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0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五年三換管理核心 上海家化要約收購或為彌補錯誤

曾經8年股價翻了36倍的大牛股上海家化卻在今年大藍籌唱主角的市場中黯然失色。股價的萎靡是公司基本麵不濟、人事更迭頻繁所至。在與上海家化的人士交流中,對方表示新的管理團隊正給公司帶來好的改變。不過,《紅周刊》記者在與一些職業投資人溝通時,多數回避了上海家化的話題,因為他們已經不再關注這家公司。無錫方萬投資公司總經理陳紹霞在接受《紅周刊》采訪時表示:“上海家化在趕走葛文耀那刻起就決定了它的今天。在日化這個充分競爭的行業,企業的勝出常常就是管理的勝出、團隊的勝出。被市場證明的團隊被集體趕走的情況十分可怕,企業自身陷入震蕩乃至衰退是必然的。上海家化現在惟一的選擇隻能是通過經營提升價值,甚至有必要請回原來的核心團隊。”

五年三換管理核心

從2013年起,上海家化最受輿論關注的不是其培育了十幾年的產品佰草集,而是公司高管的持續更迭。2013年9月17日,在上海家化工作了28年、擔任董事長14年的葛文耀離職。他的離職僅是一個開始,2014年2月至5月,上海家化原總經理王茁、財務總監丁逸菁、獨立董事周勤業等先後離職。

這批高管是上海家化自2001年上市後主導業務調整以及實現業績爆發的骨幹。在2004年之前的4年,上海家化處於調整期,2005年後公司營收和淨利開始快速增長。2005年公司營業收入和扣非淨利潤分別為19.49億元和2991萬元,至2013年底分別為30.94億元和7.8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5.9%和50.37%。公司主打產品佰草集和六神變為大單品。從2005年12月30日到2013年8月15日,上海家化的股價漲幅超過38倍,市值從17.25億爬升到364.53億元,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公司股價也跌幅有限,成為市場矚目的大白馬。

葛文耀還曾在2007年向主管部門遞交計劃書,打算發展時尚產業。但直到他離開上海家化,計劃也未能實施。而在葛文耀離職以及上海家化新董事長產生的兩個月中,上海家化股價跌去了19.52%。

在葛文耀等上海家化的“老班底”離開後,以謝文堅為首的“新班子”走上前台。從2013年11月15日擔任董事長開始至2016年11月25日離開,謝文堅共任職3年。謝文堅給上海家化留下的改變是大力度發展電商、削減品牌和管理再造,但皆乏善可陳。在他主政的2013年至2016年,上海家化營業收入年複合增長率為6%,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為-0.36%,即公司的業績不僅沒有明顯增長反而是下滑的。在2015年億元冠名天貓雙11晚會後,上海家化的扣非淨利潤表現為同比下降6.38%。這期間公司股價和市場都大幅波動,股價跌去了28.29%,流通市值不足200億元。

從謝文堅離職以及張東方接任至今,上海家化另有幾人離職或調崗,其中1994年加入公司的副總經理兼佰草集事業部總經理黃震於今年9月4日離職。張東方主掌上海家化後,對產品、品牌和管理再做新調整。上海家化的人士介紹說,張東方專注於公司內部,重視產品研發。不過,她上任初期趕上了上海家化5年來的股價最低點,而且流通市值依然徘徊在250億元附近。

上海家化舔舐傷口?

上海家化每股股利(稅後)從2012年的0.64元滑落到2016年的0.1元,僅為2009年和2010年的0.285元以及0.225元的35%和4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2012年至2016年複合增長率為-50%。截至11月15日,3年來上海家化獲得機構賣出429.6億元,買入376億元,呈現淨流出狀態。

與此同時,上海家化的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依然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2012年至2016年,上海家化管理費用年複合增長率為6.5%,銷售費用年複合增長率為14.65%,但這樣的費用增長並沒有換來業績的同步成長。但高管薪酬卻一路上漲,目前公司高管副總經理的薪酬是2012年總經理級別薪酬的3倍以上。

