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77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水皮:華爾街看空的銀行股到底能不能買?

有句話叫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現在華爾街就惦記上了招商銀行,9月6號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稱招行是國內最危險的銀行,文章措詞非常犀利,導致招商銀行的A股跟H股,都受到了牽累,市值一天蒸發了158億(人民幣),緊接著華爾街金融評級機構穆迪又下調了中國交通銀行的評級,把中國交行的債券調整到垃圾級,華爾街的態度引發了市場的廣泛熱議,在國內加強金融監管的敏感期,華爾街到底是無理取鬧還是一語中的呢?

華爾街為何抓住招商銀行?

其實外媒唱空中國銀行業已經是非常常態的一個事情了,至少唱空了10年左右,那這次為什麼會抓住招行大做文章?

我想一方麵是樹大招風。因為招行今年以來領漲整個銀行股板塊,那麼現在市值大漲了50%左右,這個在過去是不可思議的,現在招商銀行的A股市值是5442億,這相當於交通銀行2540億,加民生銀行2453億,再加杭州銀行538億,這三個銀行的市值總和。這在過去也是不可思議的,換句話講,招商銀行在今年已經遠遠地超過了交通銀行的市值,逼近國內五大行的行列。

那麼另外一方麵華爾街也抓住了市場投資者的敏感神經。因為今年以來國內銀行股一反常態大幅上漲,在整個經濟環境不太好的情況下,在中國的管理層強調,管控金融風險的情況之下,市場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讓投資人有想跑的衝動。換句話來講,華爾街也的確是抓住了炒作者心裏有點發虛的這個心態。

招商銀行危險嗎?

那心虛歸心虛,但我們對投資的判斷還是要有的。那華爾街說風,風就真的會來嗎?說雨,雨就真的會下嗎?它說招行最危險,你信不信?反正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不信。

華爾街日報在文章中質疑招行的兩個問題,一個是嚴重依賴理財產品,另外一個就是安邦被調查可能波及招行。

我們先說後一個,安邦呢,最近吳小暉個人出了一點事情在配合調查,但這對安邦公司講影響不大,兩者也是可以撇清楚的,再說安邦投資的銀行多了,它不光是大幅度地進了招商銀行而且還大幅度地進了民生銀行,那麼它還大幅度地進了萬科,難道這幾個公司都有問題嗎?這是安邦進入招商銀行的解釋。

另外我們回過頭來看,招商銀行理財產品規模的確是挺大的,2.1萬億,但這恰恰是什麼?是招商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因為招商銀行跟四大行甚至跟交通銀行都沒法比它在對公業務上是沒有優勢的,那麼它以前的優勢恰恰是什麼呢?個人理財部分、個人金融部分。所以這跟不良資產的所謂自融自賣不是一回事,那麼即便說不良貸款,我們也注意到招商銀行的不良率呢,它實際上也是上升的,從去年同期的1.07變成了今年的1.25,這一點招商銀行並沒有隱瞞,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華爾街日報的質疑呢,其實是站不住腳的。

華爾街為何看空中國銀行業

大家看到這裏千萬不要誤解,水皮隻是在說,華爾街對招商銀行的質疑有漏洞,站不住腳,並不是說中國銀行業非常安全,如果中國銀行業非常安全的話,那中國管理層也沒有必要,大張旗鼓的來管控金融風險,中國銀行業說起來呢,讓人喜憂參半喜的是什麼呢?它的業績增長還是不錯的。

當然從結構性上來分析,銀行業也有一些不穩定的因素,比如說,現在以農商行和城商行為代表的小銀行,現在已經超過了1000多家,他們總資產到了50萬億左右,如果了解美國銀行業發展的過程,我們就會發現現在中國銀行業的狀況,跟美國上個世紀80年代很像。

據統計1980年左右,美國共有4000多家小銀行,總資產大概在6000億美金左右,占當時美國GDP的20%,1980年前後,美國銀行利率大幅上行,小銀行的境況就急劇惡化,到1982年的時候呢,技術上破產的小銀行已經到了400家左右,但這並沒有引起當時美國監管部門的重視,銀行風險在這個時間段不斷地積累,最後形成了20世紀80年代末銀行的儲貸危機。

而這一段時間呢,美國主流大銀行的股價節節上升,這個上漲明顯跑贏了標普500指數理由跟現在中國內地,看好銀行股投資的邏輯是一樣的,信貸需求旺盛,貸款利率上行,企業盈利有所改變。

到了1981年下半年,美國經濟開始下滑,利率在1981年9月份掉頭向下,銀行股同期拐頭就下跌,跌幅明顯大於指數,更值得注意的是1982年美國股市觸底回升開起了新一輪的牛市,但是前期過分透支的銀行股,在後繼的8年中間卻始終跑輸標普500進入了僵屍模式。

中國銀行業的真實現狀

曆史往往驚人的相似,但又有所不同,畢竟時代在改變而且中國跟美國的國情不一樣,但這個事例的借鑒意義還是存在的。

所以我想啊,華爾街在這個時候集中看空中國銀行股呢,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一方麵中國經濟在經曆L型的調整,企業的盈利會有所下降,盡管銀行的利潤是上升的但如果企業的盈利下降的話,那銀行的利潤能夠維係多久,這要打個問號。

第二,僵屍企業的處理,必然會造成銀行的呆壞賬,包括債轉股也是這麼一個過程,所以銀行的不良率也會上升。

第三,按照嚴格監管的角度來講,核心資本充足率也需要再增加,那銀行又會進入新一輪再融資周期,這些都可能會讓華爾街把中美做比較,特別是跟上世紀80年代末比較,所以他們也很容易得出看空中國銀行業的結論。

不過我想華爾街對中國的了解還是隔了一層皮。中國老話講,槍打出頭鳥,招商銀行無非是業績過於優秀了,漲幅過於紮眼了,所以華爾街拿招商銀行說事,但是無論如何,如果要尋找這個負麵典型的話,怎麼著都輪不到招商銀行,所以這一點上,華爾街的說服力就太弱了。

(作者:華夏時報總編輯水皮)

(原標題:華爾街看空的銀行股,到底能不能買?)

最後更新:2017-09-17 11:03:09

  上一篇:go 2017中國機上互聯網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下一篇:go “百元股朋友圈”次新股成主角 高價股成A股“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