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
比特幣
一周全球幹貨一文打盡:比特幣“大屠殺”、蘋果“大棋局”、班農“情書”、燃油車“死緩”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作者《見聞主編精選》內容團隊。整理:薑楚雨。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錄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8月中國經濟全麵不如預期,“滯脹”的腳步越來越近?下半年怎麼走?
發布會萬眾矚目,蘋果股價緣何下跌?下注AR,蘋果能否趕超穀歌?
五小時內收複20%跌幅,比特幣“臨危不懼”還是“回光返照”?
班農發聲突變,香港演講有如“一紙情書”,美國財長卻威脅揮動美元大棒,究竟意欲何為?
燃油車被判“死緩”,新能源車強勢登場,拐點何時到來?
見聞主編精選帶你用“正確且友好”的打開方式,來看本周那些不容錯過的全球市場大事件。
Part 1: 8月經濟不如預期,新周期沒有了?
國家統計局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工業、投資以及消費增速全線下滑,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日益顯現。具體包括:
8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低於前值的6.4%。
1-8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7.8%,較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創1999年以來新低。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1%,低於前值10.4%。
本周主編精選《讀要聞 | 8月中國經濟全麵不及預期 “滯脹”的腳步越來越近?》分析,從整體上看,8月實體數據雖然延續了7月的回落態勢,但是幅度實際上有所放緩。從結構上看,生產麵的回落與PMI數據出現背離,而需求麵的投資數據結構出現分化,製造業和地產向好。
分析師普遍認為,中國經濟沒有新周期。本輪中國經濟企穩回升是經濟長期下行中政策刺激的結果,並非需求改善所致。隨著政策的漸次退出和需求趨弱,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逐漸加大。需求弱複蘇以及再通脹效應助推經濟保持較高增速,雖然經濟穩中有落趨勢不改,但短期下行壓力相對可控。
在大宗商品價格仍然高企的背景下,擔心“滯脹”的聲音也越來越多。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如果上遊價格轉移到中下遊,再疊加經濟增速下降,需要警惕經濟“滯脹”的可能性,去產能可能過猶不及。
貨幣政策難鬆動
在經曆近期人民幣暴漲後,市場上降準的唿籲愈加頻繁,而8月不及預期的經濟數據,讓這種唿聲更加響亮。
鄧海清提到,目前央行降準已經具備較好的政策窗口期,一方麵人民幣匯率趨勢性升值給予了央行政策足夠的降準空間,另一方麵,央行預期引導加強,“降準=寬鬆”的誤讀可能性降低,因此央媽是時候把“降準”提上議事日程了。
不過更多人認為,雖然8月數據表現不佳,但完成全年經濟目標並無問題,貨幣政策也以去杠杆和防範金融風險為主,鬆動的可能性並不大,政策仍會保持原有的基調。
中信建投分析師黃文濤提到,貨幣政策不會寬鬆,金融監管還有下半場。中國處於舊周期的下半場,處理舊周期的問題是未來政策方向。
從PMI 到進出口數據,在每一個中國經濟的重要時點,主編精選都先有前瞻,後有分析,持續跟進,最新文章包括《讀要聞 | 一好一壞兩個意外 8月PMI能告訴我們什麼?》以及《讀要聞 | 中國8月出口超預期回落 外貿“前高後低”繼續兌現?》等。
