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95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智能金融將成下一風口 銀行、BATJ、網貸爭相加碼布局

11月16日,《華夏時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包括銀行、BATJ、網貸等各類企業均在布局智能金融。比如工行近日推出了智能投顧品牌“AI投”;百度金融則向近400家機構賦能,為金融機構用戶提供智能金融整體解決方案等。

“金融是百度AI版圖第一個實現變現的場景。隻有在金融領域中應用智能科技,才能真正地實現普惠金融。”百度高級副總裁朱光在“2017百度世界智能金融分論壇”上坦言。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時候更是分析指出,某種程度上,智能金融是金融科技與金融業務融合後的一種表現形式,體現了金融經科技重塑後的新業態和新模式,所以智能金融是金融行業的未來時業態,也必然屬於下一個風口。

不過,智能金融的潛在風險也備受業內關注。“主要存在數據、信息安全、監管難度和係統性風險加大等問題。”盈燦谘詢高級研究員張葉霞認為。

智能金融吸引眾多布局者

伴隨著金融科技進入智能時代,AI技術正在全方位、全流程、立體地改造金融業務,加速升級金融行業。

11月16日,百度金融不僅開放了“三大平台”(智能消費金融平台、ABS雲平台、大數據風控平台“般若”),還聯合浦發銀行成立百度浦銀消費金融ABS基金,而其智能金融對合作夥伴的賦能與支持也正在全麵落地。據悉,僅僅4個多月的時間,百度與農業銀行戰略合作的一期工程已到驗收階段,已經有如“AB貸”產品逐步落地。

“風控能力、智能獲客及資金獲取能力將成為智能金融比拚的主戰場,也是公司智能金融著力打造的核心競爭力。”朱光坦言。除了百度之外,螞蟻金服、京東金融、互金平台、商業銀行等均在加速布局智能金融。

“由於智能金融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和區塊鏈等前沿技術,使深度學習成為可能,有望更好且有效地解決目前金融體係的痛點問題,比如個性化或定製化服務、信息不對稱等,因此不管是互聯網金融還是傳統銀行業都將智能金融作為布局重點。”張葉霞表示。

百度副總裁張旭陽也坦言,未來人工智能將會以更加迅速的腳步發展,人與機器一起重新學習和創新這個世界,創新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產品、新的空間,其公司願意用AI去更好的連接投資與融資,賦能金融機構,使得金融服務更準確、更快、更有溫度,“對於智能金融,我們在技術方麵是有領先優勢的。”

薛洪言亦表示,機構布局智能金融,可以有不同的切入點,也有不同的打法,要結合自身的場景優勢、數據優勢和技術優勢,綜合選擇合適的突破口。

數據安全等潛在風險受關注

這兩年來,人工智能與金融全麵融合而生的金融服務新模式不斷出現。

“智能金融充分體現金融科技的優勢,有望成為下一個風口。”張葉霞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具體來說,智能金融在前端可以用於提升客戶體驗,使服務更加人性化;在中端可以支持各類金融交易和分析中的決策,快速地對大數據進行篩選分析,使決策更加智能化;在後端用於風險識別和防控,對金融交易、服務信息審查監管,識別交易活動中存在的潛在非法行為等。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早前分析指出,國外金融行業也逐步在業務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在金融科技浪潮下,“智能金融”似乎可能成為下一個風口。

不過,雖然智能金融已經成為各類金融以及相關機構布局的重點方向之一,但其潛在風險也備受關注。

張葉霞也認為,三個方麵風險要注意:第一,數據和信息安全風險,比如出現數據造假、數據泄漏、數據庫被惡意攻擊等安全問題。第二,監管難度加大。由於兼具金融+科技,並且很多會涉及混業經營,合規性與否的問題隨之產生,對於監管來講困難度提升。第三,係統性風險加大。由於網絡的無限延展使得智能金融的範圍在不斷擴大並且深入社會的各個領域,若出現風險將更具有傳導性,影響會更廣。

張旭陽表示,對於數據安全方麵,其實就是不斷跟外麵黑產、黑客做攻防的一個過程。“首先,我們自己要有很強的數據保護機製,從數據的獲得、數據的存儲、數據的使用,這都有很強的內部防火牆。其次,公司自己的內部數據,也有使用的紀律規則,比如一些搜索數據和技術都要經過脫敏。”

(原標題:智能金融將成下一風口 銀行、BATJ、網貸爭相加碼布局)

最後更新:2017-11-18 03:34:14

  上一篇:go 滬港通平穩運行三周年總成交6.05萬億元 上交所國際化步伐加速
  下一篇:go 逾10家P2P平台廣告圍剿《獵場》 規避敏感字眼遊走“灰色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