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轉債漲到賣不出 是誰大賺6900萬?賬麵浮盈還有2.62億?
點擊查看>>>可轉債申購數據
一群人的狂歡,不及大股東的狂歡。
剛上市兩日的林洋轉債,就被公司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大肆減持,兩日累計減持300萬張林洋轉債。兩位大股東在林洋轉債上市兩日,便合計淨賺近7000萬。
自可轉債的申購方式改為信用申購後,吸引了眾多普通投資者參與申購,原本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可轉債市場,散戶大軍正在急速湧入。零成本申購中簽後盈利金額在100-300元之間,這確實與大股東配售後減持盈利情況無法相比。
除了林洋轉債,信用申購下的第一隻可轉債——雨虹轉債上市後也“享受”了同樣待遇:兩位大股東在雨虹轉債上市的6個交易日內,合計淨賺7061.92萬元。
林洋轉債上市兩日遭大股東拋售
14日晚間,林洋能源發布了《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減持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提示性公告》,意味著剛剛上市兩日的林洋轉債便遭到林洋能源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的拋售。
11月13日,林洋轉債正式上市交易,開盤因漲幅超過20%,複牌後又因漲幅超過30%,遭上交所兩次臨停,上市首日交易時間不足6分鍾,這是兩年來第一隻“秒停”的轉債。14日林洋轉債又大漲4%,報收125.37元。
上漲行情並未打消大股東的減持意願。林洋能源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連續兩日減持林洋轉債,公告顯示:
11月13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係統出售其所持有的林洋轉債2198520張,占發行總量的7.33%;於11月14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係統出售其所持有的林洋轉債801480張,占發行總量的2.67%,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出售林洋轉債3000,000張,占發行總量的10%。公司控股股東現仍合計持有林洋轉債10335390張,占發行總量的34.45%。
以兩日林洋轉債均價計算,兩位大股合計淨賺6905.06元。此外,公司控股股東啟東市華虹電子有限公司目前仍持有林洋轉10335390張,以14日林洋轉債收盤價格125.37元計算,控股股東賬麵仍浮盈2.62億元。
可轉債麵臨股東無風險套利
信用申購下,林洋轉債並不是第一隻被控股股東減持的可轉債。
作為信用申購下的第一隻可轉債——雨虹轉債賺足了市場眼球。10月20日,雨虹轉債正式上市交易,當日價格基本維持在120元上方,基本符合市場預期。但是,在上市的7個交易日內,東方雨虹大股東連發兩份減持可轉債公告。
以減持期間雨虹轉債的加權均價計算,兩位大股東在雨虹轉債上市的6個交易日內,淨賺7061.92萬元:控股股東李衛國淨賺6680.61萬元,一致行動人李興國淨賺381.31萬元。
經過兩次減持,東方雨虹的控股股東李衛國仍持有1947630張可轉債,若以11月13日雨虹轉債的收盤價118.179元計算,賬麵仍浮盈3540.6萬元。與前述減持盈利相加,李衛國大賺1.02億元。
可轉債或將麵臨同樣減持命運
一位華東地區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大股東減持可轉債屬於正常操作,老股東之所有擁有配售權,是因為發行可轉債存在稀釋股權的風險,必須對老股東優先配售。在可轉債市場火熱之時,選擇出售部分或全部高估的可轉債屬於正常的市場行為。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反對,大股東的減持操作,幾乎等同於無風險套利。原本是為上市公司提供融資的一種手段,如今卻成了大股東無風險套利的平台。可轉債最終會不會轉成股權並不確定,若不轉換成股票,大股東也不存在股權稀釋的風險。
截至目前,新規下已有9隻可轉債實施了網上申購,而7家公司發布了《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結果公告》,從公告中可以發現,可轉債原本就是原股東的盛宴。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7隻可轉債中,原股東配售比例超過80%的共有4隻,分別是小康轉債、金禾轉債、雨虹轉債、隆基轉債,配售比例為89.30%、89.06%、85.50%、83.93%。
以配售比例最高的小康轉債為例,三季報數據顯示,其控股股東重慶小康控股有限公司持有61.45%小康股份,也就是說,該控股股東幾乎可以獲賠61.45%小康轉債,而小康轉債共計發行15億可轉債,即控股股東可以獲賠9.2億元的小康轉債。若以可轉債20%的收益率計算,該控股股東盈利金額高達1.84億元。
最後更新:2017-11-15 07: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