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再度橫掃上海灘,最新上榜米其林摘星餐廳怎麼點菜?看這篇就夠了!
饕餮食客最期待的《米其林上海2018》終於在今天上午新鮮出爐,這是米其林在上海的第二屆評選。發布會上,主持人以1900年前第一次米其林指南在巴黎萬國博覽會發布開場,而今年的會場也選在了位於上海世博創意秀場,主辦方在選址上也頗費心思。
今年的米其林指南上海,共有129 家餐廳入選,比去年多7家。
其中一共有30家餐廳摘得米其林星級,包括2家三星餐廳,比去年的三星餐廳多了1家;6家二星餐廳:8½ Otto e Mezzo Bombana、喬爾•盧布鬆美食坊、喜粵8號、逸龍閣、雍福會和禦寶軒,今年都保留了它們原來的星級;22 家一星餐廳,比去年多了4家,Bo shanghai、Jean-Georges、大蔬無界(外灘)和甬府成為新晉餐廳;除此以外,還有27 家必比登美食推介餐廳和72家米其林推介餐廳。
粵菜餐廳唐閣再登三星寶座,可喜可賀。ULTRA VIOLET是新晉三星,從去年的二星榮升三星,主打創新菜,用新鮮食材玩出新意,俘獲了評委的味蕾。
在129家餐廳爭奪40顆星星的激烈競爭中,10家具有粵菜風味的餐廳共摘取了15顆星,其中三星 1 家,二星 3家,一星 6 家。粵菜風味餐廳的數量占整個摘星餐廳總數的三分之一,粵菜摘星數占星星總數的37.5%。
反觀地頭蛇滬菜風味餐廳,五家餐廳共摘取了 6顆星,其中三星 0 家,二星1 家,一星4 家。滬菜風味的餐廳數量占摘星餐廳總數的16.7%,摘星數占星星總數的15%。
根據上述數據,今年粵菜餐廳數占摘星餐廳比率比滬菜多了一倍,多16.7%,去年是多了15.4%,數據還出現了增長;而今年粵菜摘星數占星星比率比滬菜多了22.5% ,去年的數據是多了22.9%。
兩屆米其林上海賽果相比較,從數據可以看出,今年和去年一樣,粵菜發揮穩定,仍舊非常出色,領跑全場,再次大獲全勝!問你服未?看來講究原汁原味,清淡健康的粵菜,對濃油赤醬的滬菜,更能打動米其林偵探的味蕾。
一直關注米其林評選的忠實饕餮粉絲們,今年的星級餐廳有你心水的麼?已經打卡這些星級餐廳的食客們又是否覺得餐至名歸呢?下麵,冷眼君給大家盤點一下,這30家摘星餐廳,是憑借哪道菜品,奪得殊榮的。當你在米其林餐廳點菜時,就能按圖索驥了。
餐廳名:唐閣
星級:三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盤旋曲折的走廊上,布滿私人廂房;主餐室隻有六張布置得一絲不拘的餐桌。專業的服務團隊配合高素質的食物,讓用餐成為美妙愉快的經曆!富經驗的廚師將經典與現代風味融合而成的粵菜,令人印象深刻。招牌菜包括蜜餞扣遼參及黑椒野菌炒和牛。然而,經典的菜式更能體驗主廚的精湛技術。
必點菜式:
餐廳名:ULTRAVIOLET by PaulPairet
星級:三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想試試神秘的用餐體驗嗎?你必先要提前在官方網站訂座‚且不介意和素不相識的人圍坐一桌共享晚餐。在預定的日期和約定的地點‚商務車會將你和一眾食客送抵神秘之地‚二十二道風味創新的菜式,伴隨著出眾的餐酒、特別設計的燈效影像及音樂,為你留下一段難忘的回憶。
必點菜式:
餐廳名:喜粵8號
星級:二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在富多年餐廳運營經驗的林先生帶領下,此店的目標非常清晰:讓食客以平民價格品嚐到高素質的廣東點心和小菜,由擁有逾五十年經驗的簡師傅掌廚,菜式不多卻簡而精,還設有一人套餐。主餐室最大的桌子隻有四個座位,全因店主希望每位客人用心享受。品嚐中菜又何需唿朋喚友?
