注水”,導致大量受眾轉而選擇進口大片、美劇等。
“平台方爭奪優質內容,結果是製作方開始注水,劇越來越長。”王曉暉稱,“從目前情況看,一、二線城市受過良好教育的青少年不太注意國產劇,對美劇、英劇盯得很緊。吐槽也很專業,受眾視野在提高,如果沒有好的內容供給,受眾自然倒向品質更高的海外產品。”
知名編劇、製片人白一驄向中國證券報記者展示了幾組數據,論證網劇市場的“內容荒”。以某在線視頻平台的客戶端為例,除了少數市場熟知的知名大劇播放量超過1億外,海量網劇的播放量隻在千萬級、百萬級,甚至更低。
BAT旗下在線視頻等平台,由於缺乏優質內容,難以形成穩定付費用戶群。這些平台紛紛布局內容製作領域。王曉暉表示,買來的網劇幾乎都賠錢,因為這些作品並不適應互聯網模式。於是,“互聯網平台自己探索網劇製作。”
企鵝影視天璿工作室總經理方芳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視頻網站目前還處在燒錢階段,希望通過向上遊製作端靠近,從產業鏈頂端進行業務規劃部署,發掘盈利環節,創造新的商業模式。”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的數據,2016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457.12億元,同比增長3.73%;相較於2015年48.7%的增速大幅跳水;今年以來,電影市場票房增速在10%以下徘徊。隨著國產電影內容質量走弱,受眾更為傾向對進口大片“買單”。
藝恩數據顯示,2015年,在中國電影市場票房排行前10的影片中,7部為國產電影(含大陸與香港合拍片),3部為美國進口大片;國產影片《捉妖記》排名第一,累計票房23.4億元。2016年,在票房排行前10的影片中,國產電影下降為5部。
今年以來,進口大片的票房強勢更為明顯。截至6月15日,在票房排名前10的影片中,國產電影僅為3部,另有一部為中國與印度的合拍片,其餘6部皆為進口大片。
進口大片對票房市場提振作用明顯,以2017年第23周(6月5日-6月11日)為例,藝恩電影智庫顯示,周票房為8.41億元,環比下降31.79%,同比下降39.71%。觀影人次2446.50萬,環比下降33.13%,同比下降36.98%。周票房冠軍為美國進口大片《新木乃伊》,票房占比達42.38%。
影視資產證券化提升
在影視市場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影視資產加速證券化,高估值、高業績承諾的“雙高”並購頻現,其中不乏將影視IP“天價”打包上市。然而,不少頂級IP改編而來的影視作品表現差強人意。業內人士認為,一個重要原因是,影視資產證券化麵臨業績承諾“緊箍咒”,為兌現業績強行推出作品,質量方麵自然難以把關。
“資本對影視行業的影響體現在對賭、業績等多個方麵。”白一驄表示,製作方在接觸IP時候通常會遇到這些問題。“最近就推掉一個大IP,(要推出好作品)時間太緊。但對方要求在財報發布之前做出來。”
廣證恒生指出,近期對文化傳媒行業並購再次趨於謹慎。數據顯示,2015年A股上市公司共完成28起標的為電影與娛樂的並購交易;2016年這一數據為19起;截至6月15日,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完成的影視資產並購僅為7起。
不過,仍有一些上市公司嚐試並購相關影視資產。但由於市場環境變化、受到監管部門問詢等多重原因,相關交易經曆較長時間仍在進行中,相關上市公司包括長城影視、當代東方、東方網絡等。
以長城影視為例,6月12日,公司公告了收購首映時代和德納影業草案的修訂稿。公司於2016年6月宣布籌劃重大收購事項,曆時接近一年仍未完成。公告顯示,首映時代2015年營業收入為835.49萬元,淨利潤為367.18萬元;2016年營業收入為7250.26萬元,淨利潤為4158.51萬元。在2016年12月披露的定增預案中,長城影視表示,若本次交易於2016年完成,則首映時代2016年的淨利潤將不低於5200萬元。
評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0月31日,首映時代的評估值為13.5億元,增值率3168.99%;德納影業增值率為935.62%。
長城影視則因收購標的資產高估值,顧長衛、蔣雯麗等明星股東參股標的資產後其估值暴增的合理性等問題被深交所問詢。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並購影視、遊戲等娛樂資產,並非都經曆較長時間。“監管層發出問詢函是因為標的資產的利潤承諾相對而言不太合理。同時,標的資產的估值太高可能侵害其他股東的利益。並購交易完成周期主要還是取決於方案以及定價是否合理。”
