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看衰的英鎊2017年成功逆襲 三大推手或助其再創輝煌
摘要
2016年英國意外脫歐,無數投行機構因此嚴重看空英國和英鎊未來幾年的表現,然而, 2016年在英鎊退歐後,英鎊盡管大跌了,但預言家口中的英國“末日”並未出現,而2017年英鎊大漲更是讓人“大跌眼鏡”。展望2018年,除了脫歐談判將影響英鎊走勢,通脹見頂與鴿派加息對英鎊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2016年英國意外脫歐,無數投行機構因此嚴重看空英國和英鎊未來幾年的表現,然而, 2016年在英鎊退歐後,英鎊盡管大跌了,但預言家口中的英國“末日”並未出現,而2017年英鎊大漲更是讓人“大跌眼鏡”。展望2018年,除了脫歐談判將影響英鎊走勢,通脹見頂與鴿派加息對英鎊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2017年英鎊/美元收報1.3499,全年累計上漲9.5%,為2009年以來最大年度漲幅。不過,2017年英鎊/美元的升勢並非一帆風順,其中的震蕩幅度遠超歐元/美元。但是,在英國央行加息的加持下,英鎊/美元從2017年初的1.23水平,一路跌跌撞撞升至9月的1.36水平,目前也位於1.35的高位。2017年英鎊上漲了一千多點,那麼今年英國央行是否會更加鷹派、脫歐談判是否會傳來利好消息,英鎊將走向何方?

2018年英鎊走勢還得看脫歐談判進展
不可否認,在2016年末時,多數投行對脫歐的判斷是錯誤的。英鎊2017年並未因為脫歐談判而大幅承壓;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英鎊今年的表現仍然繞不開脫歐這個話題。隨著脫歐談判進入第二階段,英國能否在貿易談判的所謂初步階段占據優勢,將關乎英鎊2018年的表現。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歐盟計劃在夏天前與英國達成加拿大模式的脫歐貿易協議,而這將限製英國服務業的準入,由於服務業占據了英國經濟很大一部分,英國極不希望達成此模式的貿易協議。
但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的讓步餘地也變得十分有限,英國已經不得已在談判的第一階段做出很大讓步,引起了國內一些強硬“脫歐”派的反對,在未來的談判中,英國如果繼續做出讓步,勢必會招來更多的反對。英國廣播公司(BBC)直言,特蕾莎·梅在2018年麵臨的挑戰是如何讓她的黨派以及整個國家在接下來的“脫歐”談判中保持一致。
不過,這些隻是市場對2018年英國脫歐談判第二階段的困難的估計,事實上,談判本身就是困難的。但隨著談判過程的推進,部分協議的達成和利益訴求點的統一,這些變化終究會對英鎊構成利好。有分析認為,在過去一兩個月的英國脫歐談判中,市場過於悲觀。而當人們看到的是真正的突破性進展時,自然有理由對其前景感到更加樂觀。
通脹見頂與鴿派加息對英鎊的影響不容小覷
說到英國脫歐,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就是英國央行的反應。畢竟,英國央行行長卡尼也承認,英國脫歐談判是英國央行麵臨的最大不確定性。不過,有轉機的是,在英國脫歐談判即將進入第二階段之際,英國央行也表態稱這一不確定性較之前有所減小。
另一個利好是英國央行此前明確了未來3年加息2次的政策路徑。英國央行此前表明,如果英國經濟發展符合預期,那麼未來幾年可進行進一步的溫和加息。說到底,英國央行2018年能否加息主要取決於經濟表現和脫歐談判進展,而一旦加息,其對英鎊的利多影響仍不能忽視。
不過,投資者需要提防英國央行在加息前持續釋放出信號,但在加息時反而進行保守表態,這種“鴿派加息”會導致英鎊的漲勢先於加息,但在真正加息後反而麵臨多頭的獲利了結。事實上,真正能讓英國央行加息的因素隻有一個,那就是通脹。
和其他央行擔憂通脹遲遲不能達到2%不同,英國央行加息就是為了把通脹從目前的3.1%壓回至2%。值得注意的是,英國央行此前曾預計,英國通脹的峰值會在3.2%,這一預估在2018年對於英鎊的漲跌判斷起到較為關鍵的作用。
如果英國通脹水平在2018年遲遲達不到3.2%,或者觸及3.2%後出現回落。那麼,英國央行會認為判斷正確,從而不急於加息來壓製通脹。這一背景下,英鎊將麵臨下行壓力。相反,如果英國通脹水平在升穿3.2%後,沒有回落或者降速的跡象,則英國央行被迫進一步加息的概率會上升,從而對英鎊構成強力提振。
2018年英鎊的走勢最關鍵的是看市場如何對脫歐談判和英國央行政策等因素進行權重配比,但無論漲跌,英鎊總體都會延續2017年相對動蕩的行情特征。在經曆了2017年的震蕩走高後,英鎊/美元在1.3280構築了關鍵支撐,且在1.3015附近也擁有更為強勁的支撐,隻要這些點位不被強穿,就不能證明英鎊的漲勢完結;而匯價上方較為重要的阻力位先後位於1.3555和1.3665,一旦突破這些點位,則或意味著英鎊震蕩走高的整體趨勢將延續。

(原標題:被看衰的英鎊2017年成功逆襲 三大推手或助其再創輝煌)
(責任編輯:DF372)
最後更新:2018-01-03 01: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