必點菜式:
餐廳名:喬爾‧盧布鬆美食坊
星級:二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位於外灘十八號這幢富有曆史意義的大樓內的喬爾•盧布鬆美食坊,是品牌在全球第十二家店子。裝潢格調與其姊妹店無異,非常時尚氣派,最佳位置當然是圍繞著開放式廚房的櫃台座位。經典的法國菜滲著點點現代風味,細膩精湛的廚藝已令用餐層次升華至味覺的藝術體驗。用餐前不妨點杯雞尾酒,順道欣賞外灘景色。
必點菜式:
餐廳名:禦寶軒
星級:二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來自新加坡的禦寶集團餐飲種類多元化,設於益豐‧外灘源的這家提供各式高級粵菜,如海鮮、湯品、燒味和點心,食物水準上乘,不論是功夫菜如糯米炸子雞或簡單的雲吞麵,均做得正宗而精細,盡顯廚師手藝。建議訂座時預留大熱的燉湯和燒味。環境同樣一絲不苟,餐室以黑色作主調,配以大量水晶,格調優雅。
必點菜式:
餐廳:8 ½ Otto e Mezzo
星級:二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
位於洛克·外灘源,布置雅致時尚。高端精致的雞尾酒吧、能飽覽壯麗的黃浦江景色的陽台,視覺上的享受已讓你感到愜意。廚藝精湛且富經驗的廚房團隊,選用高素質食材製作傳統經典菜式,並巧妙地替菜式添了點現代元素。高質量的酒單和出色的服務,令用餐體驗倍添美妙。
必點菜式:
餐廳名:雍福會
星級:二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
餐廳建築建於1930年,曾是前蘇聯、德國、越南和英國等國家的領事館,後於2001年被購入並耗時三年改建為餐廳。小花園內的走廊由清朝的長廊頂所建,值得遊覽。菜單以古法本幫菜改良而成,例如加入茶葉以減油膩,以黑毛豬增加層次感,祁門紅茶煙熏鱈魚、普洱茶紅燒肉均是特色菜。
必點菜式:
餐廳名:逸龍閣
星級:二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
半島酒店旗下的旗艦粵菜餐館,裝潢布置以1930年代上海菜館的風格為骨幹,將典雅、細致與奢華融合於一。由富多年經驗的香港主廚設計的菜單內全是經典粵菜,川汁明蝦球是招牌菜。私人廂房布置得美侖美奐,甚有舊上海靡麗之風。
必點菜式:
餐廳名:大董 (環貿廣場)
星級:一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
大董發展到魔都,在這兒開了幾家分店,其中一家開設在地鐵站上的商場內,許多時晚市在六時前已滿座,如此賓客盈門全因為其馳名烤鴨。皮脆肉嫩的烤鴨,以多款精細佐料拌吃,配上麵餅和燒餅,確是與別不同。此外,另外一道名菜蔥燒海參也不能錯過。多約幾位朋友一起用膳,便能多嚐幾道菜。
必點菜式:
餐廳名:大蔬無界 (外灘)
星級:一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
采用最時令的食材‚以中國傳統養生飲食作烹調基礎製作出來的素食‚打破了素菜予人平淡無味的觀念‚創新的煮意與國際化的烹調‚偏向歐陸風味的菜式‚帶給你嶄新的味蕾體驗。室內裝潢將江南園林元素與現代藝術融為一體‚亦古典亦時尚‚似要與身處的百歲歐陸建築相互唿應。與其他分店不同,這店隻供應套餐。
必點菜式:
餐廳名:新榮記(上海廣場)
星級:一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一家位於商場內的中菜廳,地鐵站就在對麵,位置十分便利。餐室內部環境充滿濃烈中國色彩,入口處的一列神像尤為引人注目。然而,吸引人的還有這兒的美味佳肴,主角是台州海鮮,輔以一係列出色的粵菜,午市還有廣東點心供應。家燒黃魚、燉湯和紙包叉燒都是推介菜式。
必點菜式:
餐廳名:雍頤庭
星級:一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由廚師盧師傅掌廚的雍頤庭,以供應精致味美的經典江南菜見稱,其中一道以甜醬油拌吃的獅子頭,令人印象深刻。布置得賞心悅目的大堂、掛滿整個天花的中式吊燈、鑲有龍圖屏風的卡座、迷人的水池,食物未嚐,已先在視覺上得到滿足。
必點菜式:
餐廳名:福和慧
