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94 返回首頁    go 比特幣


央媽出手,比特幣要崩盤了?五年前就有人這麼說

為了規範金融市場秩序,央行終於出手,對虛擬貨幣類的ICO下達了禁令。

但需要注意的是,央行限製的是虛擬貨幣ICO,而不是比特幣。何謂ICO?即資金募集。

簡單的說,就是我現在在這裏發特帖子,跟大家說:現在我要發型一種‘番茄幣’,這種貨幣的算法和比特幣接近,但是比比特幣更高級,可以規避比特幣交易等待的問題,也可以改善比特幣錢包過大的問題。這種貨幣的未來廣闊的如同太平洋。隻要你現在投資我998,沒錯,隻要998元,一年之後,可以翻300倍,五年之後,我的‘番茄幣’,保守估計翻3000倍,怎麼樣,要不要來投一下?

怎麼樣,不錯吧,但實際上,這相當於是一種非法集資。央行限製虛擬貨幣ICO,和限製非法集資是一樣的。實際上央行並沒有辦法去限製比特幣,因為比特幣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貨幣,無數的比特幣錢包和礦工,都為比特幣提供硬件資源。

但央行大招一方,比特幣應聲下挫,從三萬多,最多跌到了2.4萬左右。

至於其他類型的貨幣,也都是全線下挫,ICO比特幣的價格也跟比特幣的K線呈同樣的趨勢。

於是網上立刻就有人說:比特幣要完蛋了。

我們來回顧五年前的一個帖子:

不知道這位大三學生有沒有買比特幣,當時比特幣的價格在五百左右,現在是三萬,如果大學生買了全倉,那麼他的6000塊今天會變成36萬。

但無論在那個時候還是現在,對比特幣的質疑聲從來就沒停過。但過去五年,比特幣一直都處在上升通道。

不過,這並不能證明比特幣有無限的前途,比特幣更不可能成為主流的支付貨幣。因為支付貨幣,除了有中央銀行的調控外,還有一個重大的必備屬性:便捷。

然而比特幣最缺乏的就是便捷。首先它有巨大的,而且還會越來越大的錢包。另外,因為技術問題,比特幣每秒的交易數量都是有封頂的。這就是為什麼比特幣在轉賬時會提醒“還有XXXX筆交易等待執行”。在2011年,這個數量是四位數,現在已經到了六位數。最低也沒低過五位數。

那些整天嚷嚷著比特幣會成為主流的人們,你們可以想象,去超市用比特幣買個菜,要等半個小時,去吃個飯交錢,要等20分鍾確認……

目前,隻有一小部分人在用比特幣,目前的比特幣交易量,僅僅是比特幣炒家所進行的交易。如果擴展到線下,哪怕隻是讓一個縣一天的交易全用比特幣支付,那麼比特幣的等待時間就有可能延長到24小時以上,你去買瓶礦泉水,老板等確認,等24小時?開什麼玩笑?

所以,基於以上特征,不管央行是否限製,不管比特幣價格升得多麼高,它永遠都是一小撮狂熱玩家為了夢想而炒作起來的一個虛擬貨幣。它本身不具有價值,夢想和希望賦予它價值。當然,在攀枝花工作著的無數台礦機(主要是攀枝花水電費用國內最低)也會賦予它價值。

如果你想投資比特幣,那麼我想你首先要認識到這一點。

其實投資比特幣,總體上隻要記住四個字就行了:願賭服輸。你贏了當然會惹人羨慕,但你輸了,也不要抱怨別人。

最後更新:2017-09-07 22:29:54

  上一篇:go 比特幣暴跌後觸底反彈 重返28000元關口
  下一篇:go 央行盛鬆成:ICO清退合理,比特幣交易應規範,區塊鏈技術需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