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煞A股韭菜 美聯儲加息竟是為它!央媽的回應飽含深意
摘要
盡管市場對此已經有所預期,但美聯儲為何敢於冒著衰退風險選擇加息,中國央行會不會跟?
在通漲仍遠低於目標水平2%的背景下,美聯儲北京時間周四選擇加息,盡管市場對此已經有所預期,但美聯儲為何敢於冒著衰退風險選擇加息,中國央行會不會跟?對於A股市場又有何影響呢?
北京時間周四(12月14日)淩晨3點美聯儲宣布將基準利率區間調升25個基點,從1.0%-1.25%上調至1.25%-1.5%。這是美國央行當前加息周期的第5次加息,也是今年內的第3次加息,上一次加息是在今年6月中旬。
為何加息?給金融市場降溫
由於美國當前通脹水平仍舊遠低於美聯儲2%的錨定目標水平,而且也沒有將會加速上升的跡象,按理說,美聯儲是不會選擇此時加息的。
但頂級投行經濟學家解讀稱,適度給金融市場降溫,是美聯儲此次加息的主要原因。
美銀美林的首席全球經濟學家Ethan Harris表示,美聯儲利率政策的目標是製造出“適度”緊縮的金融狀況。到目前為止,美聯儲逐步加息的政策一直都沒能起到讓金融狀況變得緊縮的作用。股市還在繼續例行公事般地屢創新高,而在美聯儲已經四次加息之後,十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仍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Harris稱,市場反應的匱乏不會促使美聯儲重新考慮此事,而是會讓其變得更加“大膽”地在未來加息更多次。
美聯儲三號人物、永久票委、紐約聯儲主席William Dudley也曾多次發出警告稱,如果金融狀況不像美聯儲期望的那樣變得緊縮起來,那麼該行就將以更快的速度加息。
Dudley曾表示,“在其他所有條件都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如果金融狀況變得寬鬆,那就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讓更加‘陡峭’的政策利率道路變得合理。”
耶倫:加息並不意味著衰退風險
當然美聯儲加息也引發了收益率曲線進一步“扁平化”,引發2009年中期開始的實體經濟擴張步伐放緩,甚至步入衰退的擔憂。
所謂的“收益率曲線”指的是從期限最短的美國國債到期限最長的美國國債之間的收益率差,這項指標可以反映出投資者對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的預期。
如下圖路透提供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作為收益率曲線斜度的基準衡量指標,美國兩年期與10年期公債收益率差已從大約135個基點收窄至57個基點。另外一個市場廣泛追蹤的指標--30年期與五年期公債收益率差也從127個基點收窄至62個基點。

通常如果長期收益率大大高於短期收益率,則曲線形狀變會變得陡峭,表明經濟正在成長且可能會導致通脹升高,這是推高較長期收益率的最大動力。
假如收益率曲線趨平甚至出現倒掛,則是經濟衰退的典型前兆。所謂收益率曲線倒掛,即短債收益率高於長債。
收益率曲線趨平,通常的背景都是央行通過提升短期利率來對抗通脹的時期。但目前通脹遠低於目標水平的背景下,美聯儲本輪加息周期卻已升息五次了。
但美聯儲主席Janet L。 Yellen卻對此不以為然,她表示,“從以往經驗來看,收益率曲線倒掛與衰退之間有著很強的相關性,但我要強調一點,這種相關性並非因果關係,而且這次情況有所不同。”
Yellen指出,目前收益率曲線趨平可能是因為缺少“期限升水”,即投資者對持有長期債券要求的通脹風險補償,但由於通脹風險較低,現在的期限升水幾乎消失。
Yellen還表示,“如果美聯儲的政策立場再略收緊些,就可能出現期限升水為零同時收益率曲線倒掛的情況。”
稅改預期支撐加息底氣

同時稅改大概率落地的預期也為美聯儲加息增加了底氣,華爾街日報北京時間12月14日淩晨報道稱,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共和黨人已達成了最終的稅改協議,為共和黨在聖誕節前完成曆史性稅改掃清了道路。最終版稅改法案將推動下調企業稅至21%、並下調最高檔個稅至37%。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Jan Hatzius表示,實施的減稅措施將推動2018年和2019年的經濟增長率提高大約0.3個百分點。根據外媒調查經濟學家所得預估中值,美國經濟今年料增長2.2%,明年和後年的增長率料分別為2.5%和2.1%。
Hatzius並表示,稅改將推動失業率進一步下降0.25個百分點,並給通脹帶來輕微的上行壓力。
明年加息路徑:至少三次
對於2018年的加息次數,投行們預測至少三次,許多機構都認為是四次。
巴克萊(Barclay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Michael Gapen表示,他預計美聯儲將堅持三次加息的預期,但一些官員可能將其個人預測上調至四次。他表示,對通貨膨脹疲軟的擔憂可能使一些美聯儲官員持有加息兩到三次的預期;但是,未來財政刺激的力度越大,就會有越多的美聯儲官員支持加息四次。
高盛在給客戶的研報中稱,預期勞動力市場將會“收緊”,加上更加正常化的通脹形勢,2018年美聯儲將升息4次。另外,作出這樣預期的部分原因還在於衰退的風險降低,更大的風險是經濟過熱。
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投資組合經理兼固定收益策略師Jim Caron表示, “我們需要尋找的驚喜是,美聯儲會如何詮釋未來的稅收變化,他們已經準備在2018年加息三次,稅改是否會令他們把加息次數調整為四次?事實上,加息四次的門檻是很低的,隻需多三名票委支持即可,這才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中國央行“麻辣粉”提價,有三點考量
對於美聯儲加息,12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開展的逆回購和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利率小幅上行5個基點。
當日公開市場操作顯示,人民銀行進行300億元7天逆回購操作、200億元28天逆回購操作,7天利率從2.45%升至2.5%,28天利率從2.75%升至2.8%。 同時,人民銀行還進行了2880億元1年期MLF操作,MLF利率從3.2%上升至3.25%。

