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分析:利好出盡? 經濟學家質疑美元“霸主”地位!
周三(11月15日)亞太時段,美元指數基本於低位窄幅波動,上一交易日最低觸及93.75。美元/日元則大幅震蕩下挫,盤中最低觸及113.02,目前仍維持跌勢。
與此同時,日內歐元/美元基本於上一交易日觸及的1.1805高點附近徘徊,目前仍維持這一態勢。英鎊/美元則先延伸上一交易日紐約時段以來的跌勢至1.3129,目前略顯反彈跡象。
此外,本交易日亞盤澳元/美元跌至4個月低點0.7573,因澳洲薪資數據意外疲軟,可能令通脹維持比預期更長時間的疲軟,進而會影響利率。
日內稍早公布數據顯示,澳洲第三季度經季調薪資價格指數較前季上升0.5%,較上年同期上揚2.0%,預估分別為增長0.7%和2.2%。
盤中紐元/美元則基本持守於0.6870附近,隔夜一度跌至2周低點0.6844。市場預期新西蘭工黨政府將放寬新西蘭央行設定的嚴格通脹目標,這令紐元承壓。
對於美元走勢,海外知名財經網站CNBC撰文指出,知名經濟學家Jim ONeill表示,投資者“不得不相信”,美元不會是永遠的全球頭號貨幣。
CNBC文章指出,在過去幾十年中,美元作為世界上最強大貨幣的地位一直遭到質疑,但美元仍在主宰著全球市場。然而近幾個月以來,美元的“霸主”地位似乎遭遇一些挑戰。
當被及他認為美元的影響力可能會出現多大程度的減弱時,ONeill在阿布紮比國際石油展(ADIPEC)上聲稱,“我對此持兩種矛盾的觀點。首先,這種情況永遠不會發生,因為美元就是美元。”
與此同時,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外匯策略研究團隊撰文指出,在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提交減稅法案版本後,美元的勢頭已陷入停滯。近期美元的支持因素已經逐漸消除,包括美聯儲鷹派主席人選以及有意義的稅改,也就是說,美元上漲空間有限。
巴克萊並指出,美元可能會隨著減稅和其他立法優先事項如政府撥款的消息而波動,但大多數好消息似乎已經被消化。
日內焦點、風向標:
15:45 法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終值
16:00 芝加哥聯儲主席裁埃文斯在瑞銀歐洲會議發表演說
17:30 英國10月失業率
17:30 英國至9月三個月ILO失業率
18:00 歐元區9月季調後貿易帳
18:00 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普雷特、英國央行政策委員兼首席經濟學家霍爾丹與丹麥央行行長羅德在歐洲央行主辦的會議中發表講話
20:00 英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委員霍爾丹(Andy Haldane)參加歐洲央行溝通會議的小組討論會
21:30 美國10月未季調消費者物價指數
21:30 美國10月零售銷售
主要貨幣走勢分析:
歐元:周三亞市盤初,歐元/美元開於1.1793,盤中匯價基本持於上一交易日觸及的高位附近徘徊。技術麵來看,歐元/美元日圖MACD紅色動能柱擴大,隨機指標(KDJ)向上。日線圖上看,歐元/美元於低位掙紮後繼續反彈。
英鎊:周三亞市盤初,英鎊/美元開於1.3164,盤中匯價一路回撤下跌,目前略顯反彈跡象。技術麵來看,英鎊/美元日圖MACD紅色動能柱出現後不變,隨機指標(KDJ)向上。日線圖上看,英鎊/美元仍料維持盤整態勢。
日元:周三亞市盤初,美元/日元開於113.45,盤中匯價大幅震蕩下跌,最低觸及113.02。技術麵來看,美元/日元日圖MACD綠色動能柱擴大,隨機指標(KDJ)向下。日線圖上看,美元/日元料繼續承壓下跌。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11-15 15:5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