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5000億增量資金或入市!將掃貨哪些股?
增量資金曆來都是影響A股漲跌核心因素之一,2017年A股市場的存量博弈導致許多小散賺了指數不賺錢,而展望2018年,有機構對於明年的A股資金麵較為樂觀,招商證券預測,即使算上IPO及限售解禁等不利因素,明年預計仍將有5000億左右的增量資金將入市。
2017年的金融去杠杆令資金麵偏緊,招商證券認為,展望2018年,A股存在四股增量資金來源:分別是銀行資金、地產資產、保險資金和海外資金。
具體到各大機構主體對市場資金的供給、需求,招商證券作出了詳細的測算,預計各大主力淨流入A股市場的資金將在5000億左右入市,值得注意的是,在流入貢獻方麵,公私募基金位列榜首,招商證券預計將有3930億的增量資金配置A股市場。
華泰證券在最新研報中也持類似觀點,華泰指出,2018年房地產相對收益率下行的擠出效應+A股市場的賺錢效應,預計將進一步提升A股資產獲得的資金分配比例。A股納入MSCI促使外資資金持續入場,兩融資金活躍,資金麵支撐牛市高度;金融去杠杆和監管趨嚴對A股短期影響不斷弱化,補短板政策持續深化降低A股長期風險溢價,風險溢價回落增強牛市持續性。
而不僅是資金麵寬鬆,招商證券並認為,2018年A股盈利改善將超出預期。
招商證券指出,2018年驅動A股盈利改善超預期的因素有3個方麵:
第一,金融板塊。資金入市,市場活躍度提升,融資餘額保持高位,再融資回升,則券商業績存在超預期的可能。
第二,消費服務。在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回升,而購房需求受到壓製的背景下,中高端消費有望繼續超預期。2018年,超預期的消費領域可能出現在用好、玩好、樂好、穿好等領域。
第三,信息科技。在消費電子快速發展,傳媒娛樂不斷升級,5,人工智能等技術快速落地,信息科技領域業績超預期的可能較大。
機構2018年投資方向
而在資金麵和盈利預期雙重利好的背景下,機構們建議具體配置哪些方向的A股資產呢?
具體到2018年的行業配置思路,招商證券建議:金融打底倉,行業三主線,聚焦創新驅動、中高端消費和綠色低碳。
華泰證券建議後市需關注兩大配置主線,配置重資產高壁壘、量價齊升的設備製造。
自上而下,行業比較思路有三條:
(1)脫虛入實下反倒會有增量資金配置 A 股製造業;
(2)全球經濟繼續回暖是關鍵性趨勢,占出口產品比重高的設備製造業具備相對優勢;
(3)原材料價格同比轉淡、中下遊毛利將改善是重要邊際變化,關注量價齊升、技術升級的設備製造。
地產調控擠出效應助力“美好生活”,看好高端消費崛起。
2015-2016 房產增值財富效應疊加 2017 地產調控擠出效應,共同支撐消費升級。看好非地產後周期的高端消費崛起方向,如高端白酒,醫藥,珠寶首飾。
國泰君安指出,三年決勝期,把握新工業革命三層級盛宴,主題方麵四條主線:
1)保總量、補短板,重點推薦軌交、環保設備、高鐵、核電板塊,
2)製造業中的TMT,重點推薦產業轉移、5G、芯片國產化、新能源車、蘋果產業鏈;
3)產業轉移,重點推薦受益於“市場規模擴張+搶占國際份額”雙重紅利的傳統機械相關版塊;
4)要素重組,重點推薦一帶一路、軍民融合、國企改革、住房租賃。
申萬宏源指出,從“去產能,去杠杆”做減法,到“建設製造強國”做加法,製造業不僅是政策催化的重點,也是基本麵邊際改善的方向。2018年市場總體穩中向好,成長龍頭終將歸來,“製造”和“創新”將是2018年的主線。
1)從“製造+中國領先”的角度,推薦5G、光伏、高鐵、軍工和AI的投資機會;
2)從“創新+景氣”的角度推薦電子和新能源汽車。
華創證券指出消費福民,製造興國,在行業配置將沿兩條主線展開:
1)一是受益於原材料價格下行、非核心CPI上行的石化、農產品和必須消費品,行業有望保持穩健盈利;
2)隨著供給側改革新舊動能的切換,代表國家未來新經濟增長點的產業方向將會迎來持續的政策利好、穩定的業績釋放,走出獨立於經濟周期的行情,看好高端裝備和先進製造,具體包括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軌交、半導體、5G、OLED、環保設備等領域。
作為龍頭股強者恒強的代表,中信證券建議結合長期空間和短期催化,優選跑道,以產業鏈和主題的角度切入,具體關注國企改革、“一帶一路”、新零售、5G等主線。行業配置上看好科技、消費、服務、製造、金融。
券商12月策略>>>
華創策略:12月配置以價值、金融為主(附十大金股)
華泰證券:兩大原因致調整 12月維持震蕩格局(附十大金股)
安信證券:12月企穩反彈 展開延續數月的行情(附十大金股)
東吳證券:大金融防禦為盾 投資主題進攻為矛(附12月金股)
申萬宏源:金融地產底倉配置 消費蓄勢後再出發(附12月金股)
國金策略:年末行情逃不開這“兩種走勢”中的一種(附金股)
最後更新:2017-12-02 15: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