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003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每年減貧人數超1300萬 劉永富:脫貧不能弄虛作假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作出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的莊嚴承諾。五年平均下來,每年減貧的人數都在1300萬人以上。

精準扶貧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也出現一些“急躁症”和“拖延病”。對此,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在10日的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上表示,“脫貧要實事求是。‘急躁症’不行,‘拖延病’肯定也不行,貧困縣都到2020年‘摘帽’,到時摘不了怎麼辦?”

劉永富說,在能不能脫貧的問題上,就是要堅持標準、實事求是,有條件的快一些,條件差的慢一些,但是不能弄虛作假,不能搞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來對付。

每年減貧人數超1300萬

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蘇國霞也表示,這兩種傾向反映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就是幹部政績觀的問題,到底對誰負責,是對人民負責、對曆史負責,還是對自己的政績負責。“急躁症”是為了提前完成任務,現在出現的“拖延病”,在於最近考核評估力度加大,有一些地方擔心考核評估過不去,於是就放慢速度。所以,解決這個問題,第一個就是要教育幹部,我們的責任是為人民服務,脫貧要對曆史負責,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同時,在工作手段上,加強考核評估,督導檢查。

根據國務院扶貧辦數據,自1986年開展大規模扶貧以來,到2000年的第一次扶貧標準實施期間,我國每年平均減少貧困人口639萬。從2001年到2010年第二次扶貧標準實施期間,我國貧困人口每年減少673萬。十八大以來,前四年已經累計減少貧困人口5564萬人,年均1391萬人,今年至少減少1000萬人。五年平均下來,每年減貧的人數也在1300萬人以上。

劉永富稱,這次脫貧攻堅,不僅減貧規模加大,而且改變了以往新標準實施後減貧規模逐年大幅遞減的趨勢,這是從未有過的。井岡山、蘭考兩個貧困縣率先脫貧摘帽,今年還將有一批貧困縣脫貧摘帽,這是國家確定貧困縣以來,首次實現總量減少。

在做好貧困縣、貧困村脫貧攻堅的同時,該如何精準解決非貧困縣、非貧困村的脫貧攻堅問題呢?

針對第一財經的這一提問,劉永富稱,貧困縣、貧困村存在門檻,確實是困難,貧困人口多、貧困發生率高,條件差,當然要把它們作為重點,就像現在把深度貧困地區作為重點一樣,這是工作的一種方法。但是,現在到了攻堅期,不讓一個地區、一個人掉隊,在做好這些重點地區脫貧攻堅的同時,不能忽略了非貧困縣、非貧困村。

他認為,相對來說,非貧困縣、非貧困村的貧困人口少一些,經濟實力、產業基礎、管理水平等條件好一些,自己有一些力量來做這個事情。目前,一些區域性政策是有區別的,但針對貧困村、貧困戶的政策基本上是一樣的。比如,不是貧困縣但有貧困村,不是貧困村但有貧困人口,全國享受一樣的政策。當然,在工作上還要加強督促檢查,防止出現工作上的“死角”。

扶貧攻堅麵臨的兩大難題

雖然脫貧攻堅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當前仍然麵臨一些困難和問題。劉永富提到,主要困難有兩個,其一是深度貧困地區,全國還有6個省貧困人口在300萬以上,有5個省貧困發生率在10%以上,有近200個縣和近3萬個村貧困發生率在20%以上,特別是西藏、四省藏區、南疆四地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生存環境惡劣,致貧原因複雜,基礎條件薄弱,貧困程度很深。

他認為,麵上的脫貧攻堅目標到2020年如期實現,沒有問題。現在難度比較大的,就是這些深度貧困地區,按照前幾年減貧進度,如果這些地方不加大力度,是很難完成任務的。所以,中央專門召開了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並且出台了支持文件。中央確定的深度貧困地區,包括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四省藏區和甘肅臨夏、雲南怒江、四川涼山這些地方,現在正在製定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專項規劃,其他的政策措施也正在研究。

另一個就是因病致貧問題。建檔立卡數據顯示,貧困人口因病致貧比例從2014年的42%上升到2016年的44%,醫療支持負擔重,解決這些人的貧困問題,成本更高,難度更大。

之所以數據有所上升,蘇國霞回應稱,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脫貧攻堅力度的加大,貧困地區經濟普遍發展,群眾收入水平普遍提高,這些有勞動能力、有勞動意願的家庭,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政府的幫助下擺脫了貧困,這部分人的比例在下降,相反,因病致貧返貧的人口比例就上升了,這些群體恰恰是下一步需要加大力度的。

她提到,扶貧辦和衛計委等部門在聯合開展健康扶貧工程,從基本製度層麵建立了基本醫療、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這樣的三項製度,同時補充一些商業保險,解決基本問題。現在,各省也出台了很多政策。現在針對農村貧困人口的醫療保障製度是基本健全的。

至於一些小病種,蘇國霞說,比如,兒童先心病、白血病等已經納入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範圍。像藏區比較集中發病的先心病,除了在國家政策上、製度上幫助他們解決以外,也在動員社會力量。小病種涉及的人不是很多,又比較容易瞄準對象,更需要像非政府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幫扶。下一步,將配合衛計委等部門,進一步研究兒童重大疾病救治措施。

最後更新:2017-10-11 00:33:17

  上一篇:go 第三批混改試點即將公布 混改基金注活水國企改革再提速
  下一篇:go 在岸人民幣(CNY)兌美元大幅收漲43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