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抑製影子銀行具正麵信用影響 穆迪對中國金融機構展望“穩定”
“監管努力降低係統性風險,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中國銀行業的運營環境將更為穩定。”12月18日在深圳舉行的2018年信用展望會議上,穆迪金融機構部助理副總裁、分析師孔祥安如此表示。
從2017年3月份以來,央行、銀監會等監管層密集出台政策,對銀行理財、同業、資金池等業務進行規範。3月底,銀監會出台的“三套利”自查規定,要求銀行對是否存在通過同業業務倒存、是否存在理財資金投資非標債權資產總額超過規定上限、是否存在違規開展資金池理財業務進行自查。11 月17日,央行等五部門出台資管新規中,對銀行理財中的期限錯配、資金池、穿透等進行了更為細致嚴格的約束。
穆迪認為,監管近期一係列旨在防止係統性風險的舉措對中國銀行業具有正麵信用影響。在運營環境方麵,上述監管行動努力控製並減緩總體杠杆水平的攀升,減少了金融機構之間的關聯性;在資金來源上,通道業務得到限製並提高了資產質量透明度;資產質量上,降低了銀行對批發資金的依賴度,緩解了銀行資產負債的久期錯配。
監管層抑製影子銀行的效果,在2017年上半年已有多體現。
根據穆迪統計數據,截至2017年6月底,廣義影子銀行資產為64.7萬億元,與2016年底的64.4萬元大體持平;名義GDP 增速自2012 年以來首次超過影子銀行增速。影子銀行占GDP的比例從2016年86.5%的高點,降至2017年6月30日的82.6%。
此外,除了對銀行業的信用做出穩定的展望外,在《中國金融機構2018年展望》中,穆迪還對中國的證券、租賃、資產管理、產險等金融細分行業作出了“穩定”的展望,隻有壽險的展望為“負麵”。
“更為穩定的運營環境,能為銀行企業客戶的盈利能力提供支撐,銀行的資產風險將趨於穩定。”孔祥安說,現有監管措施之下,銀行使用短期負債以支持長期資產的空間減少。
不過,穆迪也認為,由於對影子銀行的抑製,國內銀行的批發資金成本將維持高位,使銀行盈利能力承壓。
11月17日出台的資管新規中,打破剛性兌付、資金池等監管要求,無疑是監管層抑製影子銀行最為嚴厲的約束。作為商業銀行第三梯隊的城商行等中小銀行,無疑將受到最直接的影響。
對此,原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向鬆祚參加深圳2017新金融網絡影響力論壇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打破剛兌勢在必行,雖然打破剛兌初期,對中小銀行不利,但中長期來看,中小銀行來說正好是機會。
“打破剛性兌付,正好就是讓銀行根據不同的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產品,銀行把風險講清楚,然後利用分散大數據的辦法來識別風險,以及設計不同的產品,這正好中小銀行的機會。”向鬆祚稱。
最後更新:2017-12-19 19: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