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
比特幣
比特幣一個月瘋漲1.3倍 “鬱金香泡沫”這個鍋我們不背
比特幣近一個月來又開啟了新一輪勐漲。7月16日盤中12922.20元探底之後,自7月17日開始一路上攻,8月15日盤中摸高至29865.99元,再創曆史新高,區間漲幅最高達到1.3倍,短短一個月價格直接翻倍!
(比特幣日線走勢,圖據火幣網)
毫不意外,同比特幣曆史行情中每一次價格“瘋狂”高走時一樣,在比特幣投資者們看著賬戶默默歡唿的同時,關於比特幣投資泡沫即將到來的聲音也迅速在市場中擴散開來。
(媒體鼓吹的“比特幣泡沫”)
也同所有高風險收益的投資一樣,很難有人能夠給出充足的理由預判比特幣接下來的行情走向。所以,尤其在市場投資過熱時,保持適當的理智,不盲目追漲進場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很多市場人士將比特幣與鬱金香做不恰當的類比,誇大比特幣的投資泡沫,試圖製造恐慌以嚇退投資者,這種觀點並不可取。在信息不對稱的投資市場裏,高點急拋非常容易激化市場恐慌,破壞交易平衡。不盲目投資的前提應該是充分認識比特幣的價值來源,了解比特幣的曆史發展和核心支撐,進一步理解比特幣的金融內涵。
(鬱金香投資泡沫)
而關於“鬱金香投資泡沫”,在《泡沫的秘密》一書中,經濟學家加伯教授在比較了18世紀最初的珍稀球莖與17世紀的球莖的價格下跌趨勢後,做出結論:鬱金香珍稀球莖的天價與其快速下跌反映了正常的定價行為,聞名經濟學界的“鬱金香泡沫”也許並不存在。並且,當前主流經濟學的觀點中,投機泡沫從長遠的經濟發展周期來看,也可能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正如“鬱金香投機”風波最終促成了荷蘭鮮花產業的繁榮。故而,“鬱金香投機泡沫”本身存在的真實性以及危害性在經濟學的維度內都值得商榷。
(《泡沫的秘密》 作者:【美】加伯 華夏出版社)
事實上,當這些金融行業外的說教者提出“鬱金香泡沫”時,他們通常想要表達的是投機泡沫的本質含義為:在缺乏價值成長支撐的情況下,價格與價值的嚴重偏離,導致泡沫消失後,價格必然回落所造成的巨大經濟損失。我們也可以拿這個通常角度下的“鬱金香投資泡沫”與比特幣進行比較,不難發現:比特幣首先具有明確的價值來源,其次擁有價值持續成長的可能性,具備價值和價格同向發展的現實基礎,並非此類“泡沫”。
比特幣具有明確的價值基礎,可滿足特定曆史時期的市場需求
1637年,荷蘭“鬱金香”價格飆漲的背後是法國貴族一次偶然的審美新鮮感的刺激。而比特幣則是全球現代金融發展背景下的金融科技產物,其誕生與全球貨幣體係的內在缺陷息息相關,具有一定的曆史必然性。
比特幣誕生於2008年中本聰的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係統》,不需要任何政府或者龐大的中心體係信用來維持運行是比特幣最核心的特點。有經濟學家稱,比特幣被創造出來的一部分原因是對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所作出的反應。
Circle創始人Jeremy Allaire曾在博客上描述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期間的景象,“仿佛天都快塌了,那是一個非常黑暗和不確定的時刻。我們所有人在那一刻都覺得我們的錢可能會消失,我們不知道錢是否還在銀行裏。整個世界對銀行和政府都失去了信任。”
事實上,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各國為了籌集龐大的軍費,紛紛發行不兌現的紙幣,禁止黃金自由輸出,金本位製隨之告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起來的以美元中心的金匯兌本位製布雷頓森林體係(即美元與黃金掛鉤,美國承擔以官價兌換黃金的義務)也在1976年隨著美元危機的爆發而徹底終結,全球貨幣失去黃金這一最後屏障,進入無錨濫發的局麵。在國際貨幣體係“缺錨”時代,比特幣作為一種明確了發行總量且發行速度遞減的抗通脹資產,為公眾進行保值資產配置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
2013年4月,歐盟和德國打著反洗錢的幌子,通過對存款人增稅的方式來應對塞浦路斯的債務危機。塞浦路斯的儲戶人人自危,開始將“去中心化”的比特幣作為避險資產進行大量采購儲藏,比特幣價格短短幾天從30多美元飆漲到265美元。在委內瑞拉,主權貨幣四年裏貶值幅度高達99.5%,比特幣用戶數量則從2014年的三位數暴漲到去年底的85000多人,甚至一些公司開始隻接受比特幣支付。
(委內瑞拉強勢玻利瓦爾並不“強勢”,4年內貶值幅度高達99.5%)
