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高管最新演讲:让信用等于财富,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新媒体管家
金融科技在近两年来非常受关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都逐步成熟,然而技术的成熟只是金融科技发展的第一步,如何结合应用场景将金融科技落地才是更为重要的环节。
文 | 姚顺意,根据2017朗迪金融科技峰会演讲内容整理
来源 | 《财资中国|财富风尚》杂志2017年9月刊,有删减
2017年被业内称为中国的“金融科技元年”,金融科技逐步崛起,其外延愈加丰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都可以被用来服务金融,在这纷繁杂乱的语境当中,金融科技的触角已经触探到何种层面呢?
在2017朗迪金融科技峰会上,蚂蚁金服首席技术架构师胡喜、基础技术部技术总监 杨冰、人工智能部技术总监盛子夏、微贷事业部技术总监沈孝栋介绍了蚂蚁金服在普惠金融上的技术创新之路,以下内容为演讲实录。
新技术创新金融产品
蚂蚁金服首席技术架构师 胡喜
阿里巴巴是梦想驱动的企业。第一个梦想是解决支付问题。从最开始的PC端线上支付到后来移动线下支付,现在大家很熟悉的二维码支付方式也是几经尝试才成熟的。除此之外,阿里巴巴还在摸索未来的无现金支付、信用支付;第二个梦想是希望信用等于财富。从最初为淘宝商家解决借贷需求,后来逐步拓展至消费者,今天的花呗、借呗都是在用户端解决消费问题。从商家端到消费者端解决好信用问题以后,我们将其开放出来,成为芝麻信用,有助于更快速地创新产品,这就是我们说的信用即等于财富。
现在,蚂蚁金服有七八万台服务器,我们对计算架构做了分层,一部分做数据架构,一部分做数据存储。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大规模交易的问题,自研了数据库,为了解决决策问题,做了芝麻信用。接下来还要做数据的洞察和分析,所有的底层挑战就是基础设施的挑战。
随着数据量爆炸,业务越来越纷繁复杂,我们需要更智能的应用,蚂蚁金服内部把AI 应用在很多地方,包括搜索、风控,最常见的算法、决策,内部语音识别、决策识别。最近蚂蚁金服发布了“定损宝”,以前出了事故打电话给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派业务员过去给你拍照, 现在可以直接用蚂蚁金服的“定损宝”APP,它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这个背后用的就是机器学习的能力。
2017年蚂蚁金服对外提出了互联网推进计划,希望把技术能力开放出来,能够与更多的Fintech公司共享,让创新更简单。
我们坚信未来是普惠的时代,我们期望在中国提出普惠金融的服务,我们希望建立新的基础设施能够在全球开放出来。蚂蚁金服不是一家Fintech公司,我们是一家TechFin公司,这有很大的不同。Fintech公司期望通过新技术创新金融产品,本质还是一家金融公司。TechFin是一家科技公司,蚂蚁金服重新聚焦自身定位,希望把科技能力(云计算能力、风控理解、用户洞察理解、信用理解)开放出来,让国内外更多的金融机构、消费者能够享受这样的能力,希望提供普惠均等的金融服务。
以计算提高系统性能
蚂蚁金服基础技术部技术总监 杨冰
中国的移动支付业务非常发达,消费者拿出手机,点一点,扫一扫,就完成了支付,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支付平台其实做了很多工作,包括请求处理、风险决策等,这些都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完成,对计算速度提出了挑战。对云计算能力造成最大压力的场景莫过于“双十一”的支付宝,2万笔/秒的交易规模,500毫秒的响应时间,这需要非常强大的金融交易处理能力。
在这一场景下,支付宝要解决系统处理能力的伸缩性、资金流动的一致性和安全性等问题。蚂蚁金服的解决方案是利用公有云的资源,在“双十一”“双十二”这样的高峰时期将支付业务“弹”到云上,再利用OceanBase在多地部署数据库的节点,保证在每次写入过程中,数据都会被同步到多个层次多个副本,确保数据不会丢失。这样既保证了系统数据处理快速不卡机,又节约成本,还确保了资金的一致和安全。
金融行业有很多报表,要实时地在秒级时间内处理EB级规模的数据,对数据进行诊断。蚂蚁金服的技术一步步演变、沉淀,并且逐步走向开放,将来可以与银行合作,技术赋能,将互联网2C业务搬到云上,降低成本、提高效能。网商银行目前有个“3—1—0”模式,即3分钟决定是否放贷款,金额多少;1秒钟之内放款到位;全程零人工介入。
