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11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前9月四川進出口額增長51.9% 蓉歐快鐵成新動力

10月17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成都海關獲悉,1-9月四川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336.9億元,同比增長51.9%,超過2016年全年規模,增幅列西部首位,高於同期全國16.6%的增速。

多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的外貿人士指出,四川省外貿形勢好轉得益於以高新技術、機電產品為主的加工貿易的增長,同時,運營日漸成熟的蓉歐快鐵已成為推動外貿增長的新動力。

據悉,四川省正考慮進一步推動加工貿易,在2020年實現高新技術及機電產品占加工貿易進出口比重達80%以上。

出口恢複性增長

多位受訪人士稱,2017年四川省出口的表現,為近三年以來最好的一年。四川省外貿數據在2012-2014年出現一波高速增長,但2015年後開始連續數個季度下滑。

2015年也被四川省喻為“繼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為嚴寒的一年”,當年,受世界經濟低迷,全球貨物貿易萎縮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四川進出口貿易大幅下降27.1%,僅實現3190億元。

這一頹勢在2016年第四季度獲得扭轉,當年實現貨物進出口總值3263億元,同比增長2.8%。而從2017年開始,四川省進出口數據出現明顯回暖,其中1-3季度的增速分別為57.1%、59.5%和51.9%。

四川省統計局總經濟師熊建中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2017年四川省外貿出口大幅度的回升,屬於恢複性增長。“近幾年,隨著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外需拉動力不斷減弱,外貿出口去年和前年下降的態勢非常明顯,2016年四川外貿出口大幅度下降,受基數降低影響,今年表現出恢複性增長。”

具體而言,以高新技術和機電產品為主的加工貿易的恢複性增長,推動了四川省外貿的整體上漲。根據成都海關統計,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占同期四川進出口總值約60%,其中代表企業為英特爾、富士康、德州儀器、鴻富錦等高新技術企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同時注意到,2017年前三季度四川省3336.9億元的進出口貿易總值,也超過了2015年全年數據,若在第四季度繼續保持同等增速,或推動四川2017年全年的數據重新回到2014年4314億元的高位。

繼續推動加工貿易

加工貿易將是四川省未來進出口的最關鍵增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十三五”期間,四川省承接加工貿易的重點產業、區域布局、方式方法都將發生重大變化。

四川省上一輪對加工貿易產業的承接發生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四川省承接了以電子元器件配套加工為主,包括機械裝備、生物醫藥、特色化工、輕紡在內的五大類產業。而在“十三五”期間,四川省希望從配套加工轉為對高端產品、產業鏈的承接,尤其是重點承接電子終端產品和汽車及零部件,精密機械類產品等。

區域布局方麵,“十三五”期間,四川省的加工貿易產業承接地將出現兩方麵變化,第一是成都經濟區將成為承接高科技高附加值加工製造環節、研發中心的重要基地,目標是成為中西部地區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先導區和示範區。

而一般加工貿易則將從成都經濟區向川南、川東北經濟區擴展,其目的不僅是帶動整個四川省在外貿經濟方麵的協調發展,同時也將有利於成渝城市群的發展。

而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四川省高新技術及機電產品占加工貿易進出口比重達80%以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2017年,蓉歐快鐵成為推動四川省外貿增長的新動力。

據統計,2017年1-8月,蓉歐快鐵貨值達到86.3億元,比2016年同期增長690%,占四川省進出口總量的3%。而2016年1-8月,通過蓉歐快鐵的進出口貨值僅16.47億元,占四川省進出口總量不足1%。2015年1-8月,蓉歐快鐵的進出口貨值僅2億元,占同期四川省進出總量僅0.01%。

不過,在高新技術、機電產品出口形勢持續好轉的同時,四川省紡織服裝、鞋靴等7大類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增幅回暖較慢。

據統計,1-7月成都七大類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長14.8%,慢於成都市62%的整體出口增速,占同期成都出口總值的4.7%。而同期成都機電產品出口額913.2億元,增長68.6%,占同期成都出口總值的83.3%。

四川省商務廳外貿發展處負責人認為,這是由於上述產業長期存在終端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弱、渠道拓展不暢、企業缺乏與國際對標的技術和管理體係等因素。

最後更新:2017-10-18 07:48:25

  上一篇:go 險資斥資逾7億元新進3隻個股
  下一篇:go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今日上午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