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百度地圖’擋箭碑,梅山特色全國唯一
出行在外,人做得最多的事是什麼?
當然是問路。
尤其是去陌生地方,那叫一岔一問,一彎一詢,生怕走錯了方向,多了冤枉路是小,耽誤了正事就麻煩。
好在現在有了GPS導航,有了手機百度地圖(PR記得給廣告費)。
即使如此,要是去了野外、深山,山路十八彎,信號不好,一樣還得抓瞎。
不過,在邵陽,從不用擔心此事。
因為每一個交叉路,當地百姓都會立碑,指明路人,左走某處,右走某處,前麵是哪方,後麵是何地。
擋箭碑
各位看官要問了,你指路就叫指路碑,為什麼要擋箭碑呢。
還有擋箭碑上,還寫著“弓開弦斷、箭來碑擋”,這和指路有啥關係呢。
這就要從邵陽人信仰的梅山教說起了。
在梅山教的信仰中,有一個神叫張五郎,這個張五郎非常特別,特別在哪,大家先看看他的塑像。
張五郎塑像
對,它是倒立的,在全球所有神像中,恐怕也是獨一無二。
據說張五郎因為自己倒立著,所以喜歡捉弄路人,碰上他的行人,即使對道路很熟悉,走了很多遍,也會被張五郎弄得五迷三道,走錯道路,或原地打轉,所以,本地人又稱唿他為“倒路鬼”,碰上迷路這事,常說撞上倒路鬼了。
而張五郎迷惑路人的手法,是一副弓箭,他隻要把那弓箭射中行人,行人十有八九就會在原路打轉,或者走向歧途。
而擋箭碑的作用,除了給路人指路外,主要就是防止張五郎用箭射趕路的人。
這擋箭碑一立,張五郎開弓射行人的時候,弦就自動斷了,即使射了出來,也會被擋箭碑擋住,所以,這碑就叫擋箭碑了。
因為岔路口被張五郎射中走錯路最危險,所以,擋箭碑大都放在岔路口。
擋箭碑在山路彎彎的古代邵陽,對出行非常重要,為了鼓勵百姓自發立擋箭碑,所以,聰明的人把此碑賦予了可以替兒孫行善積福、替災免病的功效,自此,擋箭碑處處有。
擋箭碑積善消災
所以,小小的擋箭碑,包涵了信仰梅山教、百姓的集福消災的善念、指路方便的實際功效、以及倒路鬼的傳說。
一塊碑的樹立,既傳播了梅山教信仰,又以利益勸俞了百姓行善,達到了指路的目的,同時用倒路鬼的厲害來警醒世人。
一碑而立,四象而行,可謂道矣。
配圖:網絡編輯:肖力之
邵陽風土出品
分割線
7元 / 斤
最後更新:2017-11-08 05: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