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06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科技股調整非拋售信號 A股納入MSCI仍有懸念

摘要

市場仍有很多矛盾因素亟待調和,看點在於對今年接下來幾個月加息的表態。

  “除非出現重大數據調整,本周加息基本確定,但市場仍有很多矛盾因素亟待調和,看點在於對今年接下來幾個月加息的表態。”一位紐約大型保險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

  美國科技股拋售潮席卷全球,是否會波及中國科技股龍頭?

  “過去兩三天的科技股拋售並非緣於基本麵因素惡化,主要是由於今年以來科技股累計升幅驚人,一些投資者選擇獲利了結。事實上,我們並不認為這是一個需要沽清科技股的信號。”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首席投資總監及投資總監辦公室主管陳敏蘭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騰訊是今年港股市場當之無愧的“股王”,今年至今貢獻恒指逾三分之一升幅。然而,6月12日盤中股價一度失守270港元,市值蒸發644億港元。截至6月13日收盤,股價反彈0.7%報272.4港元/股,全日成交62.59億港元。

  高盛亞洲首席中國策略師劉勁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一直以來,這類高成長性、估值較高的科技股對利率的敏感度較高,“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利率走高,FANG (Facebook, Amazon, Netflix, Google)為首的科技類股票一度跑輸大盤。目前美國十年期國債的利率仍徘徊在2%左右,這表示市場的流動性依然十分充裕。”

  同時,高盛分析師在6月9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指出,目前BAT(百度、阿裏巴巴、騰訊)的市盈率大約在40倍左右,相比之下FANG的估值則在50倍;同時,從盈利增長的角度而言,BAT與FANG的盈利增長水平相若。此外,目前僅30%-40%的亞洲(日本除外)或新興市場基金對BAT持“增配”評級,這表示未來還有增加持倉的空間。

  滬港通南下資金淨流出

  今年以來,港股在全球主要市場的表現十分搶眼,恒生指數錄得逾17%的升幅。同期,滬深300指數的漲幅為8.22%,上證綜合指數微升1.61%,深圳綜合指數甚至倒跌5.55%。

  “MSCI中國指數年初至今的升幅超過22%,未來12個月的回報目標大約為4%。從風險回報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A股反而更有吸引力,因為今年至今A股大幅跑輸全球市場。以估值來看,滬深300指數的市盈率大約為12.5倍,而MSCI中國指數的市盈率則為12.8倍。”劉勁津指出。

  他續稱,最近幾周,通過滬港通南下的資金已經開始賣出一些中資銀行H股,“未來一段時間,內地政策層麵逐漸趨於穩定,利率繼續上行的空間有限,這非常有利於一些成長性較高的板塊。內地市場對流動性的敏感度要高於海外市場。”

  截至6月13日收盤,滬港通南下投資港股的105億元人民幣的“港股通”額度,全日額度剩餘112.53億元,淨流出7.53億元。同時,深港通南下投資港股的105億元的額度,全日錄得淨流入3.9億元。滬港通以及滬港通合計南下淨流出3.63億元,這是過去至少15個交易日以來首次出現淨流出。

  然而,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一帆則透露,該行截至目前的每周監測中,並未發現南下的資金流有明顯放緩的跡象,“近日深港通南下流入的資金有所增加,我們仍在密切關注內地去杠杆以及加強金融監管將對市場流動性帶來多大的影響。”

  她認為海外上市的中資股票將繼續表現強勁,主要受益於“北水南下”,“內地機構投資者比較偏愛港股,去年南下的2200億元資金中,保險資金占比60%、公募基金占15%、對衝基金和財富管理占20%”。

  A股四度闖關MSCI

  6月20日,明晟指數(MSCI)將正式揭曉A股四度闖關的結果。

  “我們認為今年A股納入指數的可能性大約為60%, 包括貝萊德(Blackrock)、富達(Fidelity)、領航(Vanguard )等主要機構均表示支持或不反對納入A股,目前海外投資者對今年納入的熱情十分高漲。”劉勁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去年6月,中國A股連續第三年加入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铩羽而歸,MSCI明確指出國際投資者對於QFII的每月資本贖回限製、大麵積股票停牌以及交易所需對A股相關金融產品預審這三大問題上仍然有所疑慮。

  為此,MSCI於3月底公布了“縮小版”新方案,首次提出以滬港通和深港通作為框架基礎,指數納入A股的數量由原先計劃的448隻減至169隻,A股占MSCI中國指數和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則分別由原先的3.7%和1%,下降至1.7%和0.5%。

  然而,劉勁津坦言,新方案解決了此前QFII機製下的資金匯回和自願停牌問題,但是,目前MSCI最大的擔憂是針對掛鉤A股的金融衍生品需要得到證監會的事先審批,“ETF產品的問題不大,最主要的問題是期貨產品,監管層擔心這類股指期貨可能被用作做空。事實上,現在海外投資仍然可以通過香港、新加坡市場的股指期貨做空A股,但這種不確定性可能會阻礙納入。”

  胡一帆則指出,如果在改善預先審批的障礙上看不到明顯進展,A股今年被納入的可能性或低於50%,MSCI委員會較為謹慎,A股納入MSCI指數仍有“最後一公裏”,“事實上,我們認為A股在明年正式加入MSCI指數的可能性更高。中國台灣、韓國等亞洲市場加入MSCI指數也分別花了八年和十年,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原標題:高盛:科技股調整非拋售信號 A股納入MSCI指數仍有懸念)

(責任編輯:DF319)

最後更新:2017-06-18 01:13:19

  上一篇:go 這個國家停止印鈔!“無現金”時代真的來了?
  下一篇:go 一文幫你把握英國大選後英鎊基本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