Part 2: 蘋果:從史上最牛手機到AR大棋局
I. 最牛手機發布 股價為何下跌?
9月13日蘋果舉行了備受矚目的新品發布會。聲勢浩蕩的表象下,蘋果股價卻不漲反跌。在本周主編精選《讀要聞 | 發布了史上最牛手機 為何蘋果股價反而跌了?》中,我們以最直觀的方式展現了發布會當日蘋果的股價走勢,並總結了五年以來蘋果發布會前後的股價變動規律,及分析師對蘋果股價的未來預期。
發布會剛開始,蘋果交投於161.37美元,一小時內漲至163.75美元,最大漲幅1.5%。
但在“下半場”介紹手機時開始走低,最大跌幅1.7%,刷新日低至158.77美元,甚至一度低於周一收盤價。
蘋果最終收跌0.4%,收於160.86美元,市值8342億美元,仍為全球上市公司第一。
不過蘋果在發布會開始一小時後的交易量為3730萬股,超過了30日均值的2770萬股,顯示投資者利用發布會時機獲利了結或趁低買入。
UBS分析發現,蘋果在過去五年的發布會前後股價變動較為規律:發布會前兩周下跌,發布會當天或漲或跌1-2%,發布會後到手機交付期間(通常是兩周)上漲,但首批交貨之後的兩周下跌,隨後迎接財報回漲。
因此,科技分析師Steven Milunovich表示,不出意外的話,蘋果近期有下跌風險,但未來6到12個月看好。華爾街38個分析師給出的平均目標股價是180美元,比周二收盤價還有12%的漲幅空間。
湊巧的是,在蘋果舉行發布會前庫克就將剛得到的年度股票獎勵轉手賣了,在主編精選《讀要聞 | iPhone 8發布前夕拋售自家股票 “不長心”的庫克該學學巴菲特》我們給出了華爾街對庫克此舉的不同解讀。
在發布會前,我們做了前瞻《讀要聞 | iPhone十周年發布會 都有什麼值得期待?》;在《讀要聞 | 又見“泄密”套路 蘋果發布會我們可以期待什麼?》中,我們扒出了iPhone泄密史。
蘋果未來市場、蘋果股價起伏、蘋果CEO的舉動、蘋果泄密事件、期待與現實的對比,都是構成整個蘋果發展圖景一塊塊不可或缺的拚圖。
II. AR大時代將由蘋果拉開帷幕?
近一年來,蘋果沒有推出令人驚唿的產品,正當市場懷疑iPhone即將淪為普通手機時,蘋果出招了。本次蘋果新發布的三款手機——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的諸多設計都指向一個方向——AR(增強現實)。
在蘋果手機近年來創意平平的表現下,AR這盤棋對蘋果而言有多大意義?蘋果致力於AR在時間上後於穀歌Tango,又遭Facebook、微軟和Snapchat競爭,蘋果又當以什麼後發製人?在本周主編精選《讀要聞 | 一戰超越Facecook和穀歌!AR大時代終將由蘋果拉開帷幕嗎?》我們給出了答案。
繼七年前進行團隊專利布局、CEO庫克多次強調AR的重要性可能與智能手機一樣之後,蘋果終於在今年6月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正式發布ARKit,並在最新的iOS 11操作係統中嵌入ARKit增強現實平台,顛覆整個應用程序體驗。
蘋果的新產品周期完全圍繞著AR,分析師預計其產品周期軌道將是——先推廣手機AR,之後可能推出與iPhone相匹配的AR眼鏡,直至推出可最終替代iPhone的全功能AR眼鏡。
而AR帶給蘋果的巨大現實好處,可從以一款遊戲,《Pokemon Go》中直接目睹。
去年夏季任天堂發布首款AR移動遊戲《Pokemon Go》,這款掀起全球熱潮的遊戲雖然讓任天堂賺得盆滿缽滿,但最大受益者卻是蘋果。
基於蘋果App Store的分成模式,《Pokemon Go》 在App Store收入的30%屬於開發者Niantic,30%屬於蘋果,30%屬於Pokémon Company,而隻有10%屬於任天堂。因此,僅從App Store來看,蘋果的收入是任天堂的3倍。而如果遊戲不受歡迎,蘋果並不會承擔任何風險。
AR的市場規模有多大?
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預計,未來三年,AR為智能手機行業帶來比基本預期多出4040億美元的收入增量,其中硬件設備加速升級的增量收入為2860億美元,AR相關的服務收入增量為1180億美元。
大摩表示,AR就像40年前的個人電腦和10年前iOS手機引入觸摸屏技術一樣,將成為下一個“殺手級”應用,也令攝像頭成為智能手機輸入/輸出的主力配件。
蘋果如何後發製人?
