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奧迪R8 V10提車作業
坐標美帝密歇根大農村,“前任”是14款的GTR,開了兩年左右,萌生了換車的想法。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就是覺得兩年了,GTR也基本玩兒透了,想嚐嚐鮮。我自己本身對車子沒有過多的“信仰”一說,從來對任何牌子的車子都是一視同仁,心中隻有好和不好的車之分,並沒有太過主觀的東西。所以很多人覺得我把GTR換成R8有點無法理解,但我個人覺得還好。
選車: 最開始有換車想法的時候並沒有對新R8有任何的想法, 時間大概在15年中下旬的時候。當時是衝著新鮮熱辣剛上市的奔馳AMG GTS去的,備選方案是奧迪RS7(跨度有點大)預算控製在15萬美金左右,能看上眼的車本來就不多。到了密歇根當地的一家奔馳dealer看了GTS實車,沒忍住,直接忽略RS7,當即下了訂單。 給的時間是15年底聖誕節左右能提車,但是一拖再拖,到了16年4月仍然給不了準確的交車日期(此處省略一萬字),一怒之下讓退了訂金走人。
找車和提車: 到本地的dealer晃了一圈,現車是沒有,在網上也沒有找到附近有喜歡的現車。於是和銷售談能否從別州調一輛過來,答案是NO。 訂車周期為1年,直接放棄。 回家在網上直接把搜索範圍放大到全美,在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有一輛價格合適,配置接近的現車。 立馬給那邊打電話詢問詳情,配置,價格都搞清楚之後,買了第二天的機票,直接飛納什維爾提車。 銷售經理開著頂配的A6親自來機場接機,下午1點到的納什維爾,4點的飛機返回密歇根,呆了兩個多小時,手續,試車,交錢一次搞定。最後是讓dealer找人把車子運回密歇根的。
First impression: 根據數據來看,17款比15款(沒有16款)車長短了半英寸,車高低了約半英寸,車寬寬了約半英寸,總體來說就是車子更“方”了。但由於新款的造型有棱有角,較舊款圓潤的風格看起來要更大。 新一代的R8沒有手動擋的選項,棍黨不高興了。原因很簡單,雖然手動擋有著更高的隨意度,但是不得不否認的是現代的自動變速箱有著更“聰明”的邏輯。手動擋除了能給駕駛者樂趣,能更好的尋求“人車合一”的快感,似乎並沒有其他的優點能讓奧迪再堅持生產手動擋的R8。第一代R8的誕生源於勒芒耐力賽的賽車。同樣的,新一代(第二代)的R8與新的R8 LMS共享著約50%的零件,包括V10發動機。 Luxury Sport car 的 Luxury一詞像是強加給R8的感覺,它自己並不想接受這個描述。雖然comfort模式下不管是懸掛還是變速箱的邏輯都非常非常的懶散,但你能隱約的感覺到車子貌似有意的去“憋”著那股勁。好像在告訴你:好了啊,差不多了啊,comfort模式用用就行了。切換到Dynamic模式則完全是另外一種性格,所有的動作的變得相當迅速。降檔補油的行為讓車子始終保持著動力的供給,出彎給油就能走,無需等待。
附上配置列表: 顏色叫Suzuka Grey metallic(金屬漆),英文是灰色,實際看起來是白。建議喜歡白色的車主選這個不要選普通白(Ibis white),普通白就是塗改液白,沒有這個好看,並且普通白不是金屬漆。當然了,不差錢的可以自定義顏色。碳纖維套件,兩邊的板以及引擎艙蓋是碳纖維材質,建議喜歡白色或者淺色的車主選上,視覺效果更佳。Full leather package,方向盤是真皮,至於還有哪裏。。我也不知道,價格不菲,這個我個人倒是可有可無。 20寸輪轂必選,但也要看當地的路況而定,實用大於視覺的,選19,否則直接上20. 紅色刹車卡鉗,這個必須要。
最後更新:2017-10-08 01:44:08
上一篇:
將信仰堅持到底 馬自達CX-4提車記
下一篇:
他們用盡了洪荒之力,獵豹CS10才是“清流”雋永
心靈大屠殺 思域和卡羅拉你到底選誰
2017款長城汽車-哈弗H8 車主們用車後都是怎樣評價它的
特斯拉Model S 和Model X 75D車型動力升級 百公裏加速度提速1秒
6萬不到就能買輛SUV,外觀新穎動力不俗,哈弗H6大唿招架不住!
特斯拉概念重型卡車,沒有輪胎依靠磁懸浮行駛
家族布局成效顯著 東風日產奪合資SUV銷量冠軍
江淮真瘋狂!山寨埃爾法賣30萬,GL8都說它作死
上市100天銷量突破4.7萬台,長安CS55熱銷的背後另有玄機
長安CS15EV對比江淮iEV7S 兩台最大續航350km的純電SUV
戰力指數簡直可怖!雅閣10月狂銷上萬輛,明年10AT來了真的要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