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迎來洗牌:虧損難免 特斯拉或火上澆油
品途解讀: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各大車企都在大力投入研發和生產,謀劃全球產業布局可謂方興未艾。
策劃/製圖:小禾子
全球最大的特斯拉超級充電站於10月23日在上海正式開啟服務。同時,特斯拉中國表示,正與上海市政府探討在該地區建設工廠的可能性。
另有消息人士稱,特斯拉已達成一項協議,將在上海設立自己的製造廠。該協議可能有助於特斯拉大幅削減生產成本,但其可能仍需向中國繳納25%的進口稅。
無懼25%關稅?特斯拉為何欲在中國建廠
特斯拉中國相關人士表示,特斯拉正與上海市政府探討在該地區建設工廠的可能性。到今年年底,特斯拉的中國本土國產化計劃將會更加清晰。盡管特斯拉預計大部分生產仍將在美國完成,但需要設立海外工廠,以確保更多的當地消費者能負擔得起特斯拉的產品。
對此,業內人士稱,目前特斯拉在中國發展的最大障礙,是其在中國市場的交付能力亟待提升,因此在中國建設工廠不會是空穴來風。
而截至目前,外資汽車製造商主要是通過與本地汽車生產商成立合資企業的方式在華生產汽車。這個辦法可以避免25%的汽車關稅,但其必須與本地車企分享利潤乃至技術。同樣,特斯拉也是受到了這點的牽製。
根據現行規定,特斯拉在自貿區內生產的汽車仍要算作進口貨物,需繳納關稅。盡管現在無法確定中國政府是否會在協議中給予特斯拉特別待遇,但在上海自由貿易區設立一家工廠,對特斯拉有著明顯的益處。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表示,在中國建廠可削減運輸成本及規避進口關稅,進而將可能降低在華價格的三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在今年3月收購了特斯拉5%的股權,特斯拉也由此在中國獲得了一個強大的盟友。
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有多大?
又建充電樁,又建製造廠,特斯拉的一係列舉動證明,其非常看好中國市場。而中國市場無論在體量還是政策上,也確實給予了電動汽車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
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實施 “限牌”措施,直接激活了各地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新能源汽車迎來了爆發期。
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在限牌城市的銷量遠高於非限牌區域。一方麵,限牌地區為一線或二線發達城市,相關新能源配套設施更加齊全,另一方麵則是上牌政策優惠影響。
2016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隻占整體汽車銷量的1.8%,而在限牌城市,如北京、天津、廣州等地,新能源車上牌占總指標數15%以上,尤其是一牌難求的北京,2016年高達41.3%的上牌比讓很多搖號多年的車主看到了希望。可以認為,不限牌政策在需求端打開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
而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國2016年電動車銷量為35.1萬輛,且政府計劃到2025年實現電動車銷量700萬輛。今年9月,中國政府下令所有在華運營的汽車廠商到2019年前必須生產電動汽車。
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最新數據,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7萬輛和7.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9.7%和79.1%。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均完成6.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5.2%和83.4%;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萬輛和1.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7.6%和61.9%。1-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2.4萬輛和39.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0.2%和37.7%。
根據全國乘聯會發布的廠家數據,今年前9月新能源乘用車共銷售309060輛,同比增長46.5%。從整體趨勢來看,2013年至今,新能源乘用車的增長態勢明顯。具體到今年,盡管上半年的數據增長速度有所減慢,但新能源乘用車的銷售數量保持了持續的增長。