在兩周前的主編精選《讀要聞 | iPhone十周年發布會 都有什麼值得期待?》中我們已經道出了蘋果在AR領域何以領先穀歌。
盡管蘋果在AR領域落後於穀歌Tango,也遭遇Facebook、微軟和Snapchat的激烈競爭,但蘋果可以用內容取勝,ARKit對蘋果的本質意義在於簡化了內容的開發過程。如果蘋果這一步邁對了,那麼iOS商店裏的500多萬個應用app、上億台硬件設備將可以在未來兩到三年融合AR技術,而蘋果在大眾市場的接受度,將令其最終統治AR硬件與軟件市場。
相比蘋果,穀歌雖早在2014年就發布了包括運動追蹤、深度感知和區域建模三大核心組件的硬件平台Project Tango,但穀歌的Project Tango是一款麵向第三方手機製造商的深度感知攝像頭係統。隻有兩家手機製造商——華碩和聯想采用了Tango技術,但手機本身乏善可陳。
蘋果則不然,隻要是iPhone 6以上型號的蘋果手機在升級到iOS 11之後都能享用ARKit平台,5億部手機這個數量足以說服各大應用開發商開始為蘋果的設備研發新AR應用。這一點,更是蘋果後發製人,超越穀歌之處。
Part 3: 中國監管引發巨震 比特幣上演過山車
I. 五小時內收複20%跌幅 比特幣“臨危不懼”還是“回光返照”?
證券時報周五認證了“北京監管機構命令將在9月前關停轄區內比特幣交易所”的文件真實性,並稱國內幾家主要比特幣交易所被北京監管者約談。財新隨後稱,火幣網和OKCoin幣行兩家平台交易規模大、涉及人數多,此前沒做過ICO或上線相關代幣,將有1個月緩衝期。
繼比特幣中國周四宣布月底關停境內交易業務後,深圳微比特和北京雲幣網宣布分別於9月30日和9月20日全部關停,同為北京公司的火幣網和幣行將在10月31日前停止人民幣交易業務。
證券時報證實“北京要求9月前關停交易所”的監管文件消息一出,虛擬貨幣全線大跌。火幣網數據,比特幣兌人民幣跌至16827元,跌幅近18%;Coindesk統計的比特幣跌至2951.15美元,較開盤回落275美元或8.5%。
但火幣網和幣行公告發出後,虛擬貨幣強勢反彈。比特幣兌人民幣在周五美股午盤前站上22180元,從日低反彈32%;比特幣兌美元觸及日高3757美元,較日低反彈27.3%或800美元,較開盤漲超16%,基本完全收複了周四以來的跌幅。
美元計價的比特幣在六周以來首度跌破3000美元關口,單周跌幅近14%或586美元,創2015年1月以來最差表現。從9月2日史上新高5014美元回落25%或1257美元,進入技術位熊市,市值至少抹去200億美元。
但比特幣年內仍累漲250%,以太幣在九個月裏漲超2700%,同期標普500累漲12%。所有虛擬貨幣的市值從年初182億美元,飆升至如今的1130億美元,累漲520%。
CrypytoCompare發現,周五不同幣種的比特幣明顯分野,人民幣計價的比特幣回漲後約合3046美元,而美元和歐元計價的比特幣分別溢價至少577-735美元,代表中國幣圈投資者拋售更多。
《讀要聞 | 五小時內收複20%跌幅 比特幣“臨危不懼”還是“回光返照”?》中,我們對比特幣半日價格大反轉做出了三大解讀,列出了未來的幾大關鍵看點。
II. 比特幣“大屠殺”,老外怎麼看?
周四傳來國內首家交易平台比特幣中國限期關停業務的消息,在全球幣圈激起軒然大波。在本周主編精選《讀要聞 | 比特幣“大屠殺” 老外怎麼看?》中我們將試圖解答比特幣中國關停究竟意味著什麼?是虛擬貨幣交易生態拐點,還是純粹提供了套利空間?
9月8日,多家媒體報道稱,中國政府考慮關停境內虛擬貨幣交易平台。9月13日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公告指出,各類所謂“幣”的交易平台在我國並無合法設立的依據,要求各會員單位不參與“虛擬貨幣”集中交易或為此類交易提供服務。
之後,位於上海的國內首家成立、規模第二大數字貨幣交易平台比特幣中國公告稱,即日起停止注冊新賬戶、9月底停止境內數字資產交易平台所有交易業務。
抄底比特幣的好時機?
