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27 返回首頁    go 比特幣


比特幣滋生洗錢及毒品非法交易 投機人士隻見風雨不見歸程

文/泓河

聖雄甘地曾說:“一開始他們忽略你,然後他們嘲笑你,接著他們攻擊你,最後你就贏了。”但此前被忽略、嘲笑、攻擊的比特幣並未等到獲得勝利的一天:不久之前,投機者們還在為比特幣價格連連上漲而歡唿,且業內不少聲音認為比特幣這種加密數字貨幣將主宰全球貨幣市場;但監管重拳之後,比特幣市場內似乎已經沒有贏家可言,那些專注於市場投機、甚至利用比特幣洗錢的投機人士終隻見風雨、不見歸程。

比特幣洗錢案例層出不窮

洗錢,顧名思義就是將不合法的錢通過交易變得合法。廣義的洗錢是指將所有的犯罪所得進行轉化;狹義的洗錢是指犯罪嫌疑人明知手中的錢是通過諸如毒品犯罪、恐怖活動、走私犯罪等方式獲得,卻通過係列手段掩飾及隱瞞所得的贓款。一般而言,犯罪者會將錢用於金融或其他經營投資活動中,具有客觀性特征。

2014年2月,加拿大《環球郵報》有報道指出:魁北克省一名叫瑞德的男子因為涉嫌比特幣洗錢罪被當場逮捕,據悉,這筆錢來自於盜竊信用卡所得的贓款,他本人認為類似這樣的贓款最適合通過比特幣交易洗白。湊巧的是,在瑞德被捕後的兩個小時時間裏,又有一名叫愛斯皮諾紮的嫌疑人被捕。至此,比特幣洗錢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且通過Localbitcoins.com網站進行比特幣匿名交易的人們也成為了情報部門的監管對象。加拿大政府據此指出:希望對比特幣等電子貨幣相關新興風險進行修法,以防止電子貨幣被恐怖活動及洗錢等犯罪行為利用。

2014年冬,美國佛羅裏達州對於三名涉嫌巨額非法交易的比特幣經營者進行處罰,佛羅裏達州當局認為這些犯罪嫌疑人利用比特幣通過線上方式進行遺失信用卡交易,用以敲定更大的生意。其中的一個交易者Michelhack把3萬美元兌換為比特幣,被逮捕之後,等待他的是違反反洗錢法的重罪,這是首個利用反洗錢法打擊比特幣交易的案例。

今年年初,美國聯邦調查局對於亞曆山大·溫尼克進行了係列指控,諸如竊取並非法使用用戶個人資料、涉嫌販毒、參與犯罪集團及利用比特幣轉移並洗白40億美元資金等。而美國司法部則認為溫尼克在2011年時就已經開始利用比特幣從事犯罪活動,那時,他已經創建了一家交易所,從那之後,一家日本比特幣交易所就一直在發生比特幣被盜事件,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幾年的時間,直到2014年時世界最大比特幣交易所Mt.Gox關閉。

比特幣價值8年暴漲300萬倍 洗錢者因此利益最大化

比特幣具有諸多特性,這些特性在使比特幣與眾不同的同時,似乎也在肩負著改變世界金融未來發展方向的重擔。但其中的匿名性等特征,在改變人類多領域現有認知的同時,也在助漲洗錢等行為。投資者可以擁有多個比特幣地址,且這些比特幣地址與現實生活中的個人身份沒有絲毫關聯,針對區塊鏈上的每一筆交易記錄,我們一般隻能知道有一筆交易發生,但卻無法溯源擁有該比特幣地址的主人。有業內人士曾指出:比特幣其實就是一個數據、一個代碼或者一個答案,由互聯網作為支撐基礎的比特幣或將超越世界現有的流通貨幣。比特幣高度的匿名性以及流動性使其成為洗錢行為青睞的犯罪工具。

由於任何人都可以隨意的生成比特幣地址,且其去中心化特征讓比特幣可以不受央行及政府的監管。因此比特幣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即迅速充斥全球交易市場,但各國的監管政策卻並沒有跟上比特幣的發展進度。據此,比特幣迅速發展衍生的諸多問題與監管措施不當之間的矛盾即通過洗錢等犯罪方式展現出來。