同時,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擁有低成本、高效率交易結算特點的比特幣,成為一種新型的全球互聯網支付工具。
隨著跨境貿易、跨境電子商務等商業活動日益頻繁,近年來,全球跨境支付需求快速增長。然而傳統模式下,由於各國銀行擁有獨立的賬務係統,係統間並不連通,並且缺少強信任的中央主體,要解決跨國間的信任問題,通過建立多方代理關係利用第三方機構以備付金的方式建立資金池,或借助通用協議(例如SWIFT),兩者都需要承擔高昂的運營成本,並且運作效率低下。
比特幣係統則基於P2P通訊網絡、非對稱加密算法、分布式數據庫以及以巨大算力作為運轉成本的工作量證明共識機製,能夠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安全可靠的、點對點的、極低成本的即時傳輸,能夠有效緩解日益擴張的跨境支付需求與落後的支付手段之間的矛盾。
至此,我們能夠清晰地了解到,比特幣的誕生具有其曆史必然性,稀缺保值資產及全球支付工具構成比特幣的核心價值基礎,擁有明確的市場需求與之匹配。
比特幣價值擁有持續增長的可能性,並非必然導致價格泡沫破滅
對待比特幣的長期發展,我們必須建立起一個基本的認識:比特幣無論作為保值資產還是支付工具,其價值界定必然要經曆一個由全球用戶認可度來驅動的動態調整過程,換言之,當全球有更多用戶認可比特幣擁有價值儲存和支付的功能,願意儲藏和支付比特幣時,比特幣的價值也就越高。試想,黃金的價值發展不也正是這樣的過程嗎?從一個村落,到一個城池,到一個國家,直至到全球認同逐漸形成,黃金的價值才得以穩定下來。
故而,將比特幣最終價值形成前的波動完全等同於“鬱金香投機泡沫”中經銷商哄抬造成的價格起落是非常不合適的。二者的核心區別在於,比特幣的資產儲值和支付價值有可能隨著全球認同的擴大而不斷增長,最終實現與其價格匹配的內在價值,但鬱金香的觀賞價值則不具備這樣的成長空間。
我們不妨做一個大膽的測算,如果比特幣在未來能夠取代黃金成為全球新一代儲備資產,全球比特幣可開采總量為2100萬個,全球黃金總量為171300噸(湯森路透GFMS數據),即最理想的情況下,有55億盎司可被開采,那麼理論上,1個比特幣與1盎司黃金的兌換比例將高達1:261。從這個角度看,我們還能說比特幣現在的高價格一定是泡沫嗎?
綜合來看,比特幣是在全球特定金融發展背景下的金融科技產物,具有突出的保值資產和支付工具的價值基礎,盡管現階段其內在價值與價格表現是否匹配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是隨著比特幣在全球範圍內價值認同的不斷擴大,其價格表現與價值基礎存在同向發展的趨勢。而“鬱金香投機泡沫”中鬱金香則是受偶然審美因素刺激、經銷商哄抬價格造成的價值與價格的確定性不匹配。兩者之間並無比較的基礎。
當然,比特幣會走多遠,在全球範圍內形成多大的價值認同,是我們現在無法準確預判的事情。作為一個開源技術軟件係統所承載的數字資產發行流通體係,我們甚至不排除它有可能在下一秒遭到無法預估的技術攻擊而崩塌。並且,我們必須承認的是,當前的比特幣價格形成因素中有不容忽視的投機力量,存在部分用戶購買比特幣做短線交易,其投資行為並非基於對比特幣長期價值增長的看好。
事實上,金融世界裏,“投機”與“投資”如影隨行,當前已經形成全球價值認同的黃金價格仍然受到投機性需求的影響。廣大投資者需要在充分了解比特幣的基礎上,進行理性的價值投資。(作者:OKLink數字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周子涵)
最後更新:2017-08-23 10:11:05
上一篇:
比特幣價格再創曆史新高!四大理由揭示大漲背後真相
下一篇:
比特幣瘋狂的背後到底有什麼秘密?幣圈首部比特幣紀錄片為你揭開謎底
矽穀大佬:比特幣既像黃金又安全 被低估巨大潛力
比特幣價格衝擊6000美元後轉跌 5700美元或成價格支撐
巴菲特:比特幣是真正的泡沫,它無法創造價值
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場外交易份額從5%上升至20%
國家互金專委會發布《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三家場外平台兩周交易額達6.8億元》
共享晚報:巴菲特狠批比特幣,稱其為真正泡沫;PayPal聯合創始人:比特幣像一種儲備貨幣;穆迪報告: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威脅遙遠可期
比特幣買房成為現實,紐約、迪拜等5大城市開創先河
比特幣逆勢上揚後,騙子偽裝成銀行想空手套白狼!
比特幣價格不像鬱金香狂熱的5個原因
眾多“專家”看空比特幣,比特幣真的是“泡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