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威爾時代將至 美聯儲重新思考加息步調的時機似已成熟
北京時間周一(1月29日),據彭博報道,美國勞動力市場火熱,通脹普遍看來好轉,甚至長達10年的全球經濟複蘇似乎也準備更上一層樓。
別有壓力,鮑威爾。
美聯儲主席耶倫本周將主持任內最後一次貨幣決策會議,就要把貨幣政策的重責大任交給鮑威爾。耶倫傾向逐步升息,目的是要應因脆弱的經濟複蘇及通脹低迷,她的做法越來越顯得謹小慎微。這個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央行領導人更迭,來得正是時候,為拿出新作風提供了契機。
鮑威爾準備接任美聯儲主席,正值全球股市狂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推升新興市場--以至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調2018年全球經濟展望。進一步增加動能的,是美國減稅政策勢必進一步刺激消費者支出,驅動已經在增加投資的企業再進一步。
然而,美聯儲在決定貨幣政策的時間上卻受到局限。投資人預計今年會加息三次,可能都是在會後有記者會的政策會議上升息。在美聯儲討論需要加速升息或是維持既有步調之際,鮑威爾可能需要盡快解決這個局限。
巴克萊首席執行官Jes Staley上周在瑞士達沃斯時說:“從經濟角度來看,我們目前的情勢相當不錯,但是貨幣政策似乎仍保有大蕭條時期的遺跡。”
上周在達沃斯舉行的論壇上,銀行家比較擔心的是資產泡沫,以及泡沫破裂時所造成的衝擊,而非美聯儲官員所顧慮的通脹低迷以至於要在政策上緩步前進。
“泡沫逐漸累積,”瑞銀集團董事長、曾經是德國央行行長的Axel Weber在達沃斯說。“目前的貨幣政策對市場有影響,而不僅僅是在通脹上,各國央行在這一點上需要多加注意。”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8-02-03 08: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