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74 返回首頁    go 比特幣


比特幣在中國:是已死?還是正在鳳凰涅槃?

(區塊鏈代幣春秋戰國演義之一)

2017年的9月,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數字代幣,在中國市場上,似乎走完了它的生命裏程。9月4日,區塊鏈ICO發布網站,在央行聯合七部委一刀切中止,9月15日,中國境內的所有區塊鏈代幣交易所,再一次被一刀切中止。甚至連幣幣交易的一絲活口都沒被留下。比特幣在中國已死,數字加密代幣在中國已死,一時間,已成幣圈共識,人們狂拋比特幣、以太坊等代幣,唯恐跑慢了被砸在手上、血本無歸。以至於相當一部分數字加密代幣,在9月15日晚間,一度跌去了90%以上,網絡上、圈子中,到處都是如何參加海外ICO,如何上國外代幣交易市場的熱心指導貼。真是哀嚎遍野、滿目蒼夷、不忍目睹。

一切看起來都確鑿無疑、鐵板釘釘了。但是,Topal還是想請大家想一想,這一切,難道不都是一種表象嗎,這背後的實質究竟是什麼呢?央行、證監會會等監管機構這麼做,究竟是為什麼?我們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嗎。

一,七部委的公告難道在繞圈子?

數字加密代幣9月大限所依據的唯一法規性文件,就是七部委公告,那麼,我們看看這個公告中究竟怎麼定性這一切的。

首先來看區塊鏈ICO。標題是:準確認識代幣發行融資活動的本質屬性,“(ICO)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很明確,ICO本質是融資,屬於非法融資行為,必須予以取締。

再來看代幣交易市場。標題是:加強代幣融資交易平台的管理。“本公告發布之日起,任何所謂的代幣融資交易平台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代幣或“虛擬貨幣”,不得為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信息中介等服務。”也很清楚,交易平台不能從事代幣與法幣交易,幣幣交易也不允許,甚至幣幣交易中介也不允許。可標題說的是要加強交易平台管理,並沒有說交易平台非法。

這就有意思了,為什麼不直接定義代幣交易平台是非法融資交易平台,為什麼不直接宣布取締,為什麼還要加強對代幣融資交易平台的管理,如果交易平台是要取締的,還對誰去加強管理?要知道這是七部委聯合公告,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都會再三斟酌。這樣的低級錯誤絕不會出現。

二,交易平台公告隻是為了下台階?

中國有三大比特幣交易平台,OKcoin,火幣網與比特幣中國,比特幣中國是在9月14日就宣布,接到口頭通知,9月30日之前,停止所有交易活動。而其餘兩家都是在9月15日公告,說是“今天下午正式接到監管部門的正式通知和指導”,即日起停止注冊,10月31日前,停止所有交易。這裏麵還有個大多數人沒有留意的小插曲,就有點意思了。

9月15日,兩家當天的公告,在最後下一步計劃中,說的都是僅停止虛擬貨幣對人民幣的交易,其他交易不受影響。而到了16號,這段文字全部改成了“停止所有關於虛擬貨幣的交易業務”。可是,上一段“***將於10月31日前,依次逐步停止所有數字資產對人民幣的交易業務”,說明,15日的公告是本來的意圖,為何到了16號又改變了?

這種改變無疑是監管層的意思。更值得玩味的還在後麵,藍色標注的文字部分:“由於監管機構並沒有宣布比特幣及數字資產本身非法,OKCoin幣行將積極探索,努力爭取,期望持續給中國用戶提供合規的數字資產服務。”兩家的說法幾乎一模一樣。聯想到兩家前麵一模一樣的改動,不難想象,藍色標注的這段話,也絕對不是兩家交易平台給自己找的下台階說法,而是監管部門的統一口徑。“期望持續給中國用戶提供合規的數字資產服務”,真正的好戲恐怕就在這裏!

三,好戲往往都在後頭

現在的區塊鏈ICO不合法,有沒有合法的區塊鏈ICO?

現在的代幣交易市場不合規,有沒有合規的代幣交易市場?

合法的ICO與合規的交易市場在哪裏?如何才能持續給中國用戶提供合規的數字資產服務。順著這樣一個思路梳理下去,你就會發現,表麵的這一切,都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央行極有可能在下一盤更大的棋,籌備一場更精彩的好戲。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工作已經開展了4年有餘,今年初,基於區塊鏈的數字交易平台已經測試成功,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也在上麵成功運行。春節後,人們看到央行旗下的數字貨幣研究所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掛牌開張了。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籌備組組長、科技司副司長姚前在今年初表示,“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目的是替代實物現金,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成本,提升經濟交易活動的便利性和透明度,至於何時能推出中國的法定數字貨幣,現在並沒有一個時間表。”而現在,不合法的ICO代幣發行取締了,不合規的代幣交易市場也開始加強管理了,這個時間表是不是已經臨近了?