主編精選觀察發現,比特幣中國宣布限期關停交易業務後,該平台投資者恐慌拋售,比特幣兌人民幣一度跌至17000元,而同期國外比特幣交投於3655美元。
專注於虛擬資產投資的對衝基金BKCM創始人Brian Kelly表示,進入9月以來的比特幣價格大跌消息麵基本都來自中國,表明是市場結構引發的下跌,而不是基本麵惡化,是趁低買入良機。
美國《財富》雜誌進而介紹了五種賣空比特幣的方法,更適用於機構和專業投資者,對散戶投資者還缺少賣空的有效窗口。例如,Coinbase旗下的GDAX交易平台允許用保證金賬戶借幣賣空,但隻麵向資產至少500萬美元的富人,還幣期限隻有27天,代表需要押租比特幣短期暴跌獲利。
美國(乃至全球)目前沒有一款針對比特幣的衍生產品,機構投資者尚且可以去找大型投行簽訂對賭協議,但個人投資者無法有效賣空比特幣。
III. “華爾街影子總統”怒懟比特幣
本周二,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在兩場投資者活動中都看衰比特幣,認為這是一個比鬱金香泡沫還要糟糕的“騙局”,最終會破滅,任何交易員投資比特幣都應因愚蠢而開除。伴隨比特幣創二十個月以來最長連跌,本周主編精選《讀要聞 | “華爾街影子總統”說話比政府好使?比特幣究竟痛在何處》隨即解讀了戴蒙看衰比特幣的觀點。
早在2014年1月,戴蒙就公開批評比特幣不是好的儲值手段,沒有政府支持、廣泛用於非法活動,並可以被無限複製。比特幣最終不是貨幣,隻是一個支付係統。
伴隨著戴蒙的泡沫唱空言論,本周三起,比特幣跌破4000美元關口,最低跌至3720美元,創8月12日以來最低,較周一收盤價重挫10%或452美元,六天內的最深跌幅為18.6%。
(華爾街見聞援引BitStamp數據)
分析師試圖揣測,作為溝通華爾街與華盛頓的重量級人物,戴蒙的觀點是否代表美國監管態度轉向。正處在十字路口的比特幣,到底是泡沫崩盤還是暫時獲利回調,勢必被其言論引爆。
持相同觀點者還有綽號為“華爾街甘道夫”的摩根大通全球量化和衍生品策略部門負責人Marko Kolanovic,周三其發布研報《虛擬貨幣是新的資產類別還是金字塔騙局》中也稱,比特幣不是貨幣,也不是黃金替代品。沒有“實體經濟”的支撐無法被準確估值,易受監管打擊或取締。
這份將比特幣定性為“金字塔騙局”的重磅報告,勢必引起機構投資者的高度重視。美銀美林在8月對214家基金經理的問卷發現,“做多比特幣”擊敗了“看漲納指”,成為華爾街最擁擠的交易。摩根大通的看衰言論可能開啟比特幣的加速回落通道,因為投資者將三思而後行。
Part 4:一拉一推 美國到底想要什麼?
I. 變色龍班農:我從未反華
一度被稱作“白宮大腦”的史蒂夫·班農是一名狂熱的民族主義者,是特朗普政府反全球化、反移民、反建製體係的代表人物,也是要求對中國采取強硬立場的最積極鼓吹者。然而就在本月12日,這位“街頭鬥士”卻“畫風突變”,在一篇題為 “美國經濟的國家主義、民粹主義崛起及其與亞洲的關係”的演講中,發出了“出人意料”的“聲音”。
主編精選隨即在第一時間發布文章《讀要聞|班農在香港講完,媒體都驚呆了...》,緊跟此次演講。
本次香港之行,班農表示他"從未反華"。
據媒體披露,班農在當天演講中盛讚中國的經濟體係和領導人,並追溯二戰時期美中之間的“姻緣”。班農還表示,美中可以避免貿易戰,穩定的經貿關係有助兩國解決在其他問題上的分歧。
在演講中,班農說道,“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領導人比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更受到特朗普的尊重”,他本人也認為習近平主席是一位非常卓越的領導人。班農稱,“中國的經濟運行方式非常絕妙。我向他們致敬。”同時,他還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史無前例、高瞻遠矚的倡議。
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Orville Schell稱,班農對中國立場出現南轅北轍的變化,與特朗普的一貫作法非常一致。Schell認為,班農此行或許是特朗普的一個“障眼法”,傳遞溫和信號,為美國總統訪華做鋪墊。此前,中國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在舉行雙邊會晤後,王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雙方正在為特朗普總統訪華積極做準備。
