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新一輪殺招將至 炒房客欲哭無淚!
摘要
在房產調控持續加碼的大背景下,想買房的都在“盼星星、盼月亮”的指望房價下跌。
在房產調控持續加碼的大背景下,想買房的都在“盼星星、盼月亮”的指望房價下跌,近期一則“長沙房價下降50%”的消息刷屏了朋友圈,有網友表示睡著都要樂醒。
但從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看,房價上漲速度雖然繼續放緩,但無論同比、還是環比角度看,70個大中城市中,房價上漲的城市仍多於下跌的。
有分析觀點表示,房價調控任重而道遠,力度加碼仍有空間。
國家統計局周一(9月18日)發布了2017年8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
數據顯示,8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中,
環比上漲的城市為46個,持平的6個,下跌的18個;
同比上漲的68個,同比下跌的2個。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解讀稱,70個大中城市中,一線城市房價環比繼續下降,二三線城市漲幅有所回落。
初步測算,8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均下降0.3%。
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分別上漲0.2%和0.3%,漲幅分別比上月回落0.2和0.1個百分點。
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4%,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4%,漲幅與上月相同。
任重道遠穩房價仍需努力
在9月16日舉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院教授王孝鬆代表課題組發布的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報告中提到,穩房價目標任重道遠.
報告指出,8月的房地產發展數據呈現出如下特征:一些指標預示未來房價會有強上行趨勢。
一方麵,房屋施工麵積、新開工麵積增長率均有所回落,表明未來一段時間房屋供給可能會下降。
另一方麵,土地購置麵積和土地成交價款增長率不匹配,購置麵積同比增長10.1%,增速回落1個百分點,而成交價款增長42.7%,增速提高1.7個百分點,這意味著房地產開發成本仍在持續上升。
以上特征都表明,未來穩定房價的目標任重道遠。
報告並指出,從銷售情況來看,銷售麵積和銷售額增速持續回落,表明政府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已經發揮作用,在限購、限貸等一係列政策的作用下,房地產市場持續降溫。
然而,1-8月份,商品房銷售麵積同比增長12.7%,商品房銷售額則增長17.2%,表明房價仍在持續增長,目前的政策效果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無獨有偶,在日前舉行的“2017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高峰論壇”上,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如果房價不能得到很好控製、仍麵臨較大上漲壓力,長效機製的建立會較為困難。
連平認為,有可能進一步出台針對性政策,對房價上漲幅度設定一個大致目標,將絕對上漲水平控製在一定程度內,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這樣建立起來的長效機製才能對樓市健康真正起到作用。
新一輪調控措施或密集出台
但政策出現分化
而由於樓市迎來了傳統的“金九銀十”季節,新一輪樓市調控政策將迎來密集出台窗口期,但調控政策將迎來分化。
分析人士表示,房價依然過熱的三四線城市,將是此輪調控的重點。
對於一二線城市,在實施限購限貸等減法措施的同時,也在積極做加法。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從近期來看,一二線城市在目前已經做好減法的同時繼續做好加法,平穩市場供需結構,且多為5年計劃。
因此,樓市未來5年將迎來大量限價多層次的住房,以滿足不同層次人員需求,而增加供應後,市場價格將有望有所降低。
但中原地產的觀點也指出,政策內容上,不少城市強調加大土地供應,但政策主要出現在一二線城市中。而對於三四線城市,則更多的是偏向“做減法”。
張大偉還指出,在市場出現分化的同時,調控政策也將出現分化。
與一二線城市不同,三四線城市和部分中西部城市,將不會過多地在供應層麵“做加法”,反而有可能繼續迎來打壓。
比如8月末和9月中旬,蘭州、西安分別出台樓市調控新政,兩地除對“限購令”加碼外,也對信貸政策進行了調整。西安還在土地交易規則上做出一定調整。
在此之前,武漢、長沙、成都等中西部城市也分別在不同方麵對調控進行完善。其中,長沙在最近一個月內已出台三項調控措施。
而所謂的“長沙房價腰斬”的消息正是脫胎於其中一項調控措施。據新華社報道,9月12日長沙推出定向限價商品住房,第一批20個項目共建設11682套,第二批建設計劃正在製訂中。在首批項目中,長沙市芙蓉區新橋小區三期項目將有1208套房屋推出,其銷售價格僅為每平方米4950元,有人考證,這一價格不到周邊地段二手房價格的一半,“長沙房價下降50%”的說法便由此而來。
恰逢十九大
政策麵不會給予反彈機會
據中原地產統計,
今年前8個月,283個三四線城市的住宅用地成交金額達到9830.3億,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住宅用地溢價率達50.25%,創曆史新高,比去年全年的25.17%近乎翻倍;
土地成交平均樓麵價為1508元/平方米,創曆史新高,比去年漲幅超過50%。
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8月,東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麵積和銷售額增速均為個位數;中部地區這兩項指標的增速分別為16.6%和26.0%;西部地區則為18.6%和35.1%。
種種跡象表明,在房地產長效機製尚未完全建成之前,房地產調控政策無鬆動跡象,各種限製政策意在階段性平抑房價,為租售並舉的房地產長效機製建立贏得時間。
9、10月份極有可能是新一輪樓市調控政策密集出台的時間窗口期,尤其是今年較熱的三四線城市,或將麵臨政策進一步收緊。
有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的調控政策主要集中在東部城市,且政策力度較大。相比之下,中西部城市的調控較為溫和,存在不少加碼空間。此外在板塊輪動作用下,中西部城市逐漸取代東部,成為樓市成交的熱點。
同策谘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指出,按照每次新政時效性6~8個月的經驗判斷,2017年3月多地樓市調控加碼後, 9~10月極有可能是下一輪樓市調控政策密集出台的時間窗口期。
張宏偉認為, 6~8個月後調控政策的時效性逐步降低,需要加強版的樓市調控措施為樓市降溫,鞏固樓市調控的階段性成果;另外,“十九大”恰好要在這個時間段召開,政策麵不會給予樓市反彈的機會。
(責任編輯:DF207)
最後更新:2017-09-19 08: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