星級:一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福集團在愚園路開了多家餐廳,全以門牌號命名,福和慧的與別不同在於它是一家素菜館。餐廳隻供應套餐,有較清淡、也有較味濃的,每道菜都經過精心設計,烹調方法中西兼備,賦予素食嶄新的形象。三層樓內全是獨立廂房,設計富中式韻味,為食客提供了一個寧靜安逸的環境享用素食。
必點菜式:
餐廳名:利苑(環貿廣場)
星級:一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源自香港的利苑集團,業務發展至亞洲各地,無論去到何地的利苑酒家,都能吃到高素質的正宗粵菜。上海共開了兩家分店,在環貿廣場內的這家,其裝潢在集團內稱得上最時尚,加上位處熱鬧的大型商場內,故經常滿座,建議在訂座時同時預留燒味和燉湯等招牌菜。
必點菜式:
餐廳名:迷上海
星級:一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餐廳位於設計獨特的卓美亞喜瑪拉雅酒店內,深木鑲板、大理石地麵及特色燈光交織出典雅時尚的用餐環境,餐單卻以經典的上海菜肴為主,在傳統名菜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改良,提升至另一層次。不論是老上海三黃雞或目魚紅燒肉,味道均恰到好處,顯盡廚師超凡的廚藝。
必點菜式:
餐廳名:利苑(國金中心)
星級:一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國金中心內的利苑酒家總是座無虛席,概因高素質的粵菜大家都愛吃。老火湯和精製廣東點心是午飯時段上班族的最愛。晚飯時間,你可以從主菜單點選海鮮、魚肚等高級食品,亦可從特別菜單中點選時令小炒或煲仔菜等等。無論中午還是晚上,都必須預早訂座
必點菜式:
餐廳名:老正興
星級:一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始於1862年的老正興,是上海曆史最悠久的本幫菜館,多年來享譽海內外,不少經典名菜均出於此,是探索正宗本幫菜味道的不二之選。1997年遷至現址後,環境寬敞舒適,主餐室和包廂分布在各個樓層。油爆蝦、蝦籽大烏參等是招牌菜之一,欲多嚐數道招牌菜,便要多約幾位同伴前來。
必點菜式:
餐廳名:南麓‧浙裏
星級:一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店子門麵低調得很,一不留神很容易便錯過。推門入內映入眼簾的是布置得像三十年代上海咖啡室的餐室,再往裏走則是風格截然不同的時尚餐室。不論選擇坐在哪,食客嚐到的都是精致的杭幫菜。餐單不算長,精彩菜式卻不少,西湖醋魚、肘子老鴨煲和金牌扣肉都是例子,江南富貴雞煲更值得預訂。
必點菜式:
餐廳名:老乾杯
星級:一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這家和牛烤肉店由台灣幹杯集團開設,供應十四種不同部
位的頂級澳洲和牛,還有各種肉類、海產及各式和風食物。所用和牛皆由本地牧場直送並於店內熟成,確保素質。餐室風格時尚,每張桌子均配備燃碳燒爐,店員隨時從旁協助。與親朋好友邊品嚐肉汁淋漓的烤肉,邊呷一口餐廳出品的清酒,實是一大享受。
必點菜式:
餐廳名:金軒
星級:一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位於浦東麗思卡爾頓53樓的金軒,由擁有逾十年粵菜經驗的廚師主理,以高素質的食材製作出色味皆優的美食。招牌菜包括鵝肝片北京片皮鴨、黑鬆露烤鴨等。餐廳的一係列茶飲尤為出色。曾是經驗侍酒師的餐廳經理可替你搭配餐酒與佳肴。
必點菜式:
餐廳名:泰安門
星級:一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曾因選址鬧得沸沸揚揚的泰安門,隨著落戶到寧靜的鎮寧路重新出發。店子外表低調,隻設小指示牌,拐彎而進卻是另一片天地:餐室麵積寬廣、樓底挺拔,中間是設計簡約的櫃枱式餐桌。簇新的設施令目光不期然投放到開放式廚房內、由德籍廚師史蒂芬‧斯蒂勒(Stefan Stiller)率領的團隊身影之上。餐單每季更新,隻接受網上預約。
必點菜式:
餐廳名:鵝夫人(莘莊)
星級:一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紫色絲絨椅、白色鵝翼狀吊燈令餐廳別具特色。這兒從布置至食物均以鵝為主題,皮脆骨細、肉質嫩滑的燒鵝,與油雞和叉燒均為大熱菜式。燒味以外,點心亦是巧手之作,當中又以小巧玲瓏、以天鵝造型示人的叉燒酥和富港式風情的菠蘿油為必試之選。餐廳選址莘莊地鐵站附近的商場,十分便利。
