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雄安新區啟動秋冬季1萬畝合作造林工作
記者3日從河北雄安新區管委會了解到,按照新區總體工作安排,今年要完成九號地塊一期植樹造林,總麵積約1萬畝,涉及雄縣雄州鎮、容城縣平王鄉兩個鄉鎮8個村。目前,正在開展穩定規劃設計、履行項目審批、招投標、簽訂合作造林協議、測量整地、製定技術方案、調查苗木等工作,11月初正式植樹。
雄安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按照中央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結合新區實際和建設時序,10月1日晚上新區召開專門會議做出動員部署,正式啟動秋冬季合作造林工作。
據了解,這1萬畝造林項目合作模式不是“租地”,合作造林收益金不是“租金”,合作造林堅持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但農戶風險可控,收益保底。目前,新區正在完善合作造林的機製和政策,借鑒以經濟林反哺生態林、以商業帶動林業、以旅遊促進富裕的先進經驗,建立健全政策性生態補償機製和市場化碳匯交易機製,提高造林效益。必須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合作造林農戶利益,促進農戶有長期穩定的財產性、工資性、經營性、轉移性收益,有效增加農民收入,讓農民與新區共同發展,實現更多的獲得感,增強參與支持植樹造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新生態文明建設的體製機製和政策模式。
新區秋冬造林所構建的是平原地區大麵積的異齡複層混交近自然森林。雄安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新區堅持改革創新,正在探索一套適合新區造林特點的經營機製、模式、技術。要做到“五新”:理念新。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金山銀山和人民有關,在城市發展中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機製新。按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合作方式,以企業與農戶或集體間多要素多方式合作,使群眾獲得穩定的長期收益;模式新。堅持因地製宜,通過多種經營、多元發展、多業並舉、多輪驅動的方式,讓群眾實現融入城鎮化、務工產業化、合作股權化、收入多元化的目標;技術新。建設千年秀林,打造全冠種植、異齡複層混交的近自然森林;環境新。幹群一心,創建新區良性致富生態,共建共享新區發展成果。
新區管委會表示:新區建設“千年秀林”,是千年大計,意義重大,社會高度關注,歡迎有業績、有經驗、有實力、有社會責任感的造林企業和技術單位積極參與,歡迎社會各界支持和監督。
最後更新:2017-10-03 19: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