II. 美元大棒又來了 不會揮到自己嗎?
為捍衛烏克蘭主權,美國財政部宣布對俄羅斯一係列實體和個人施加新一輪製裁,但顯然俄羅斯總統普京並沒有被嚇倒,他表示,美國的反俄製裁是一把“雙刃劍”。美國反俄製裁令俄羅斯GDP至少下降了1%,而美國則損失了1000億美元。
但這一次,美國財政部因朝鮮問題,將矛頭對準了中國……本周主編精選《讀要聞 | 又揮美元大棒!但連普京都嚇不倒的美國財長能嚇倒中國?》第一時間為讀者揭曉。
美國財長姆努欽警告中國,若不遵守聯合國對朝鮮的新一輪製裁,美國將對中國施加額外的製裁,阻止中國進入美國及國際美元體係。
這已經不是美國第一次使用美元大棒了,除了軍事手段,美元大棒也是利器。金融危機以來,隨著美國對銀行業展開的愈發嚴厲的執法行動,其對歐洲銀行開出的罰單金額也在不斷增長。
美國動不動就揮舞美元大棒的底氣來自美元在國際金融體係中的主導地位。美國討厭誰,就可以將誰從國際金融體係中切斷,因為幾乎任何用美元結算的交易都經過紐約外匯市場,而紐約外匯市場直接在美國政府的監管之下。
與之形成唿應的是,近幾年,俄羅斯、法國、中國、伊朗和其他亞洲國家都開始加速“去美元化”。而在全球去美元化進程加快的同時,人民幣也正加速崛起。歐洲目前已經有四個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分別是法蘭克福、倫敦、盧森堡和巴黎。2015年10月,抗衡SWIFT的人民幣跨境支付係統(CIPS)一期上線。
而此前,美國多次聲稱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的故事依舊曆曆在目,在《大特寫|美國貿易戰神三線同時開戰 一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表演?》中,我們提到,美國所謂調查中國的知識產權政策,實際也是處在“試探”階段。而美國此舉的目的,很大程度上還是希望獲得更多共同製約朝鮮的籌碼。
若將時間線再往前追溯,在主編精選《讀要聞 | 貿易保護“核武器”周一見? 中美這場貿易戰將如何打?》中我們還報道過,特朗普先是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決定是否按照美國《1974年貿易法案》第301條對中國發起調查,但我們發現,特朗普向中國“宣戰”,最受傷的還是美國企業。
Part 5: 燃油車的“末日”與電動車的“狂歡”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近日透露,中國將製定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此前,許多國家都給出了“禁售傳統燃油汽車時間表”:法國和英國,2040年;荷蘭和挪威,2025年;印度,2030年。那麼能源車目前的供需關係如何?新能源汽車又將何時到來?新能源車真的那麼環保嗎?基於對動力電池的持續關注,本周主編精選《讀要聞 | 燃油車的“末日”、電動車的“狂歡”?關鍵的時點是2030年》 對新能源將如何取代傳統能源進行了一番全麵解讀。
無論是從需求還是供給角度,政策落地無疑會加速電動車的發展。
從需求端看,2016年,全球有超過200萬輛電動車上路; 2005年,這個數字隻有1000輛左右。2016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再創新高,達到75萬輛。
從供給端看,不論是電動車新貴還是傳統汽車巨頭都在摩拳擦掌。
7月特斯拉Model 3電動汽車正式量產,售價僅為35000美元;9月初,日本汽車製造商日產汽車公布了升級版的全電動汽車Leaf,定價3萬美元。
除此以外,沃爾沃、豐田、大眾、戴姆勒等公司計劃到2025年銷售數百萬輛電動汽車。
轉折點2030?
