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00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到中國鍍“銀”!馬克龍帶來的法式養老 你準備好了嗎

摘要

法國總統馬克龍重點推了一把法國的養老產業和服務,再次引發了對中國養老市場的關注。

  此次訪華之行,法國總統馬克龍重點推了一把法國的養老產業和服務,再次引發了對中國養老市場的關注。

  1月9日,由兩國元首的見證下,中法共同簽署了關於在銀色經濟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該備忘錄旨在落實兩國領導人關於推動養老領域合作的共識。

  根據該備忘錄,雙方擬成立銀色經濟合作指導委員會,加強政策溝通和專家互訪交流,鼓勵兩國企業開展銀色經濟領域的貿易投資合作。

  “跟中國一樣,我們在法國也要應對老齡化問題,中國人口的老齡化比法國來得晚一些,但老齡人口規模比法國大得多,我看到的數據是差不多10倍。”1月10日,此次隨馬克龍訪華的法國國會議員、神經學家和智慧醫療領域的總統特別顧問奧利維爾·弗朗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係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根據中國社科院2016年發布的《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預計到2030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可達13萬億元。可以預期的是,在中法兩國高層達成合作共識之後,雙方在銀發經濟領域的合作水平將顯著提升,有望將法國養老產業的管理模式及養老機構等,逐步引入中國市場。

  換句話說,中國的老人,未來將能享受到源自法國模式的更多更好的養老服務。

  在老齡化上法國有“百年經驗”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一個國家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7%以上即為老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該比例達到14%即為老齡社會(aged society),到20%則為超老齡社會(hyper-aged society)。聯合國的劃分標準與此相仿。

  2000年中國 65歲以上人口比例達7%,已正式步入老齡化國家行列;民政部《2016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3086億人,占總人口16.7%;65周歲及以上 1.5003億人,占總人口10.8%。

  數據來源:民政部《2016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

  由於各年齡層次的分布不均衡,中國還將加速“老去”。根據光大證券研報,預計2050年65周歲以上人口比例將達24.41%。

  而世衛組織2016年發布的《中國老齡化與健康國家評估報告》提出,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明顯快於其他中低收入國家。到2040年,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將從2010年的12.4%上升至28%。

  從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到企業,各方均意識到了養老問題的緊迫性以及養老產業的巨大空間。

  放眼全球,法國是全球最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早在19世紀中葉,法國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就高達10%,瑞典則是第二個,如今這兩個國家都是超老齡社會。英國和德國則是在193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美國在1945年進入老齡化社會。

  “在應對老齡化問題上,法國已經有了一批專業的企業和研究所,也掌握了一些技能和經驗。”弗朗表示,“畢竟,法國已經在這方麵探索了20年,在如何麵對人口老齡化問題這個議題上,法國已經比中國有了更多成果。”

  注重預防,認同中醫理念

  法國從2007年開始便製定了和養老產業相關的全境政策,促進各地區、各方協調合作。公共機構和私營診所在此基礎上組成網絡,為全法老年人口提供社會護理和醫療護理。法國政府還為此加強了資金補貼,減少失能老人的家庭負擔,並引導社會形成“預防是養老政策的關鍵”這一共識。

  弗朗還對第一財經記者介紹了法國養老產業的理念,以及他對中醫的興趣。“對法國的社會保障和醫療政策來說,如何預防是最大的挑戰,包括對慢性病、吸煙引發的疾病和肥胖的預防。”他表示,希望法國在多年經驗的基礎上,總結探索出台更好的疾病預防體係。“在這個方麵,中醫也是以預防為基礎的,在法國,我們對中醫的這一特點十分感興趣。”

  中法健康產業聯盟主席、高利澤集團(COLISEE)中國區總經理杜立偉(Olivier Dessajan)此前曾對媒體表示:“法國養老服務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慢性病治療、養老和醫療跨界合作方麵,新型藥物和‘非藥物療法’的研發十分發達。此外,法國的公共政策很關注養老,也出台了很多保護性政策,使得這一產業得以健康發展。”

