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69 返回首頁    go 比特幣


吳寒笛:在中國足球出線的生死關頭,李笑來、ICO、比特幣卻出事了!

這兩天,我一直惦記著國足的事。要是能打進2018年的世界杯,我明年就可以去俄羅斯玩了,還可以順便會一會研究生班的洋妞老同學安娜。安娜讀研的時候跟我一個班,經常帶巧克力給我吃,還誇我是“Sunny Boy”。

哪知道在這麼萬眾期待的時刻,ICO出事了,真是給國足添堵。七部委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基本上是對於ICO一刀切了。

然後比特幣大跌、李笑來也不見蹤影。大家朋友圈的狀態,從“國足好運”變成了“@李笑來”。

有的朋友可能不太了解整件事,我先大概介紹一下。因為我也不是幣圈專業人士,隻能保證通俗,不能保證解釋得非常精確:

科技精英搞出來一個東西,叫做電子貨幣,你可以理解為電子版的郵票、黃金或者鑽石,具有稀缺性,可以買賣。但是這東西本身沒什麼使用場景,不能吃也不能用。也不好估價,大家認為它值錢,它就值錢;大家覺得它不值錢,它就不值錢。

比特幣是這類電子貨幣的代表,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類似的代幣。

什麼叫ICO呢?有點類似於IPO,也有點像眾籌。隻是ICO給你的不是股份,也不是什麼實物商品,而是電子貨幣。比如我,可以發行一個“笛寶幣”(寒笛寶寶的簡稱,總不能叫“寒笛寶寶幣”吧,聽起來太不霸氣了)。發行一萬枚,每枚價格100元。如果一夜之間全部賣出去,我就有一百萬的收入。

要是我未來名氣越來越大,大家都覺得我牛逼,想持有“笛寶幣”的人就會越來越多,“笛寶幣”的價格就會不斷上升,假設升到1萬一枚,最初的持有者就淨賺100倍;要是網上出現我的豔照視頻,我的信譽大跌,“笛寶幣”相應的也會不斷貶值。

現在的實際情況是,這幾年,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各種電子貨幣越炒越熱,價格也持續走高。一個叫李笑來的大V,鼓勵大家都去買,並且他自己靠ICO賺了2億美金。

然而昨天,七部委發文,把ICO定義為“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隨之而來的是比特幣及各種電子幣價格大跌。昨晚幣圈的風雲人物趕緊微博發文,向有關部門表衷心,薛蠻子、孫宇晨等都發了,表示會配合監管部門把收上來的幣錢退回去。這個也很好理解,要是不退回去,財富倒是有了,自由可能就沒了,何談財富自由呢?!

但是是按認購價格來退回呢,還是現在大跌後的價格退,這個不好說。而作為幣圈首席大V的李笑來,卻一直沒動靜,有的人說是跑美國去了,有的人說是被控製了,眾說紛紜。

在這幾個月幣圈大火之前,就有相關的公司和機構找我合作,不過我都拒絕了。我自己也沒買任何代幣,也沒給別人站過台,也沒參與過類似的活動。

有三類產品的營銷,我是堅決不參與的:

1.新興金融產品;

2.醫藥醫療產品;

3.化妝品。

因為這三類產品的風險太高了,不管是動了別人的錢,別人的身體,還是別人的臉,要是稍微有點什麼差池,指不定有多少人跟我拚命呢。到時候就隻有跑路到俄羅斯,跟安娜亡命天涯了。

幣圈的大起大落,讓我想起前兩年的p2p,甚至是20年前的傳銷。

其實傳銷和很多東西一樣,在國外都挺正常的,本質上來說還是一種比較進步的技術,結果傳到中國來就變味了。最早傳銷在中國是合法的,當時很多大公司,還專門有一個傳銷部。但是傳銷在中國玩著玩著就變味了,影響越來越惡劣,有關部門不得不站出來管一管,因為再不管就徹底亂套了,最後就隻能一刀切了。

寫到這裏,我談幾個熱點問題的觀點。因為不是幣圈的人,能夠保持相對的中立和客觀。

第一個問題,李笑來是不是騙子?

答: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騙人”這個標簽完全是一個非常主觀的認定。這裏麵有兩個既定事實:第一,他確實鼓勵粉絲買幣;第二,確實很多人虧了錢。至於他主觀上是不是當初就準備要當個騙子,說不清楚,討論起來也沒啥意義。如果你提前退出來了,賺了錢,你肯定覺得他很英明;如果你沒退,跌了,你肯定覺得他是騙子。

第二個問題,這個領域還需要繼續關注嗎?

答:我不是這方麵的專家,但是也請教了一些金融圈的朋友。大家的建議是:技術方麵還是可以繼續關注一下,畢竟區塊鏈技術本身還是一種突破,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來的發展方向,不過短期內還是不要參與了。

第三個問題,如何對待新興的金融產品?

答:看不懂的不要投,大熱的項目更要慎之又慎。

第四個問題,如何判斷一個項目的增值潛力?

答:主要是看有沒有創造實際的價值。如果一個東西,沒啥實際價值,或者從業者講不清楚它的實際價值,隻是概念炒來炒去,那這個東西的未來價值,就要打個問號。

好了,就寫到這裏吧,最後,讓我們一起祝福國足,能夠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最後更新:2017-10-07 23:36:29

  上一篇:go 北京樓市首付貸重來;逾10家ICO交易平台暫停業務;比特幣日內跌幅擴大至近7%
  下一篇:go 一夜暴富夢碎!比特幣三天暴跌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