高盛預計,從銷量上來看,2025年至2030年會是轉折點。2030年以前,電動汽車銷量隻占到8%;到2040年電動車銷量將會占到全球汽車銷量的32%。
高盛認為2030年是轉折點主要基於兩個原因:首先,政府政策推動內燃機引擎效率不斷提高,2030年之前內燃機引擎汽車仍舊會是主導;第二個是投資回報時間,即需要花費多久時間,電動汽車節省的汽油費才能彌補購買時的差價。如果投資回報時間縮短到3年,那麼電動車市場會轉變為真正消費者驅動。
豐田普銳斯混合動力車就是最好的例子。1997年發布的第一代和2003年發布的第二代豐田普銳斯的投資回報時間均要長於十年,直至2009年第三代發布後,該款車型的回報周期縮短到了3年,混合動力車的銷量迎來了大幅增長。
影響未來的幾個因素
電池成本:電池占到了電動汽車成本的1/3。高盛預計,電池價格將從2015年的272美元/kWh降低到2025年的110美元/kWh,並在2030年降低到95美元/kWh。
作為鋰電池重要的正極材料,鋰、鈷和錳的產量在未來數十年內會大幅增長,對應的采礦服務需求也會上升。
政策補貼:政府補貼是最大動力。其中,挪威政府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給予電動車巨大優惠,不僅免去購置稅、不征收過路費,甚至可以免費停車和駛入公交車道。
如今,各國的政策補貼也都在支撐電動汽車的高速發展。
油價:麵臨來自電動汽車的壓力,殼牌認為,原油需求頂峰最早會在2020年左右到來。
盡管電動汽車的增速會讓原油需求的增速減緩,但是影響沒有那麼大。電動汽車每增加1億輛,會讓原油需求增速減少120萬桶/日。
當心!新能源汽車並沒有那麼環保
在討論電動車更環保時,還必須注意到一點,那就是電動車並不是完全不產生二氧化碳。
依據一種被稱為“從油井到車輪”的指標,高盛測算汽油發動機每公裏會產生二氧化碳140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是80克/公裏,電動車是70克/公裏。
此外,最近一份報告顯示,如果按照碳足跡分析,那麼電池汽車產生的溫室氣體比內燃機產生要高出50%。其中,鋰電池製造過程就占據了13%的能量消耗以及20%的溫室氣體排放。
此前,當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股價急速上漲時,我們就注意到了動力電池的潛力。在《大特寫| “正當紅”的動力電池重演同一個故事:日本開端,韓國發展,中國主宰?》中我們通過田中化學研究所的突出表現,看到電池產業的大熱,為鎳、鈷、錳、鋁等金屬帶來了機遇。以田中化學研究所的產品為例,該公司的產品中,最重要的原料一共有五種,俱是金屬鎳鈷的化合物。而事實上,中國電池生產商已經超過了140家,而且是全球最大的純電動汽車市場。可以說,動力電池“日本開端、韓國發展、中國主宰”的趨勢,絕非沒有可能。
本周還有這些大勢也許你會感興趣
讀要聞 | 朝鮮危機與比特幣監管有什麼關係?市場從不缺少想象力
讀要聞 | 兩大“颶風”安然度過 全球市場迅速完成“災後重建”
讀要聞 | 高官意外請辭是市場崩盤的領先指標?所以“美聯儲二號人物”的離開...
大特寫 | 高房價是世界級“傳染病” 飯都吃不飽的非洲房價緣何暴漲
這些投資建議也許你會感興趣
大特寫 | 風水輪流轉:中國空頭被打爆後,大佬們掉轉槍口輪番唱空美國
大特寫 | 令人震驚的數字!這是首份全球避稅天堂資產國別報告
讀要聞 | 巴菲特又一次打臉? 在這個散發著危險氣息的大趨勢中股神看到了什麼
讀到這裏的都是真愛。本文裏提到的好多文章都想讀?戳這裏訂閱吧,限時優惠哦~
最後更新:2017-10-08 03:33:00
上一篇:
比特幣中國死亡價格崩盤 賣房炒幣大悲劇
下一篇:
比特幣賬戶身份解析——怎樣證明你媽是你媽?
矽穀大佬:比特幣既像黃金又安全 被低估巨大潛力
比特幣價格衝擊6000美元後轉跌 5700美元或成價格支撐
巴菲特:比特幣是真正的泡沫,它無法創造價值
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場外交易份額從5%上升至20%
國家互金專委會發布《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三家場外平台兩周交易額達6.8億元》
共享晚報:巴菲特狠批比特幣,稱其為真正泡沫;PayPal聯合創始人:比特幣像一種儲備貨幣;穆迪報告: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威脅遙遠可期
比特幣買房成為現實,紐約、迪拜等5大城市開創先河
比特幣逆勢上揚後,騙子偽裝成銀行想空手套白狼!
比特幣價格不像鬱金香狂熱的5個原因
眾多“專家”看空比特幣,比特幣真的是“泡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