中金公司評論認為,央行選擇象征性的小幅上調公開市場利率而維持存貸款基準利率不動,背後有三方麵的考慮:
(1)穩增長、去杠杆、防風險等綜合目標的綜合考慮
目前經濟和通脹都不高,甚至經濟數據近期有所走弱,從穩增長的角度來看,不支持使用較緊的貨幣政策,傳統的上調存貸款利率的政策工具目前並不適合使用。但貨幣政策本身也需要時刻防範和警惕市場的杠杆重新抬頭,同時要考慮到人民幣匯率本身的穩定,因此適度小幅的跟隨美聯儲加息一方麵可以保持匯率穩定,同時也可以提醒市場,杠杆要適度。
(2)並非意在推高市場利率,量增價穩
象征性小幅加息並不意味著要進一步推高貨幣市場利率和債券收益率。本身今年國內貨幣市場利率和債券收益率的升幅已經比較大,尤其是短端,且領先於全球,已經導致貨幣條件收緊。而央行在小幅提高MLF利率的同時,增加了MLF的供給量,實際上也是希望熨平年末資金麵波動,防止市場利率進一步明顯抬升(如圖1、2)。因此央行小幅加息並不等同於真正意義上的收緊。事實上央行在四季度以來利率走高的環境下,也做了不少緩解措施,如啟動2個月逆回購、增加國庫現金存款投放量、增加與市場的及時且有效的溝通等。
(3)縮小市場利率和政策利率之間的差異
隨著二級市場利率上升幅度較大,其與政策利率之間的息差持續擴大,使得政策利率本身在引導市場利率層麵的作用有所削弱。在不明顯推升二級市場利率的情況下,公開市場操作工具利率的適度上升有利於縮小兩者之間的利差,使得未來政策工具在引導市場利率變動時更具靈活性和有效性。可以預見,如果明年美聯儲繼續加息,那麼不排除貨幣當局繼續利用適合的時機來縮小二級市場和政策利率之間的息差,但這並不意味著要進一步推高二級市場利率。
未來是否跟著真加息?
而對於未來是否有進一步的實質性加息動作,海通證券薑超認為,未來美聯儲仍將漸進加息縮表,但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會逐步凸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存在走弱的可能性。但整體來看我們認為當前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受到外部匯率因素的牽製較小。
薑超表示,隨著去杠杆的推進,金融市場利率已大幅走高,金融機構負債端成本被推升,實體貸款利率也在緩慢上浮,3季度房貸利率已經從去年的4.52%上升至5.01%,一般貸款利率從5.27%上升至5.76%;再加上房地產市場的降溫會對經濟構成一定的下行壓力,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已顯得滯後。而存貸款基準利率的上調也會進一步推升銀行負債端成本,加劇金融市場的震蕩和實體經濟的下行壓力。所以短期來看,中國央行跟隨美國加息的必要性其實並不大。
中泰證券李迅雷則表示,今年中國央行應該不會加息,2018年如果美聯儲加息次數如期達到3次,分別在6月、9月和12月,則央行上調基準利率的概率會大大提高。不管如何,2018年美元趨於走強,這無論對現有的人民幣匯率還是利率水平都將成為現實的壓力;此外,在明年經濟增速回落的趨勢下,被動加息也是對央行貨幣政策獨立性的挑戰。
對於A股、美股和黃金的影響
對於大類資產的影響,機構們則認為,美聯儲加息利好黃金,美股未來依舊樂觀,對於A股影響不大。
海通有色表示,美聯儲年內再加息靴子終落地,黃金最大利空短期出盡,重申加息後金價反彈觀點。
中金公司表示,在貨幣政策寬鬆退潮加速有可能拖累市場估值的大背景下,我們對於美股市場的基本麵依然維持相對積極的看法。即使不考慮特朗普新政可能帶來的積極效果,美國經濟預計在就業市場向好推動消費增長、以及私人部門資本開支強勁回升的支撐下預計依然能夠守住雖無驚喜但穩健的增長,而稅改對企業部門整體稅負的降低、以及對投資意願的提振(例如未來5年資本開支費用化)都有望帶來基本麵上的上行風險。
前海開源楊德龍表示,由於本輪加息已被市場提前預期到,因此對於股市沒有造成衝擊,公布加息前後,美國三大股指繼續強勢上漲,道瓊斯指數繼續創新高。這輪由美股引領的全球牛市愈演愈烈,還沒有見頂跡象。
A股和港股雖然在今年已經漲過一波,但跟全球主要的股指相比,還是最便宜的。目前恒生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的市盈率大約是15倍,上證指數的平均市盈率是20倍,但是道瓊斯指數是22倍,標普500指數大概26倍,納斯達克指數大概35倍,美聯儲這次加息對A股和港股不會造成衝擊,我堅持認為2018年A股和港股仍有慢牛行情。
(責任編輯:DF207)
最後更新:2017-12-15 09: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