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誘人的思茅街邊小吃!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檸檬幹巴絲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簡介
檸檬幹巴絲是當地特色菜係之一。用檸檬汁特別調製,加上當地特有的幹巴,色香味俱全。適合各年齡層的人食用。
做法
主料:幹巴(雲南特產)、檸檬、大蒜、幹辣椒、香菜、大蔥絲 配料:鹽、糖、醋、雞精
做法:1.幹巴切絲、大蒜切末、檸檬若幹個一切二,然後擠出檸檬汁(帶果仁味更佳)2.鍋內放入少許油,幹巴絲放入笊籬內文火炸熟,盛入比較大的容器中冷卻3.往鍋內剩下的油中,放入幹辣椒,薑蒜末翻炒出香味,再將冷卻的幹巴絲倒入翻炒30秒,關火。將幹巴絲放入較大的容器冷卻4.將大蒜末、檸檬汁倒入容器中攪拌,放少許糖、醋、鹽、雞精、香菜、蔥絲攪拌均勻盛盤即可使用。
牛撒撇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簡介
在雲南省景穀縣傣族地區,有一道傣家入用來宴請賓客的世傳名菜,稱之為“牛撒撇”。它的烹製方法比較特別,逢年過節或辦喜事時,要殺牛,把黃牛宰殺後,取出牛的脊肉用火把它烤黃,再切成細肉絲,拌以煮熟後的牛肚雜,放上薑、蒜、辣子、花生香碎麵等香料和佐科,再用煮沸後經過過濾的牛粉腸水或膽汁拌勻,即可食用。
做法
在殺牛前一個多小時,給牛喂一些傣鄉特有的野草——五加葉和香辣蓼草。五加葉因為周邊長刺,所以也叫刺五加,是一種清涼、味苦的中草藥。香辣蓼草葉型似辣椒葉,味道又辣又苦,具有殺菌的功效。牛開膛後,把牛肚洗淨,放在開水裏燙兩分鍾,撈出來後快速刮洗幹淨,切成條,然後放佐料;從牛胃裏取出初步消化的草汁,跟牛肚拌在一起,再加上其他佐料:小米辣、花椒麵、花生末、八角、草果麵、味精、鹽;再放一些新鮮的切細了的五加葉和香辣蓼草,拌上從山裏采來的野香蔥——牛撒撇就製成了。對了,還要加上另一種你無法想象的東西:牛的小腸裏的一種很苦的汁水。加了這種苦水的牛撒撇才是風味最地道的牛撒撇。
雞肉爛飯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簡介
佤族喜歡吃“雞肉爛飯”,視之為上等佳肴。其做法是把剛開口叫的公雞用竹簽戳死後放在火上把毛燒光,拔去毛根,掏去內髒,然後切塊,放入冷水裏煮。等水沸後放入大米、五茄皮、酸筍、薑、芝麻、辣椒、花椒、木漿子、香芭草、鹽、蘇子等佐料,邊煮邊攪,米煮成稀粥便成雞肉爛飯。佤族雞肉爛飯選用本地土雞,忌諱用白毛雞煮製。拉祜族也把雞肉爛飯視為上等佳肴。
做法
手撕雞肉爛飯的製作程序為:將收拾好的雞體在清水中煮熟,撈出雞後將淘洗好的大米倒入雞湯裏煮,稍煮一陣放入一把酸筍,至大米煮爛,稠度在米飯與稀粥之間為止,端下蓋好。這時,用手將煮熟的雞肉撕碎成肉絲塊,將備好的薄荷葉、茴香、香辣蓼等切細撤在雞絲塊上,再撤上花椒麵、食鹽、辣椒麵,加以攪拌均勻倒入爛飯調勻即可上席使用。
牛肉酸菜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來到雲南才知道,原來雲南人吃辣,絲毫不遜色於四川、湖南和江西。在阿佤山寨,幾乎家家火炕上都掛著一串串幹涮辣。涮辣是阿佤山的土特產,拇指般大小,外形呈不規則的橢圓,比內地辣椒的味道要辣多了,堪稱辣椒中的辣椒。之所以叫涮辣,是因為隻需將它在菜湯中涮一涮,菜湯就會其辣無比。牛肉酸菜裏添加的酸菜,跟東北的不同,是阿佤人特製的幹酸菜。據當地人介紹做法,先砍一筒兩尺長的龍竹洗淨、晾幹,將青菜裝入壓緊塞滿,加一定量的米湯,再用烘過的芭蕉葉封好竹筒口,置於火塘邊加熱,幾天醃酸後即可啟封,用竹篾紮成捆曬幹即成。它散發著北方酸菜所沒有的一股竹香味。做牛肉酸菜,則要將曬得七成幹的牛肉幹巴同一把小豆、一把旱穀米一起煮爛,倒入用溫水泡散的酸菜碎末。煮至湯汁呈黏稠狀,再添加辣椒、花椒、薑絲、三叉葉、五茄葉等佐料,還要煉半勺牛油,並把一塊燒紅的鹽巴放入勺內,迅速倒入鍋中攪拌均勻,撒上蔥花、薄荷,即可出鍋。吃著牛肉酸菜,再喝上幾口苞穀酒,真是愜意極了。在阿佤山,感覺做什麼菜都跟釀酒似的,需要下好大功夫。
做法
原料:醃牛肉250克,酸菜莖薄片200克,以蔥白、辣椒、蒜茸為配料, 油味料等適
製作方法:用芡湯、糖、醋與濕澱粉調為芡; 燒鍋入油,牛肉放入,拌炒至僅熟放入漏勺裏;鍋中留油,將配料、酸菜片放入鍋中炒香,放入牛肉炒勻,淋入紹酒隨即把碗芡倒入炒勻,淋入麻油上碟即可。
思茅米幹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簡介
普洱叫的“米幹”,類似昆明叫的卷粉,廣東人叫的河粉,都是現蒸熱賣。思茅地區普洱縣城的豆湯米幹和花生湯米幹遠近聞名,是為正宗的素食者和微肥者的上乘食品,吃起來鬆軟可口而鮮甜,享譽東南亞國家,凡到普洱出差或旅遊的人,都要品嚐一番。
做法
豆湯米幹的做法是,取當地圓潤飽滿的幹豌豆磨成豆麵粉,經三道篩濾後細如澱粉,放在鍋中煮沸調成煳狀豆湯,然後把剛蒸熟的新鮮米幹切成條絲狀,放人碗中舀入豌豆麵煳湯,並加上韭菜、豆芽、薑蒜湯、醬油、味精、麻油、油辣椒等佐料,配以一碟泡醃蘿卜或泡醃京白菜即配套成了普洱豆湯米幹,吃後回味無窮。
最後更新:2017-10-23 22: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