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大股東增倉自家股票:32股增持超億 淨增持乍現
在遭受連續3個月的淨減持後,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在11月重新淨買入,成為本月市場中的一個積極信號。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11月期間,公司重要股東共對250隻個股進行淨增持、248隻個股進行淨減持,合計共淨增持8012.46萬股、淨增持市值估算達到10.48億元。
點擊查看上市公司增持數據 (來源:東方財富網)
具體到個股:
本月重要股東已對32股增持過1億元,對15股淨增持超2億元,其中,對民生銀行、萬邦達、龍淨環保、宏達礦業和華聞傳媒等5隻個股淨增持超5億元。
不過,與此同時,11月期間,重要股東也對 34股淨減持1億元,其中對口子窖、海螺水泥、國金證券、二三四五等4股減持超5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重要股東增持的動作還在推進,僅28日晚就有深華發A、興業科技、永新股份、孚日股份和西王食品等5家公司股東宣布增持或增持計劃。
3個月後重現淨增持
所謂的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是指在增減持時具有信息披露義務的上市公司股東,一般包括公司董事、監事、高管、大股東和其他具有披露義務的股東,其中相關股東的直屬親屬股東也包含在內。
相較於公司公開層麵的表態,這些股東真金白銀的增減倉更能代表他們對公司股價的預判態度。
回顧今年的11個月增持數據,A股市場仍處於減持多、增持少的狀況,共有7個月份出現重要股東月度淨減持。
在今年年初,A股市場出現了一個長達4個月淨減持周期,其中,2月和3月的減持規模均超百億元,分別減持了15.48億股和9.77億股,涉及市值分別達到115.69億元和103.65億元。
2017年4月以後,A股市場又進入了一個長達3個月的增持周期,5月、6月和7月分別淨增持3.61億股、7.92億股和3.97億股,增持市值達到10.35億元、114.15億元和37.85億元。其中,6月份是年內唯一一個增持過百億元的月份,滬深300指數也在該月上漲4.98%,是該指數年內最大漲幅月份。
此後的8月、9月和10月,A股市場仍然為淨減持。
不過,時間進入11月份後,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卻開始密集增持,全月淨增持8012.46萬股,淨增持市值達10.48億元,成為今年8月份以來的首個淨增持月份,包括對250隻個股進行淨增持、248隻個股進行淨減持。
截至目前,滬深300指數11月共上漲1.23%。
32股增持超1億元
由於具備著一般投資者所不具備的信息優勢,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的操作一直備受關注,也成為投資者觀察股票投資價值的重要參考數據。
就增持幅度來看,重要股東共對63股增持超5000萬元,對32股增持超過1億元,對15股增持超2億元,對8股增持超3億元,對民生銀行、萬邦達、龍淨環保、宏達礦業和華聞傳媒等5隻個股的增持超5億元。
本月,險資再度出手,華夏人壽對民生銀行進行大舉增持。11月13日,民生銀行發布公告稱,2017年11月6日至11月9日期間,華夏人壽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民生銀行1.31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36%。
根據該段時間的平均成交價估算,華夏人壽的增持成本為8.34元,估算增持資金達到10.91億元,成為少有的10億級別增持記錄。
增持完成後,截至2017年11月9日,華夏人壽累計持有民生銀行A股11.59億股、H股3.46億股,合計持有民生銀行普通股15.06億股,占民生銀行總股本的4.13%。此外,華夏人壽與東方集團曾在2016年6月29日簽署一致行動協議,華夏人壽和東方集團可行使表決權股份數合計為25.72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7.05%。
如果以7.05%的持有股權計算,華夏人壽及東方集團的持股比例已經超過中國證金公司的4.99%持股比例。
中信國安集團在11月21日對萬邦達發起了舉牌式增持,也成為11月股東增持的一個重要看點。
根據公司公告,中信國安集團在2017年6月13日11月20日期間,通過證券交易所的集中交易增持萬邦達股份4326.91萬股,增持均價為19.097元/股,持有股權比例首次達到5.00%,且不排除會在未來12個月內有繼續增持。
以此計算,中信國安集團累計買入了萬邦達8.26億元。
此外,龍淨環保、宏達礦業和華聞傳媒的淨增持市值也較高,分別獲得淨增持3964萬股、4751.45萬股和4780.9萬股,涉及增持市值6.52億元、5.86億元和5.1億元。
5公司28日發布增持公告
除了上述已經完成的增持行動外,僅在28日,又有五家公司發布了增持或計劃增持公告。
深華發A和興業科技均在28日發布了新的增持計劃。
在停牌自查數日後,深華發A28日晚發布公告稱,已收到控股股東武漢中恒集團通知,控股股東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公司市場價值的認可,計劃於本公告披露之日起 6 個月內進行增持,累計增持股份的下限數量為不少於 280 萬股,深華發A將於明日(11月29日)複牌。
以停牌前股價計算,中恒集團至少將對深華發A增持7126萬元。
興業科技28日晚發布一份的新增持計劃也表示,興業科技財務總監基於對公司價值的認可,計劃自 2017 年 11 月 28 日起15 個交易日內增持公司股份,增持的擬籌集不低於人民幣 100 萬元的資金,增持數量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 1‰,所需資金均為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
永新股份、孚日股份和西王食品28日晚均公告股東完成增持行動。
永新股份公告稱,截止 11 月 28 日下午收盤,公司控股股東永佳投資已累計增持公司股份達到總股本的 1%,包括在10月27日增持58萬股、增持價格12.42元,以及在10月28日至30日期間增持279.55萬股、增持價格11.81元。根據公告,永佳投資已經累計增持4023萬元。
不過,永佳投資的增持計劃或還未完成。根據公司公告,永佳投資從2017 年 10 月 27 日起 6 個月內繼續進行增持,持股份比例不低於 168 萬股、不超過 670 萬股(包括本次增持計劃已實施部分).
孚日股份也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孚日控股在11月28日增持了公司202.6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22% 。增持完成後,孚日控股持有赴日股份2.51億股,占公司股份總額的 27.64%。
以28日收盤價計算,孚日控股的增持市值達到1306.96萬元。
西王食品董事長王棣也選擇在28日進行增持。根據公司公告,王棣已經在28日增持4萬股,增持均價為18.63元,增持資金達到74.52萬元。
增持完成後,王棣直接持有西王食品72.5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16%,而結成一致行動人的西王集團、永華投資及王棣先生合計持有2.8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1.66%。
相關報道>>>
近半個月股東淨增持近19億元 35家公司推增持計劃
新一輪增持吹響集結號 兜底增持卷土重來
逆市出機會?A股現罕見淨增持!還有一大波股東增持計劃在路上(附名單)
專家論市>>>
董少鵬:奉勸分析人士 勿借解禁周期製造“砸盤幻覺”
李大霄:市場大跌難改藍籌股慢牛大趨勢
楊德龍:白馬股行情沒有結束 大家不能失去信心
興業證券張憶東:明年不要指望A股港股炒泡沫炒題材
國泰君安李少君:短期與中期的角力 進三退二敢於樂觀
最後更新:2017-11-29 07: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