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將試點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放開 汽車關稅逐步降低
11月9日,外交部網站發布消息稱,11月8日至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中美兩國元首會晤達成多方麵重要共識。
其中與汽車產業有關的共識包括,“中方按照自己擴大開放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將大幅度放寬金融業,包括銀行業、證券基金業和保險業的市場準入,並逐步適當降低汽車關稅。在2018年6月前在自貿試驗區範圍內開展放開專用車和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製試點工作”。
從今年10月開始,美國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將在上海自貿區獨資建廠的消息便在坊間流傳。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常務副會長董揚也曾在10月公開表示,“新能源汽車的合資股比限製將放鬆,最早到明年將允許外資新能源汽車企業在自貿區建立獨資公司。”
11月9日,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允許在自貿試驗區獨資建廠,同時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將會提升獨資設廠的外資企業的產品競爭力。此前對於特斯拉獨資建廠,業界認為,雖然能夠省去一些生產和運輸的成本,但是仍然要繳納25%的關稅。
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拉普訪華的商貿代表團中,並沒有特斯拉高管的身影。此前,曾有媒體預測,特斯拉國產事宜有可能在特拉普訪華期間敲定。如今看來,特斯拉國產的進展還沒有業內期待得那麼快。
“現在隻是允許在自貿區進行試點,而且降低汽車關稅的細則還沒有出台,所以上述共識最終效果如何尚無法判斷。”師建華表示。
就在昨日,眾泰汽車(000980,SZ)宣布與福特汽車簽署合資協議,雙方已經成立期限長達50年的等比合資公司,主要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製造。而在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製放開之後,其他外資企業將如何選擇未來在華新能源業務的發展模式,目前難以預測。
最後更新:2017-11-10 07: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