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91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澳門氹仔,那些令人癡迷的老街、美食與濕地

對於澳門來說,印象最深的就是:葡撻、大三巴和賭場!但是今天周周聊得是氹仔,氹仔有三寶:老街、濕地與美食!

氹仔是澳門的一座離島,由三座跨海大橋與澳門半島相連。隨著近年來路氹城魔術般的發展變化,氹仔已成為各地遊客到澳門旅行度假的必去之處。

不過,吸引遊客的不僅是那裏鱗次櫛比的豪華酒店和超級美妙的娛樂、購物體驗,那些令人癡迷的老街、美食與濕地,也是吸引人們的重要因素。

官也街算得上氹仔最知名的一條老街,雖然隻有一百多米長,卻匯聚了葡撻、豬扒包、澳門土生菜、水蟹粥、杏仁餅、咖啡、甜品等各種中葡風味美食,是澳門最著名的一條美食街。

特別值得推薦的是澳門土生菜和風味蟹粥,幾乎總是讓人食而難忘。

當然,澳門的葡撻、豬扒包和牛肉幹、豬肉幹更是名聲在外,不僅在官也街,隻要有它們的地方,就能看到遊客在品嚐或購買,足見其受歡迎程度。

官也街周邊小巷密布,店鋪林立,其中不乏一些極有情調的咖啡屋和酒吧。從官也街出來沿告利亞施利華街西行,還有路氹曆史館、北帝廟、天後宮等特色建築,體現著當地社群的文化風情。

其中始建於道光二十四年的北帝廟,供奉著北帝、華光大帝、金花娘娘、關帝和財帛星君,是氹仔唯一一座內設“拜亭”的廟宇。

而沿這條老街經施督憲正街一路東行,直到飛能便度街,可以看到觀音堂、醫靈廟、益隆炮竹廠和三婆廟等古跡。

爆竹業曾是澳門三大支柱產業之一,這個炮竹廠當年是珠三角地區規模最大的,當地許多村民都曾在此謀生。如今緊閉的大門背後隻有陳牆老樹,依稀記得昔日的如煙往事。

從醫靈廟和老牌車厘哥夫附近拐進美麗的風景巷,在兩側高大的老榕樹中間拾級而上,幾十米後穿過嘉路士米耶馬路,便可見到一座教堂——嘉模聖母堂。

這是氹仔唯一的天主教堂,優美寧靜,建於1885年。教堂對麵是澳門民事登記局,也就是澳門的婚姻登記場所。因此,這裏以及周圍的環境,都是情侶拍攝婚紗照的好地方。

從民事登記局下行幾步,便是氹仔著名的龍環葡韻景區。掩映在一排老榕樹下的五座淡綠色葡式別墅,是澳門重要的文物建築與文化遺產。

這五幢近百年的曆史建築,曾是澳門葡萄牙高級官員的官邸,也是特別具有代表性的土生葡人住宅,於1992年被評為具有建築藝術價值的建築群。經徹底修復後,政府將之改為“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自1999年底起對外開放。

從2016年9月開始,這裏由西向東被政府分別作為“葡韻生活館”、“匯藝廊”、“創薈館”、“風貌館”和“迎賓館”,並結合特色展覽、露天表演及節慶活動等元素,使之成為展示葡語國家文化,以至世界各國文化特色的一個絕妙舞台。

這一帶是個非常悠閑的休憩場所,除了露天茶座,還有公園和濕地。無論去澳門銀河、威尼斯人等度假城,還是去官也街附近體驗美食、探古尋幽,也都不遠。

龍環葡韻前麵的寶貴濕地叫望德聖母灣,曾是澳門水上飛機起落點。如今這裏棲息著黑臉琵鷺、蒼鷺、大白鷺等珍貴水鳥,每年六月,水麵上還會開滿荷花。

品嚐過氹仔的美食,沿著長長短短的老街小巷走到這裏坐下,靜看前方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諦聽萬般浮華之外的心靈對話,不是每個人都會有同樣的感受。

但如果你能喜歡這種意境,一種由老街、美食與濕地構成的柔軟時光,就可能成為你對澳門的美好記憶。

最後更新:2017-10-08 00:58:57

  上一篇:go 鄰家有女初長成,美食毒舌兩不誤
  下一篇:go 菜譜:粵菜白切雞,“無雞不成宴”皮爽肉滑清淡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