從比特幣價值方麵來看,比特幣價值暴漲速度驚人。從剛出現之初的一萬個比特幣購買兩個披薩到不久之前業內流行的“一幣一別墅”,比特幣價值在8年時間裏已經暴漲了300萬倍。雖然最近各國不斷針對比特幣交易等問題出台監管政策,但總體看來,比特幣價值暴漲利潤驚人,顯然比有貶值風險的法定貨幣更有吸引力。利用比特幣價值暴漲的特性進行洗錢顯然可以規避更多的市場風險,洗錢者將因此利益最大化。

潘多拉魔盒已打開 如何重建希望烏托邦

2008年,中本聰發布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係統》,自此,這種極具烏托邦思想的數字貨幣逐漸成為倡導自由公正社會的無政府主義者的熱議對象。但由於投機者內心不斷膨脹的貪念,愈發流行的比特幣如同潘多拉魔盒一般,正釋放著各種邪惡力量。

基於此,社會各界其實都應該付諸努力,使比特幣不要一直貼著洗錢的標簽。首先,從政府監管層麵看來,各國應該嚴把監管大關。從人民銀行於2013年12月首次下發通知指出:“比特幣應當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到今年年初的一輪加壓,再到9月4日的關閉國內比特幣交易所的決定。表麵上看來,中國監管機構對於比特幣監管的力度不斷增加是毋庸置疑的,韭菜們的日日哀嚎也是關注者有目共睹的,但誰又能看到監管重拳實際是央行對於比特幣犯罪與投機行為的無奈之舉。

放眼國際比特幣市場,日本認定比特幣為合法支付方式,並在今年4月1日通過了修訂的《支付服務法案》,要求比特幣交易所實施比現在更為嚴格的KYC政策,交易所在核查交易者身份的同時,也要保管交易記錄,並報告可以交易。今年8月1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若數字代幣構成證券與期貨法案中監管的產品,則代幣的發售會受到金融監管機構的監管。英國對於比特幣采用比較寬鬆的態度,澳大利亞也在減輕比特幣交易稅。韓國與中國的監管政策較為相似:將加大對於比特幣的監管力度,防止違法交易與單純的投機行為。在由比特幣衍生的犯罪行為不斷泛濫的當前,從國家層麵進行合理的監管才是王道。

其次,從技術層麵看來,比特幣交易並非完全無法追蹤。雖然比特幣具有匿名性等特點,但由於比特幣的交易曆史是完全公開的,因此所有人都可以查到錢包地址的資金流動情況,且可以通過溯源查找到區塊生成之後錢被發送到的某個地址。當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比特幣匿名性並非無懈可擊——比特幣的物理地址泄露之後,通過大數據分析的方式即可知曉該資金的流動記錄及與哪些地址發生了交易。例如在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的《大數據時代》中曾提及:在分析了2006年的2000萬匿名搜索記錄之後,發現其中有4417749號樣本的信息屬於佐治亞州的一名女性。

而在應用實例方麵,此前已經有報道指出:美國國土安全部可以更好的追蹤比特幣相關的犯罪行為。據悉,今年8月初時,美國國家稅務局宣布與比特幣安全公司Chainalysis發明了一種工具,可以獲知比特幣錢包的所有者並監測洗錢活動。且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裏,為了更好的檢測比特幣資金動向,美國國稅局的犯罪調查員針對虛擬貨幣犯罪相關問題進行了訓練。

最後,投資者需認識到,比特幣不應成為一種投機渠道,且這項目前看來最為成熟的區塊鏈技術應用不應與犯罪行為相掛鉤。懷著一種一夜暴富的心態進場隻能淪為一波又一波的韭菜,在幾輪監管提示不使市場真正降溫的時候,或許唯有重拳禁止才是止住投機浪潮的最直接、最有效方式。

自2009年第一枚比特幣誕生之初,包含人類貪念的潘多拉魔盒或許就已經打開,投機、洗錢、涉及毒品及槍支等非法交易行為在刷新人類底線。比特幣創立之初帶給聖杯騎士們的對於烏托邦社會的狂熱幻想已然幾近煙消雲散。洗錢問題隻是比特幣存在的諸多問題之一,在比特幣信仰價值不斷崩塌的當前,如何找回“潘多拉魔盒的希望”是所有人應該思考的問題。

最後更新:2017-10-08 06:27:58

  上一篇:go 央行主管媒體:比特幣的歸比特幣 區塊鏈的歸區塊鏈
  下一篇:go 比特幣的另一麵:非法集資、洗錢、販毒、走私都用它來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