  顯而易見,法國養老產業的一個共識是:應對老齡化問題,社會及各行業需要提前布局並進行政策調整。也就是說,把預防問題放在比解決問題更加重要的位置去看待。

  業界人士既看到了中國養老市場巨大的潛力,也觀察到中國市場在養老產業投資上愈發開放的姿態。他們認為,中國的養老產業目前多為地產商投資,未來需要引入更多由政府主導的戰略投資,促進中國養老產業的長遠發展。

  杜立偉2016年曾對媒體表示:“我們在華的發展思路,並非建幾座養老院、讓裏麵住滿人。我們希望把歐洲先進的養老標準、製度介紹給中國人,這才是我們的長遠目標。”

  由此可見,中法在養老領域培訓和標準化方麵的合作將是共同開發銀發經濟的一個重要的準備動作。

  銀色經濟將帶動產業與就業

  就在中法宣布加強銀發經濟合作的同時,企業層麵早已經開始在中國銀色經濟市場試水。

  1月9日,歐洲知名的養老康複集團歐葆庭(ORPEA)在巴黎總部確認了將在中國建造養老院的業務布局。

  其實,這並非歐葆庭首次進軍中國養老產業。早在2013年,歐葆庭就已入駐中國,並先後在上海和南京設立子公司,也是首家在中國內地開展實體運作的外資養老企業。2016年1月,歐葆庭的在華首個項目——位於南京的歐葆庭仙林國際頤養中心開始營業。去年下半年,歐葆庭又首度與中國本土企業合作在長沙推出養老項目。

  “例如Cancé集團、Europea Santé集團這周也來到中國。此外,Korian-Medica集團在法國也擁有差不多1000家養老院。”說起法國的養老產業“明星”,弗朗如數家珍。他表示,這些公司不僅開設養老院,也研發了許多方法,讓老人們更多地在自己家中養老和醫護,這樣也能大幅降低養老費用。

  “我覺得可以跟中國交流這方麵的經驗,畢竟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弗朗所提到的Korian-Medica,是歐洲第一大養老院經營公司。同樣看好中國銀色經濟潛力的法國公司,還有養老集團DomusVi(多慰)和COLISEE(高利澤)等。

  一個社會進入老齡化階段,在社會分工上,意味著需要大幅提高養老院的接納能力。相對應地,整個社會需要通過培訓,增加數以百萬計的護理人員、護士和服務人員來滿足相應需求。

  弗朗認為,“銀色經濟”可以創造很多的就業崗位。此外,養老產業也與最新科技應用甚至人工智能(AI)相關聯,產業聯動的效應明顯。比如,法國的一些養老院,已引入陪伴型機器人,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

  2015年,在法國巴黎近郊的一所養老院中,首度啟用了機器人來服務退休的老年人,它甚至帶著老人們跳《江南Style》。養老院的管理者強調,這位名叫“Zora”的機器人隻能執行簡單與重複性的工作,如,朗讀報紙新聞、氣象與時間播報,或帶領體操等,是無法取代專業的醫護人員的。

  “一方麵,是直接跟老年人接觸的護工崗位;另一方麵,還有創新領域出現的就業機會,例如,如今法國已經出現了一種高科技病房,裏麵配備了門類齊全的許多傳感器。所以,在健康領域會產生很多就業機會。”弗朗對第一財經記者總結道。

(原標題:到中國鍍“銀”!馬克龍帶來的法式養老,你準備好了嗎)

(責任編輯:DF318)

最後更新:2018-01-12 00:31:34

  上一篇:go 特朗普即將宣布一個重大決定 相關交易已開始瘋狂“吸金”
  下一篇:go 區塊鏈有多火?布局的公司股價暴漲 一款遊戲裏的貓賣幾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