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比特幣
互金情報局:比特幣從上周五低點反彈30% 再次逼近4000美元 日本批準首家合規比特幣交易所?假的!
金評媒(https://www.jpm.cn)報道:互金資訊開啟全新一天,金評媒帶您看互金圈大小事:比特幣從上周五低點反彈30%,再次逼近4000美元;日本批準首家合規比特幣交易所?假的!
政策監管
保監會:行政處罰主要涉及違規投資等四方麵問題
今年上半年以來,保監會行政處罰的力度有明顯的加大。在18日保監會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保監會稽查局副局長楊玉山介紹,從行政處罰情況來看,涉及問題主要是違規運用保險資金、編製提供虛假資料、未按規定提取準備金、聘任不具任職資格或未經核準任職資格的高管人員等四方麵。(中國證券網)
央行:3000億逆回購也未打起水花 市場流動性饑渴仍然難解
中國央行公開市場18日進行3000億元逆回購操作,創7月24日以來新高,但市場流動性緊張狀況絲毫未有緩解。央行網站公告稱,為了對衝稅期、政府債券發行繳款和MLF到期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係流動性基本穩定,9月18日開展了28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華爾街見聞)
行業動態
比特幣從上周五低點反彈30% 再次逼近4000美元
9月18日,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Coindesk的數據顯示,比特幣周一上漲5.2%,至3853美元,從上周五低點2972美元反彈30%,再次逼近4000美元。 比特幣交易者似乎擺脫了上周中國三大比特幣交易所宣布暫停交易的影響。近期比特幣戲劇性而難以預測的走勢再次突顯了圍繞這種加密貨幣的爭議。考慮到比特幣今年以來的強勁表現,跑贏了幾乎所有其他資產類別,人們仍然很難無視它的存在。(新浪網)
國際清算銀行:全球債務可能少報13萬億美元,因未計入外匯衍生品
國際清算銀行(BIS)17日表示,全球債務可能少報約13萬億美元,因傳統的會計實務並未將用於國際貿易及外幣計價債券對衝的外匯衍生品考慮在內。在當前會計準則下,這些外匯衍生品並未顯示在金融機構或非金融機構的財務報表內,意味著很難知道這些債務藏在哪裏。BIS研究人員指出,這些少報債務帶來的潛在風險很難評估。(華爾街見聞)
日本批準首家合規比特幣交易所?假的!
9月18日,多家自媒體載文傳言“coincheck宣布其已獲得了日本金融廳(FSA)主任的批準,成為首家完全合規的日本比特幣交易所。”不過,騰訊財經在查詢日本金融廳、Coincheck等官網後,並未發現任何相關信息。經過多方了解,騰訊財經獲悉,Coincheck此前提交了交易所登記的所有材料,但截至目前,並未獲得正式批準。(騰訊財經)
國開行“一帶一路”人民幣專項貸款首次落地埃及
近日,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埃及阿拉伯國際銀行(SAIBANK)日前在開羅簽訂2.6億元人民幣專項貸款及4000萬美元非洲中小企業專項貸款合同,標誌著國開行“一帶一路”人民幣專項貸款項目首次落地埃及。(中國證券網)
恒大地產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成中國新首富
福布斯最新數據顯示,許家印以391億美元的身價成中國新首富,略高於第二的馬化騰,以及第三的馬雲。中國恒大上漲5.61%,報28.25元/股。(環球網)
熱門觀點
央行旗下媒體:形勢穩定後監管機構也不會開放私人數字貨幣的交易
周一,央行旗下《金融時報》刊文指出,形勢穩定後監管機構也不會開放私人數字貨幣的交易。當前,私人數字貨幣或準數字貨幣已經在社會經濟體係內發展成為一種“不穩定的力量”,進而對金融穩定構成了現實威脅或實質的衝擊。這是一個基本判斷。這就促使監管當局必須標示出鮮明的立場,且在策略上給予明確的回擊。監管的底線是,創新所帶來的金融不穩定必須受到監管約束,予以遏止。(華爾街見聞)
(編輯:楊少康)
最後更新:2017-10-08 03:43:23
上一篇:
新聞早班車:比特幣平台負責人暫不得離京
下一篇:
比特幣終將存在,有效監管才是唯一對策
矽穀大佬:比特幣既像黃金又安全 被低估巨大潛力
比特幣價格衝擊6000美元後轉跌 5700美元或成價格支撐
巴菲特:比特幣是真正的泡沫,它無法創造價值
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場外交易份額從5%上升至20%
國家互金專委會發布《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三家場外平台兩周交易額達6.8億元》
共享晚報:巴菲特狠批比特幣,稱其為真正泡沫;PayPal聯合創始人:比特幣像一種儲備貨幣;穆迪報告: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威脅遙遠可期
比特幣買房成為現實,紐約、迪拜等5大城市開創先河
比特幣逆勢上揚後,騙子偽裝成銀行想空手套白狼!
比特幣價格不像鬱金香狂熱的5個原因
眾多“專家”看空比特幣,比特幣真的是“泡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