即便話說到這個份上,可能還是有些人一頭霧水,央行發行數字貨幣跟非法ICO,不合規代幣交易所又有什麼關係?簡單說吧,目前的人民幣是無法應對數字加密貨幣的,因為,無法執行智能合約,唯有國家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加密貨幣,可以通過智能合約應對全球所有其他數字加密貨幣。法定數字加密貨幣+智能合約,或許,這就是以太坊的最大貢獻,也是區塊鏈2.0版的核心要素,它可以讓全球所有數字加密貨幣的交易去中心化。中心化的央行,發行去中心化的數字加密貨幣,瓦解掉全球所有中心化貨幣交易平台,說起來都特別拗口,更別說理解了。我就這麼說吧,央行的數字加密貨幣出來後,合規交易平台遍布海內外,像支付寶、微信支付、PayPal,Apple Pay這些互聯網支付平台,都可以洗洗睡了。還是看不懂?還是不明白?那就請認真閱讀下麵這段。

所有去中心化數字加密貨幣,未來都可以通過一種特定智能合約自動交易,譬如,我用1000個瑞波幣,兌換你0.01個比特幣,當我們雙方協商同意後,特定智能合約就會鎖定我的1000個瑞波幣,以及你的0.01個比特幣,我們任何一方隻要將自己的幣匯出了,智能合約就一定會把對方的幣轉入自己的賬戶。同樣,區塊鏈數字資產的購買也一樣,我用100個比特幣,購買你一部小說的數字化知識產權。我的100個比特幣匯出後,你的小說數字知識產權的代碼也到了我的賬戶中。這時候,向支付寶、Paypal這類交易平台和交易方式,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扯遠了,還是說央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吧。

一旦中國央行發行法定數字加密貨幣,這種有國家信用背書,而且,發行量可追溯數字貨幣,與智能合約一綁定,就會成為目前所有數字代幣的中央結算貨幣,甚至連中心化交易所都沒必要存在了(都可以點對點交易了)。這樣一來,央行隻需控製自己的法定數字貨幣的買進和賣出,就等於控製了整個與央行法定數字貨幣開展交易的全球數字代幣交易鏈,什麼比特幣的洗錢、走私、黑市交易,統統都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四,統統都隻是一種可能性

話雖如此,但所有的這一切,僅僅都是猜測,最多,也隻是揭示了眾多可能性的其中一種。現在,各式各樣的傳言、謠言滿天飛,作為一介草根百姓,沒有任何可靠來源證實它們的真偽。所以,我們唯一能信賴的,就是我們自己的對基本價值邏輯的判斷,對基本事物規律的認識。下麵這個圖片中的截圖和說法盡管都未必可信,但是,基本麵的猜想,與我上麵的可能性預測是一致的。

全球數字代幣的市場,早已突破1000億美元了,按照中國市場前幾個月的ICO代幣發行的熱度,全球代幣經濟市場突破5000億、甚至1萬億美元,也隻是時間問題。這麼大的一個市場讓它不受監管的自由發展?至少在中國是絕無可能的。這麼大一個蛋糕,中國不想去分一杯羹,至少在中國,恐怕找不到這樣的傻子。中國央行和監管部門不易餘力、毫不手軟的打擊非法ICO,打擊不合規代幣交易平台,不是想置區塊鏈代幣新經濟於死地,而是希望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為自己所用,為中國未來新經濟發展所用。中國央行的魄力的野心,或許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不僅想在這個代幣新經濟中分一杯羹,更希望能進一步把握其主導權。

果若如此,我等幣圈草民又能如何?注意,我說的所有一切,都僅僅是眾多可能性中的一種。果若如此,你們現在手中所有的數字加密貨幣都會大漲特漲,當全球人民在符合中國監管要求的、遍布海內外的合規代幣交易平台上交易時,首先,必須用央行數字幣來購買代幣,所以,央行歡迎代幣增值,代幣價格漲得越高,對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需求量就越大。其次,代幣套現,也需要兌換回央行數字貨幣(至少在中國隻能如此),這樣,憑借與比特幣綁定、有國家信用背書的央行數字貨幣,極可能會率先成為國際法定數字貨幣,咱也可以出去薅薅別人的羊毛了。最後,央行數字貨幣盡管是國家法定貨幣,但是,與人民幣並非一對一的綁定關係,而同樣是匯率關係。這樣,即可防範國際金融巨頭借打壓央行數字貨幣來打壓人民幣,又可以有效建立人民幣的虛擬世界防火牆。

再說一遍,一切都僅僅是可能性,或許比特幣已死,後麵根本就沒戲了;或許正在鳳凰涅槃,大戲、好戲還在後頭。至於究竟是捂好你手中的代幣,還是抓緊拋出、請自行判斷。

最後更新:2017-10-08 03:55:45

  上一篇:go 比特幣大利空!A股反而迎來一個利好
  下一篇:go 比特幣崩盤!大限已至 交易平台將全部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