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83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保險公司最新主體信用評級出爐中 已有8家險企“慘”遭降級

有人歡喜有人憂。保險公司今年最新主體信用評級陸續出爐,雖然國內保險公司接受評級的比例並不是很高,但是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國內外評級機構公告發現,今年的保險公司評級還是有不少變(kàn)化(diǎn)的。

記者整體出一份共計33家保險公司的信用評級結果匯總,評級下調、上升、不變三類的總體情況為:

1、評級下調:8家險企,占全部公司的24%,來自10份評級報告。具體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評級展望由“穩定”變為“負麵/負麵觀察”(4家險企),另一種是評級下調(4家險企)。

2、評級上升:6家險企,來自穆迪,變好的原因均為評級展望由“負麵”上升為“穩定”。

3、評級無變化:共有19家險企。

這些評級變化的保險機構都有誰?它們評級變化,特別是遭降的原因是什麼?評級下調後會對保險公司產生什麼影響?我們一一來說。

評級來自定期和不定期報告

目前我國保險公司評級來源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情況:

一類是公開發債的保險公司。評級機構會對公開發債的保險公司進行定期評級,包括主體信用評級、評級展望、債項評級及展望。具體評級的頻率,由於保險公司發債多為一年以上的長期限,因此定期的周期至少為一年一次。除了定期報告,評級機構也有臨時發布跟蹤評級的情況,這種情況往往在保險公司發生了重大的情況變化時出現,這時發布的評級報告屬於不定期跟蹤評級。

另一類險企雖然未發債,但其注重評級,會每年定期邀請評級機構對其評級,因而也會有評級。

4家險企評級展望由“穩定”降至“負麵”

在上述33家險企中,共有4家的評級展望遭下調,包括安邦人壽(2家信評機構)、前海人壽、天安人壽和陽光人壽。

1、安邦人壽遭大公國際、中債資信雙下調

大公國際在7月27日最新發布的跟蹤評級公告中,對安邦人壽主體信用等級維持AAA,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麵。

大公國際表示,這一評級結果反映了安邦公司市場競爭力保持良好,營業收入和資產規模繼續快速增長,即期變現投資資產規模繼續提升,對保險責任負債的保障程度保持較高水平等有利因素;同時也反映了公司繼續麵臨業務模式調整和產品結構優化的較大壓力,監管處罰對公司保險業務未來穩定發展形成了不利影響,存在一定聲譽風險,繳費期限結構仍有待優化,償付能力充足水平大幅下降等不利因素。

另一家評級機構中債資信6月30日發布的安邦人壽跟蹤評級,將安邦人壽主體信用評級維持在AAA,但評級展望列入負麵信用觀察名單。其提到的安邦人壽麵臨的負麵因素包括原有依靠萬能險的經營模式麵臨壓力,權益市場波動對公司投資的影響,三個月禁止申報新產品的壓力,流動性壓力增加,公司董事長吳小暉不能履職帶來的不確定性等。

2、前海人壽評級遭中誠信國際調降

2月28日,中誠信國際發布信評公告,將前海人壽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麵,維持主體信用等級為AA.

中誠信國際的這次調整主要基於兩個事件。

一是2月24日保監會對前海人壽作出處罰,指出其存在編製提供虛假出資材料、違規運用保險資金、辦理T+0結構性存款業務、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資質不符合監管要求等,並對前海人壽予以罰款。同時,撤銷董事長姚振華任職資格並禁入保險業10年,也對其他相關管理人員作了處罰。

另一事件為,2016年12月6日,保監會宣布對前海人壽的監管措施,包括停止開展萬能險新業務、三個月禁止申報新產品等。中誠信國際認為,這將對前海人壽聲譽、業務、資金運用,以及公司治理、經營管理的穩定性造成不利影響,故而下調其評級展望。

而另一家評級機構中債資信6月29日發布的報告,仍維持對前海人壽維持主體A+評級,展望穩定。

3、天安人壽遭中債資信下調評級展望

7月6日,中債資信發布了最新的天安人壽2015年資本補充債券跟蹤評級,將其主體信用等級維持在AA-,但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麵。調整展望,其給出的主要原因在於,受製於中短期產品政策限製,該公司規模增長和結構調整效果有待觀察。

與前海人壽類似,對天安人壽的主體信用評級,評級機構之間也有分歧。新世紀評級7月31日發布的跟蹤評級公告對天安人壽的評級維持在AA,展望穩定。

4、陽光人壽被穆迪下調評級展望

6月23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發布評級公告,維持陽光人壽的A3信用等級,但將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麵。穆迪主要給出了三方麵的原因,包括償付能力水平轉弱;股票及另類投資大幅增長,且集中度風險較高;受中短期產品監管政策影響,業務增長放緩。

不過,聯合資信、中債資信、惠譽等其他評級機構對陽光人壽的評級未調低,仍保持穩定展望。

穆迪調降4險企主體評級、上調6險企展望

與上述評級展望被下調的險企不同,評級轉壞的另外4家保險公司,則是信用等級直接被下調。相關評級變化,均出自穆迪。

5月24日,穆迪發布報告,一口氣下調了4家中國保險公司的信用評級。將中石油專屬財險公司評級由A1下調至A2,中國鐵路自保公司由A2下調至A3,中國人壽和保財險均由Aa3下調至A1,同時將這些公司的負麵展望調整為穩定。這些下調主要與其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判斷有關。

同一份公告中,穆迪還確認了6家保險公司的評級,並將其展望由負麵上調為穩定,這6家險企也成為“唯一”一批評級好轉的公司。包括:太保壽險、太保產險、國壽財險、國壽(海外),信用等級均為A1,評級展望為穩定,前次評估為負麵;建信人壽、工銀安盛人壽信用等級為A2,評級展望由負麵上調為穩定。

評級下調有何影響?

評級下調會對主體產生什麼影響?券商中國記者采訪資深評級機構人士了解到,影響主要有兩方麵。一是直接的影響,理論上,評級下調會導致當事主體的融資成本會提升。二是間接的影響;一方麵,由於評級下降,一家保險公司的相關方可能更謹慎地與之合作,進而影響到業務進展;另一方麵,會倒逼保險公司采取某種行動,挽回不利局麵。

那麼,下調評級展望和下調主體信用評級,這兩種評級下調方式,哪種對保險公司的影響更大?

回答這個問題,要明確這兩種下調的不同含義。上述評級人士稱,下調評級展望,蘊含的意思是,評級機構預期,在未來半年到一年,評估對象的情況會發生惡化。如果展望期間,情況果然惡化,則接下來很可能會下調主體信用評級;如果情況並沒有惡化或者甚至好轉了,則評級展望會維持或者上調。

而下調主體信用評級,則是直接跳過評級展望下調的環節,代表的意思是,評級對象惡化情況更為嚴重。因此,相對而言,下調主體評級比下調評級展望對評級對象的影響更大。

不過上述人士補充,具體影響在實際情況中並不一定體現得很明顯,主要原因在於,市場更看中評級對象的真實情況,也就是評級下調了,還要看導致評級下調的原因“致不致命”。總體上,評級下調結果隻是參考因素之一,而非唯一。

最後更新:2017-08-19 19:47:27

  上一篇:go 吉林企業赴俄推動產能投資合作
  下一篇:go 13.6億五洋債違約 發行人與主承銷商被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