在商业应用场景中打磨技术
蚂蚁金服人工智能部技术总监 盛子夏
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已经有很多,大多是运用在客户服务领域,负责售后客服或者贷款过程中的审核工作,为金融机构节约了大量人力成本,提高反应速度。作为涉足金融领域的科技公司,蚂蚁金服的人工智能技术拓展思维角度有所不同,它是将每一项技术纳入实际的商业应用场景当中,从用户的角度去思考对技术有哪些要求,去寻求技术高度和可用性的平衡点。比如智能助理,对用户而言,智能助理的作用:一是帮助解决购买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二是希望智能助理推荐合适的商品(包括理财产品等)。那么通过人工智能,智能助理可以由用户的动作轨迹预判出其实际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将大大缩短回复响应的时间。用户的第二个需求则对智能助理的知识图谱提出了较高要求,很多上一代的搜索或推荐、建议、对话机器人,用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都跟关键词有关。如果输入跟股票有关的关键词,可能跟股票相关的所有的文章都拿出来,但其实机器并不了解你背后的意图。有了知识图谱,就会变成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就是机器本身有了知识,会更了解你提问的意图,也就能更好地回答你的问题。
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式和学习属性容易被人错误引导,比如一些聊天机器人常被引导爆粗口,在金融领域也要做好源头把关,避免被他人恶意引导。人工智能被用于个性化推荐时,常出现你看什么,它推什么,你看得越多,它推得越多, 造成知识面越来越窄。这需要与大数据结合,去真正理解用户生活、教育、社会属性等相关背景,将个人属性、客户习惯、知识图谱属性三者结合,才能真正意义上给客户做最好的推介。
以新技术驱动的微贷创新之路
蚂蚁金服微贷事业部技术总监 沈孝栋
微贷事业部简称蚂蚁微贷,是蚂蚁金服下为消费者、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提供融资业务服务为主的事业部。蚂蚁金服的愿景是“让信用等于财富”,具体由蚂蚁微贷来践行。从融资的角度,可以用三个词来总结:普惠、信用、效率。
当今社会80%的金融资源,服务给了20%的客户。这些客户个体数比较少,但客单价格高, 拥有抵押、担保,风险相对比较低,给金融机构的收益比较多,所以大家都很喜欢。但剩下80% 的客户,可能小而分散,散布在全国各地,大部分人收入不是很高,没有抵押、担保,甚至没有信用卡,征信记录很多都是空白。普惠就是为这群人提供金融服务,这80%的客户,可能没有抵押和担保。这种情况下,蚂蚁微贷选择零抵押、零担保、纯信用类的信用融资。如果使用传统手段,通过线下调查、线下资料收集、人工评级和授信审批,那绝对不可能服务这么大的客群。我们必须想办法提高效率,用机器代替人,用大数据计算代替人的大脑,进行风险判断。比如前面提到的“3—1—0”模式,就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技术、机器学习,可以用机器代替客户经理进行资料收集,代替监控、催收的同事进行数据化的催收、预警工作。
从普惠、信用、效率三个点,展开了“让信用等于财富”的普惠金融之旅,设计了以花呗信用支付产品作为主打的信用生活平台、以借呗作为主打的消费者现金借贷平台、为500万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提供小微金融服务的平台网商银行。
不论是消费者业务,还是小微企业业务,我们抽象了五大综合能力和三方面的开放连接,来实现上述产品。五大综合能力是指大数据风控能力、实时风险决策能力、高并发高可用的能力、万亿级资产管理的能力、智能营销能力。三方面的开放连接是指,阿里生态内的消费和经营行为的数据连接、与金融机构的开放连接和商业属性的开放连接。
关注财资一家,下期你将看到:
万向区块链CTO罗荣阁:基于区块链的美丽新世界
平安金融壹账通:区块链技术落地的隐私保护难题
你可能还喜欢
关注财资一家(微信号:TreasuryChina),在线订阅《财资中国|财富风尚》杂志,获取更多公司金融、资金管理、现金管理、支付结算、企业理财、风险管理、资产管理、企业财富管理等方面的原创干货。加财资君微信:treasury-westlake,进微信群与CFO、财务总监交流。
觉得本文不错,请分享并点赞!
最后更新:2017-10-08 03:5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