從車企市場占比情況來看,比亞迪、北汽等車企主導地位明顯。長期來看,隨著在華車企紛紛布局新能源以應對“雙積分”政策,以及15家獲批車企逐漸走上造車正軌,加上近期傳出的特斯拉將在上海設立自己的製造廠的消息,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更具多元化。
補貼政策退潮 新能源汽車迎來行業洗牌
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在2015年出現了爆發式增長,這與國家的補貼支持密不可分。同期,市場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國家+地方1:1豐厚補貼模式下,一些客車企業為了拿到高額補貼,實施了騙補手段。
由於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傾向於客車生產企業,再加上客車基本都是B2B,監管難度較大,於是客車成為了騙補的重災區。
由此,在2016 年上半年,財政部、發改委等開始全國範圍內對新能源汽車騙補事件進行調查,並開始著手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進行調整。於是 2016年成為了新能源汽車行業調整的一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也逐步由爆發式增長回歸了理性增長。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從2015年至今經曆了由暴利到薄利的大起大落。
盡管今年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數據逐步回暖,但隨著2019年新一輪補貼退坡的到來,新能源汽車企業極有可能在未來出現虧損。加之特斯拉等外資企業也將可能在中國投產,國內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將麵臨更大的競爭與壓力。期間留給國內車企控製成本、提升技術的時間已經不多。
隨著落後產能出清或被兼並,加上補貼退坡的影響,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將在2019年迎來一輪洗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也將邁向成熟的第一步。
中國汽車品牌布局歐美市場
目前,多個國家已經宣布在未來禁售傳統燃油車,這無疑給全球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各國在新能源汽車方麵的起跑線都差不多,中國完成彎道超車不是沒有可能。龐大的市場需求和日益強大的綜合國力,則是中國新能源汽車 “走出去”的核心動力。
在新能源汽車的規劃和體量上,我國已經處在全球領先位置。於是,在特斯拉大力進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也加快了境外市場布局。
乘聯會數據顯示,2017上半年我國新能源車出口總量為23907台,占車輛出口總量的5.3%,且6月占到11.6%。
價格方麵,目前新能源車的出口均價總體較低。部分純電動乘用車的均價在1000美元左右,數量達到月銷近萬台的水平。而純電動客車出口似乎檔次較高,達到20萬美元的均價,隻是數量太少。
除了新能源汽車的出口,中國企業也在采取其他策略。在進軍歐美市場時,中國正依靠高科技以及產品溢價等手段擴大市場份額。
以比亞迪為例,本月初,由比亞迪獨資興建的美國最大電動巴士工廠在加州竣工投產,該工廠總占地麵積4.1萬平方米(約6個標準足球場大小),年產能1500台,是北美地區最大的純電動大巴工廠。近4年時間裏,比亞迪在全美投資近2.3億美元,目前已占領美國電動大巴市場80%的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在日本、法國、匈牙利以及巴西也都有自己的電動車工廠。此外,另一家中國車企——北汽新能源也已經在海外建設了自己的工廠。
新能源汽車“走出去”的步伐,顯示出中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戰略已經慢慢發生了改變。而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各大車企都在大力投入研發和生產,謀劃全球產業布局可謂方興未艾。
【轉載須知】
1.文章為品途商業評論原創作品,歡迎轉載。
最後更新:2017-10-26 20:43:54
上一篇:
7座版的CR-V要來了,更大更能裝,途觀L看了都害怕……
下一篇:
特斯拉正與上海市政府溝通在華建廠;蘋果否認降低了 Face ID 精度規格
心靈大屠殺 思域和卡羅拉你到底選誰
2017款長城汽車-哈弗H8 車主們用車後都是怎樣評價它的
特斯拉Model S 和Model X 75D車型動力升級 百公裏加速度提速1秒
6萬不到就能買輛SUV,外觀新穎動力不俗,哈弗H6大唿招架不住!
特斯拉概念重型卡車,沒有輪胎依靠磁懸浮行駛
家族布局成效顯著 東風日產奪合資SUV銷量冠軍
江淮真瘋狂!山寨埃爾法賣30萬,GL8都說它作死
上市100天銷量突破4.7萬台,長安CS55熱銷的背後另有玄機
長安CS15EV對比江淮iEV7S 兩台最大續航350km的純電SUV
戰力指數簡直可怖!雅閣10月狂銷上萬輛,明年10AT來了真的要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