已經在時尚領域打拚的葛文耀在審視上海家化的問題時,把此問題歸結為管理者的責任。他9月發微博稱:“4年前的今天,我離開家化,對家化發生一切,我不再評論。化妝品市場上崛起了許多本土品牌,銷售額接近,零售額己超過上海家化的民企,當然在高端品牌、淨利潤、現金流、精細化管理和企業文化上與當年的家化還有差距。”言外之意是,上海家化正在失去龍頭地位。而在去年3月至7月的兩條微博中,他說得更加明確:“上海家化原有的業務基礎己被嚴重破壞,內生性成長己不可能。”

在指出謝文堅應為上海家化今天的局麵承擔責任的同時,葛文耀更對謝文堅背後的平安係不滿。與他類似,上海家化原總經理王茁沉默許久後,在今年初向媒體表示,上海家化目前的問題不是出在掌舵者身上,而是平安入主後的上海家化高層出了問題。

陳紹霞向《紅周刊》記者表示:“平安係2011年收購上海家化集團後,在沒有弄明白這個行業的競爭核心的時候就撤換團隊,犯了個原則性錯誤,不可挽回。葛文耀被趕走,謝文堅來了,但後者做的不是團結原來的管理團隊,聚焦企業經營,而是搞起了內鬥。化妝品行業靠的就是一流管理團隊,凝聚人心甚至比做產品還重要,反之就會在市場中被動,被資本拋棄。”

當下的上海家化實際是在“療傷”當中,張東方從年初就明確回歸產品——這依然在葛文耀當年劃定的軌道內,同時也是前任董事長開展電商業務碰壁後的最佳選擇。從實際經營效果而言,公司在今年前3季度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下降9.17%和30.29%。去年10月與上海家化合作了5年之久的日本花王宣布,合約到期後不再續簽。而2012年至2015年上海家化每年代理花王業務的營業收入,占該公司全部營業收入的比重為8%~25%,且呈逐年提高趨勢。如果剔除花王業務影響,營業收入增長了12.52%,但營銷費用增加使得銷售費用同比上升9.41%。

要約收購或為彌補錯誤

在上海家化業績不振的關口,其大股東平安出手了。10月12日,上海家化收到了控股股東家化集團的要約收購報告書——家化集團是平安百分百控股企業。要約收購完成後,家化集團及其關聯方最多合並持有上海家化52.02%的股份。平安係的目的是“對上海家化所在行業的前景長期看好”“提升上市公司價值”“鞏固控股股東地位”。

這樣的理由,和兩年前平安係發起的那次“流產”的要約收購如出一轍。不同的是,上次是以平安係的太富祥爾為依托,此次是其旗下上海家化集團出手。

在2015年11月那次太富祥爾發起的要約收購中,太富祥爾原本計劃以40元/股要約收購占上海家化總股本比例的31%,較停牌前的收盤價34.46元/股溢價16.08%。但最終沒有達成目標。此次上海家化集團要約收購價較公司停牌前股價32.17元溢價約18.12%,較11月16日收盤價37.16元溢價2.26%。

另外,在上一次要約收購公告發布後,上海家化複牌當天股價一字板漲停,但隨後股價表現平平,並沒有隨大盤同步上漲。本次要約收購還是如此,上海家化先是一個漲停板,然後橫盤接近38元/股的要約收購價。兩次完全相像的既沒有折價也幾乎沒有什麼溢價的交易,或許結果也會殊途同歸。

陳紹霞指出,大股東發起要約收購,或是給機構以及二級市場一點安慰劑,“原來讚成平安收購家化集團的機構現在得到了什麼?”因此,他認為平安係有“彌補”錯誤的動機在裏麵。

但顯然,公司必須反映所有投資者的訴求。他說:“大股東要是真的想把上市公司做好,不要僅僅刺激股價,應回到根本上,透過經營提升家化的價值。或許請回葛文耀、王茁也是好的。”

最後更新:2017-11-18 21:19:12

  上一篇:go 僵屍企業出清 退市公司在三板重大資產重組被規範
  下一篇:go 宗慶後:適當的時候娃哈哈也會考慮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