必點菜式:
餐廳名:甬府
星級:一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上海人對寧波菜準不會陌生,為滿足挑咀的食客,煮出最傳統和地道的風味,廚師由開業至今堅持選用產自寧波的食材,包括各種海產皆每天新鮮運抵。主餐室設有六張餐桌,另設九間連洗手間的私人廂房,是舉行各種聚會的尚佳之選
必點菜式:
餐廳名:蘇浙總會
星級:一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蘇浙總會與蘇浙匯同出一門,但定位更為高檔,設在上海其中一個頂級商場國金中心內,位置可說是便利之至。裝潢時尚而富格調的餐廳分成幾個小區,各區自成一角,寧靜舒適。這兒提供新派江浙菜,部分菜式更加入國際化食材,外觀摩登又討好,盡顯廚師巧思。
必點菜式:
餐廳名:大董海參店 (越洋廣場)
星級:一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這家在高級辦公樓內的大董分店,一如其姊妹店以白色為主調、搭配時尚的裝修,不同的是空間較大、包廂也較多。餐廳內常出現這個情境:穿著整齊製服的廚師,在客人桌旁切烤鴨,每一桌也如是。一碟碟皮脆肉嫩的鴨子,光看看已叫人垂涎。除了馳名烤鴨外,其他菜式也是精工烹調,如燴牛尾,十分出色。
必點菜式:
餐廳名:斐霓絲
星級:一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位於璞麗酒店內的餐廳酒吧,隨意獨特的風格予人舒適的感覺。位於靜安公園內,巨幅落地玻璃窗讓園內的叢林樹影盡收眼瞼。時令菜單上印著數款冷切肉的名字,還有健康味美的色拉,當然少不了油燘烤鴨肉、朗姆糕和可供二至三人享用的慢烤美利奴羊肩。午膳套餐價格實惠,值得一試。
必點菜式:
餐廳名:家全七福
星級:一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嘉裏中心的家全七福於2014年開業,與浦東店同出一脈,熟客都知道這家來自香港的高級粵菜廳背後的故事。這裏供應的全是傳統功夫粵菜,海味菜式、湯飲、燒味,甚至一碟小炒都是精工細作的佳肴。午市提供逾三十款自家製作的點心。內部裝潢貴氣中帶點懷舊味道。
必點菜式:
餐廳名:BO SHANGHAI
星級:一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穿過廚魔館後那短小而滿布破爛瓷器餐具的小通道,推開趟門便仿如走進另一個空間——爵士風格的華語音樂悠悠揚起,氣氛輕鬆,你即將體驗一個以各地食材炮製,將中國大江南北經典菜式共冶一爐的味覺旅程。八時前入座將品嚐含括十二道菜的完整味覺之旅,否則隻能嚐到七道菜的餐單。服務無微不至。 ”
必點菜式:
餐廳名:Jean Georges
星級:一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由法國廚師Jean Georges開設,去年翻新過的餐室時尚、雅致且有氣派。套餐餐單和裝修前一樣跟隨著紐約總店的步伐,經典菜式如雞蛋魚子醬、黃旗金槍魚等均在其上。美酒配佳肴,搜羅自世界各地的酒單內有逾七百款優秀餐酒。”
必點菜式:
餐廳名:艾利爵士
星級:一星
米其林評審員評價:設於酒店頂層的艾利爵士餐廳,能遙望黃浦江兩岸,景觀開揚。布置典雅、細致的酒吧和裝潢豪華的酒廊,還有天台酒吧動人心魄的城市美景,視覺上的享受讓進餐體驗變得完滿。套餐分別由四、五或六道新穎菜式組合而成,食客可獨立點選菜單上的食品。精選的餐酒是最佳的佐餐飲料。
必點菜式:
粵菜風味餐廳摘星榜(10家)
三星餐廳:唐閣
二星餐廳:喜粵8號、逸龍閣、禦寶軒
一星餐廳:家全七福、金軒、利苑(國金中心店)、利苑(環貿廣場店)、鵝夫人、新榮記
除了以上具有星級的10家餐廳,還有27家粵菜風味餐廳登上必比登和米其林推介餐廳的榜單,粵菜,筆芯!
看完《米其林上海2018》,是不是已經想買張機票立馬飛去上海呢?先別急,不如跟小編回顧一下《米其林上海2017》搜羅更多的美食餐廳,再一起去打卡吧。
冷眼奢華觀察站 | Luxureport
唯物質主義精神家園,中國第一個用穀歌眼鏡采訪的自媒體
最後更新:2017-10-08 05: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