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鹽水鴨、鴨血粉絲湯,原來南京也是美食之都
南京人有多愛鴨子?你看,這是一家小店煮剩的鴨架。
滿滿三大桶,骨肉化酥爛。
其實很想問:南京人跟鴨子什麼仇什麼怨……
鴨肉奉獻給了濃湯,鴨肫鴨肝鴨腸,這些緊致的內髒拿來作澆頭,粉絲每一根都是縈繞著鴨味兒,豆腐果的每個孔眼裏都是鮮香,出了南京城,找不到這麼地道的鴨血粉絲湯!
這家叫鴨得堡,雖然名字冒著傻氣,但是吃完你就會變成鴨血粉絲湯的粉絲……點一份全家福,加塊鍋巴,是我最後的倔強。
為了測試一下金陵鴨血粉絲湯的平均水平,我決定放下攻略,隨便選一家。
這家叫金原,家庭小作坊的模樣,大叔給料特別足,撲撲滿一碗,我很喜歡鴨內髒入口的鹹香滋味,不住地誇讚。
阿姨在一旁聽了樂嗬嗬:不光是鹽哦,我們自己加了好多香料呢!
飲水思源,鴨內髒落在了這家,鴨子都在貼隔壁啊——金宏興是南京名鴨!
金家做鹽水鴨的手藝要從民國時候算起,金老爺爺騎著三輪車每天到水西門進鴨子已經是明瓦廊的傳奇。
鴨子新鮮,搭配自家的百年老鹵,烤鴨和鹽水鴨一紅一白,是南京人最魂牽夢繞的味道。
這間小鋪子一天營業13個小時,不管什麼時候來都要排隊,如果你有時間,斬半隻外賣回家,蘸獨家的甜鹵水,吃到的朋友會十分愉快!
小 龍 蝦
因為靠近洪澤湖和高郵湖兩大龍蝦產地,南京的小龍蝦水準極高,烹飪手法也多:冰醉、清水、麥場、茶香……都是南京興起的味道,想十年前上海壽寧路的麻辣小龍蝦還在賣38塊一斤的時候,南京人的一份精品龍蝦已經敢賣188了,當時驚為天價。
我們此番取道盱眙進的南京城,手指上還殘留著十三香的味道,又坐進了金陵一哥龍蝦館,155塊一份算是良心價。
一哥的蒜香是一絕,煸得極幹極香,非常有殺傷力。
十三香的藥材味道不重,豆豉風味突出,也是一款。
最後我很沒出息地把配的麵條和年糕都拌十三香料吃得精光……
出店看到招牌,南京一哥還是得靠盱眙老大哥罩著啊!
點擊圖片 看我在盱眙吃的龍蝦
紅大在南京號稱“龍蝦極客”,穩定把控龍蝦品質,除了洪澤湖,他們也用白馬湖和邵伯湖的青殼蝦。
小鮮肉58一斤,高顏值98一斤,三斤起賣,我覺得小鮮肉的尺寸比較吸味道,剝起來手不疼,很合姐姐的心意了。
聽說星湖飯店488塊一份的龍蝦是金陵極品,中午一點多衝到店裏說龍蝦賣光,很遺憾這次錯過了……
每次寫小龍蝦總是忍不住交代價格,因為這些都是食材的標簽、時代的印記啊!
皮 肚 麵
你能在中國各地吃到蘭州拉麵、重慶小麵、蘇州湯麵、上海炒麵,但唯有皮肚麵,隻能在南京吃到,皮肚麵似乎是南京人私心獨享的麵食,不想讓全國人民知道。
皮肚,就是油發的肉皮,金黃多孔酥香,吃的時候壓到湯裏,吸飽小煮麵的葷湯,再搭配豐富的配料:腰片豬肝、肉絲香腸、木耳平菇……一碗全家福,吃得肚皮圓鼓鼓。
來南京,我總是到新街口吃易記。
兩年前,易記的師傅是多麼舍得放皮肚啊!
這次來,皮肚明顯少了,新增了西紅柿,但味道不如從前,一絲遺憾劃過。
鹽 水 鴨
金陵飯店梅苑出品的經典款,“皮白、肉紅、骨頭綠,四斤左右的鴨胚”,鴨香清爽、肉質細膩,堪稱鹽水鴨界的楷模。
金陵飯店是南京第一家五星級酒店,曾經的亞洲最高樓,在南京人心中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其地位大致相當於上海錦江飯店加國際飯店的總和吧。
梅苑專攻淮揚菜,相比揚州的精工細作和淮安的鄉土氣息,南京的淮揚菜更顯大氣。
高端版的獅子頭,敢放肥肉丁,尋得見蟹柳,頗有葵花大斬肉的真意。
炒軟兜頗令人失望,請問為什麼要放那麼重的醋?
在梅苑,我更喜歡兩道有趣的主食:
人人喜水餃是南京離休老幹部貢獻的家傳秘方,用醃製三天的黃牛胸肉做餡兒,咬下去還能吃到香脆的白菜。
88塊8個,連裝盤都透著老幹部般的質樸作風。
進階版的一道是個意外發現:餐前送的小菜裏花生米香脆,牛肉醬看著喜人,我們趕緊叫了份陽春麵,自己擺澆頭,配著悠悠的豬油湯和細韌的麵條,美極了!
住店客人用餐有88折優惠
金陵飯店的房間很有曆史感了,Honeywell的老古董空調竟然正常運轉,我調節溫度的時候,會從轉盤裏唿出一口氣,仿佛是重重的歎息,“唉……”一聲,好神奇,請理工科的朋友解答?
吃飯之餘,還在南京逛了兩處名勝,我都很喜歡,寫一寫推薦給大家。
雞 鳴 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首刹即是雞籠山東麓的古雞鳴寺,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
梁武帝舍身奉贖,開無遮大會;明初朱元璋造五級浮圖,香火鼎盛;清康熙南巡的時候題寫了“雞鳴古跡”四個大字……
我查寺誌還查到一段曆史:文革期間,雞鳴寺受衝擊,尼眾遣散,房屋由南京無線電元件11廠使用,1973年7月25日,因工人下班前未將電烙鐵電源插頭拔掉,釀成重大火災,除大殿和施食台外,其餘殿宇全部燒毀……80年代才陸續開始修複重建。
聽說雞鳴寺的素麵也很有名,下次可以試試。
朝 天 宮
朝天宮是清靜威嚴的明清官式古建築群,南京市博物館設於此地。
我們來這兒是為了一睹鎮館之寶的風采:“蕭何月下追韓信”元青花瓶。
自上世紀70年代首展至今,梅瓶隻展正麵,背麵不對外,所以四十多年來,觀者隻見馬背上的蕭何,不見他追的韓信……
館裏有還有許多明朝舊物,形製優雅,趣味超然,不失為漢民族審美與技藝上的巔峰。
我放了更多的圖在微博 “吃心一片兒”
南京我還寫過:江南灶,下次去南京想吃雞鳴湯包、牛肉鍋貼,還想去紫金山看南京博物院……
最後更新:2017-08-23 10: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