6月14日晚間,華錄百納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公告,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上海嘉娛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股權。華錄百納此前並購的藍色火焰貢獻了公司大部分利潤。目前藍色火焰已完成其業績承諾。公告顯示,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藍色火焰經審計實現淨利潤分別為2.3億元、2.28億元、3.07億元,累計超額完成承諾業績154.98萬元。2016年年報顯示,華錄百納2016年實現淨利潤3.78億元。按照上述數據,當期藍色火焰實現淨利潤為3.07億元,占比達81%。
沈萌認為,華錄百納發布新的並購計劃,一方麵有擴大業務的需求,同時上市公司主要靠一家公司貢獻利潤風險過大。
影視市場加速“轉道”
盡管影視市場缺乏精品內容,但以BAT為代表的視頻平台“燒錢”投入、在線付費用戶規模擴大的背景下,全網劇市場呈現較好的發展態勢。影視市場加速“轉道”,電影“大佬”紛紛投資全網劇。
在愛奇藝世界大會上,韓三平、馮小剛、周星馳、工夫影業總經理陶昆等電影界“大佬”宣布入局網劇領域。白一驄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電影製作門檻較高,網劇幾乎沒有門檻。因此,電影勢力的加入將提升網劇的製作水平。
多家知名影視製作公司則宣布與騰訊旗下的企鵝影視合作製作頂級IP大劇,包括正午陽光、唐人電影、耀客傳媒、新麗傳媒、檸萌影業等。“有能力的製作公司希望和視頻平台合作,打造出現象級作品,為將來的資本化之路做鋪墊。”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
上市公司方麵,新文化6月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愛奇藝以總計約7億元與公司簽訂了網絡劇《西遊·降魔篇》和電視劇《美人魚》的項目協議。本次投資是建立在公司投資PREMIUM DATA ASSOCIATES LIMITED並深度綁定“周星馳”IP基礎上實現的。
近年來,影視資產紛紛嚐試證券化,或直接IPO,或被上市公司並購,或轉道登陸新三板。擁有明星股東的新三板公司不斷擴容。2017年以來,已有天沐影業、數元影視、首影傳媒、熙成傳媒等影視公司掛牌新三板,加上已掛牌的唐人影視、龍騰影視、天天美尚、青雨傳媒、時代電影等。擁有明星股東的新三板公司已成規模。
以楊冪持股的嘉行傳媒為例,公司因參與出品全網劇《三生三世十裏桃花》受到市場關注。3月3日,公司發布股票發行方案,擬以250元/股的價格,公開發行不超過110萬股股票,預計募集資金不超過2.75億元,用於影視業務發展資金補充。按照250元/股的發行價格計算,嘉行傳媒的估值達50億元左右,但仍受到資本方熱捧,完美世界便是其中之一。
一季報顯示,完美世界其他非流動資產期末數較期初數增加882.09%,主要係預付西安嘉行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認購款所致。資料顯示,公司通過完美世界影院參股君毅雲揚,入股嘉行傳媒。
對於本次與嘉行傳媒的合作,完美世界影視董事長兼CEO廉潔表示,完美世界擁有優秀的遊戲研發和影視製作能力,積累了諸多優質的IP資源;嘉行傳媒則擁有豐富的影視製作、運營經驗,通過雙方的緊密合作,前沿的遊戲研發實力、強大的影視製作能力與豐富的藝人資源、成熟的藝人培養體係相結合,雙方的優勢可以得到更深層次的釋放。
3月1日,新三板公司樂華文化發布一則終止被共達電聲收購的公告。公告稱:“鑒於本次被並購重大事項操作時間過長,經濟、政策環境出現了較大變化,公司股東對公司對接A股市場的條件和方式產生了不同想法。”據媒體報道,公司高管已表達IPO的願望。
沈萌表示,影視公司的資本化之路,或借助新三板,或主動IPO等方式,都需以合理定價、合理估值為核心。“上市公司對相關影視資產定增預案進行修改,主要是對估值和定價機製進行調整,以滿足監管要求。”
(原標題:電影“大佬”紛紛加入 影視市場“轉道”全網劇)
最後更新:2017-06-18 00: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