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93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全球央行警告投資者:非理性繁榮終將破滅!

摘要

美聯儲今年兩次加息,盡管在過去10年的大部分時間裏,通脹率一直低於2%的目標。

  6月份,美聯儲6個月來第二次加息,盡管在過去10年的大部分時間裏,通脹率一直低於2%的目標。其背後理由是,回歸經濟正常化、一個再通脹的全球環境和寬鬆的金融環境,所有這些因素都結合在一起,消除了金融危機之後出現的通貨緊縮所帶來的極端“尾部風險”。

  然而,市場一直不願聽從回歸正常貨幣環境的唿聲。今年以來,投資者對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和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的討論一直滯後,但他們仍不確定今年是否有可能再次加息。

  在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市場上,這種可能性還不到40%。投資者還沒有考慮到美聯儲資產負債表逐漸減少的影響——從美國貨幣市場的融資成本,到收益率曲線的形狀,再到股市的波動性。

  在央行關於削減寬鬆政策的消息幾乎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反複出現的債券市場大幅波動,突顯出市場是多麼的措手不及。

  各國央行發出警示

  過去幾個月的共同政策信息是,要警惕全球市場估值的過度樂觀,這反映在資產和地域罕見的低風險溢價。

  國際清算銀行6月24日警告稱,市場已變得“非理性繁榮”,導致越來越多的冒險行為——以高流動性、高資產價格和市場利率低迷為主,導致投資者忽視不斷上升的債務比率和政治風險。

  英國央行在其最新的金融穩定報告中表示,長期利率非常低,使資產容易受到重新定價的影響,無論是通過長期利率的上調、對增長預期的調整,還是兩者兼而有之。

  美聯儲主席耶倫也暗示了過度擴張的金融周期,他指出,從曆史標準來看,股市估值的快速增長是罕見的。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也表示,圍繞歐元區的風險平衡已從通縮轉向,這讓債券看上去價格昂貴。

  與德國國債相比,歐洲高收益債券的風險溢價已降至200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與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水平相匹配。

  簡言之,各國央行並不一定會變得更加強硬,無視它們的通脹穩定需求。相反,他們清楚地表明,投資者對政策前景過於自滿,而這可能會對金融穩定帶來風險。經濟和金融周期之間的脫鉤是危機的誕生地。

  值得記住的是,上一次主要的經濟衰退來自於受控的通脹環境下的金融過度膨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間,美聯儲首選的核心PCE物價指數平均為2.1%。但這並不代表經濟穩定。

  全球化的債務危機爆發、生產率的下降和信息不對稱,已經改變了主要經濟體的社會經濟版圖,以及中央銀行運作的政治環境。

  對各國央行來說,債務增加和生產率增長疲弱的前景,將使經濟恢複到金融周期的低迷狀態,而不是一輪通脹的疲軟。

  因此,基於投資者對一種無限期寬鬆政策前景的預期,泡沫的市場估值已迫使人們對金融穩定產生了擔憂,並將其納入到目前為止主導央行辯論的增長-通脹組合中。這反過來又使央行的平衡傾向於通過當前的溫和通脹政策來收緊貨幣政策。

  然而,當談到美聯儲的政策前景時,市場預期仍然是不切實際的。耶倫選擇謹慎溝通,避免了在市場上引發“縮減恐慌”。但這並沒有阻止美聯儲兩次加息,並通過收縮資產負債表來開始“量化緊縮”,這比去年的共識預期的要快。

  美聯儲政策製定者上周發出了明確的信息,他們不打算推遲宣布何時開始縮減其數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原因是通貨膨脹的疲軟。

  債券收益率將會隨著美聯儲的消息而下跌,就像美元繼續貶值。而諸如石油和銅等關鍵大宗商品的大幅反彈,隻會增強美聯儲縮減寬鬆政策的信心。

(原標題:非理性繁榮終將破滅!全球央行警告投資者勿盲目樂觀)

(責任編輯:DF305)

最後更新:2017-08-02 09:06:26

  上一篇:go 渣打銀行:投資者興趣回升 實物市場蒙陰影
  下一篇:go 六年來從未如此“狼狽”!美元還有救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