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64 返回首頁    go 比特幣


那些跌下神壇的“炒貨”:比特幣拉菲紅酒和藏獒

近年,在市場無序惡炒之下,甚至一些地方特產都被炒成了“天價”!躁動的市場從來不缺概念,虛擬幣、菩提子、沉香木甚至鳥籠子,這些極為小眾的物品在一些“小圈子”中迅速躥紅後,已經開始呈現出逐步向大眾市場蔓延之勢。

在我們還沒注意的時候,在資本的蜂擁下,這些物品已經完成了鯉魚向龍門的一躍,而脫離正常供求關係的盲目跟風與炒作,是它們躥紅背後共有的現象。不過,隨著資本的撤離、大眾理性的回歸,不少曾經的“炒貨”開始跌下神壇,價值回歸正常市場。

比特幣

前幾年,數字貨幣中的佼佼者—比特幣,在互聯網世界掀起了一陣風暴,最火的時候1比特幣甚至可以兌換7000元人民幣。當時,幾乎所有人都參與到了數字貨幣的交易中,微軟等行業巨頭更是對比特幣讚譽有加。

2009年比特幣誕生以來,價格大起大落已成為這種虛擬貨幣的特征。2013年比特幣交易價一度漲至1150美元的巔峰,此後一路走低。隨著各個國家的抵製政策和比特幣自身的安全問題,導致比特幣開始漸漸的銷聲匿跡。

拉菲酒

在過去10年時間裏,拉菲的身價一路狂奔,每年都以30%的漲幅“傲視群雄”。在中國,紅酒圈子裏經常流傳著各種相似的傳說,誰花100萬買了一批拉菲,沒想到3個月後市值翻番……但這種瘋狂的漲勢在2011年下半年戛然而止。

從陷入“假酒”風波到價格暴跌,2011年數萬元一瓶的波爾多葡萄酒終於“退燒”。2011年精品葡萄酒價格出現自2008年以來最慘烈的下跌,某些葡萄酒價格更是下跌近半。一方麵,“拉菲”等超高檔紅酒麵臨市場考驗,一些年份酒跌幅逾40%;另一方麵,名酒仿冒亂象頻發,紅酒價格仍遭遇“炒作”拷問。

價格膨脹的時期,僅82年拉菲的一個空瓶就賣到了3000元。據報道,一個製作假拉菲瓶塞的商人光2011年就生產了70多萬個瓶塞。不過,自從2011年下半年拉菲價格開始下跌,這位造假商販“2012年連一個訂單都沒接到。”

在業內人士看來,盡管下跌幅度最高已超過30%,但“以拉菲為首的精品葡萄酒價格仍存在泡沫。”拉菲下跌衝擊的不僅是直接的銷售市場,在拍賣市場,拉菲也顯現出了頹勢。2011年年末,紅酒拍賣出現了自2009年以來的第一次流拍。有一位投資人這樣形容拉菲價格下跌帶來的衝擊,“拉菲神話破滅的是整個紅酒投資的信心。”

作為一名長期追蹤紅酒市場的業內人士,麵對紅酒市場大熱後出現的跌勢,朱立農指出,目前國內很多人投資葡萄酒正處於一種盲目的純粹逐利的階段。“江浙遊資對全國的拉菲狂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拉菲在全中國已經成為了一種身份和財富的象征,也成了請客送禮的首選,從而形成了‘買拉菲的人不喝,喝拉菲的人不買’的局麵。”

藏獒

很長一段時間,提起藏獒,大多數人會聯想到“有錢人才玩得起”的貴族寵物,而普通人因為屢屢發生的藏獒傷人事件,對藏獒往往退避三舍,敬而遠之。

此前,關於藏獒的傳說層出不窮。最具原始風味的神話是“天降神犬”,甚至攀上“天狗”“哮天犬”,說其勇勐能殺狼鬥豹甚至戰獅敵虎……曾幾何時,似乎誰擁有藏獒,誰就是王者,炒作者更精準把握這一點,宣稱純種藏獒血統之高貴,甚至大肆鼓吹“獒文化”。

1999年時一條藏獒幼犬市場價格約為2000元,成年犬每條約8000元。到了2004年幼犬價格漲至約3萬元,到了2005年,由於大量投機者的擁入,藏獒市場價格及交易量達到頂峰,一般品相的幼獒的交易均價高達4至5萬元,一般成年獒交易均價在10萬元左右,當年還有一條純種藏獒賣出了100多萬元的天價。2013年3月23日,一隻名叫“獒布加迪”的藏獒,就因其威武雄壯大個頭和厚實光亮毛質,被主人要價千萬,引市民圍觀。但是悉心觀察以後就會發現,買家基本沒有普通人,都是在養殖場和養殖場之間做轉手。

在美國,一條身高80厘米左右的良種藏獒,價格最高3000美金,而在國內售價動輒千萬。當藏獒神話破滅,境遇還不如一條土狗,白送都沒有人要。藏獒的炒作風潮過去後,一大批藏獒被送入了狗肉館,其實純種的藏獒至今價格不低(畢竟稀少),可是那些血統不純的藏獒就遭殃了,因為經濟價值低了不說,與純種藏獒比胃口可是不小,故而吃窮了他們那待價而沽的主人。後來炒作風波過去,坑了跟風買藏獒的玩家,更把那些無腦跟風的人弄得無比淒慘。

月餅

月餅曾經很傲嬌,一盒能賣30多萬。2004年8月8日,有媒體報道,昆明一盒標價31.8888萬元的“天價”中秋禮品盒亮相。禮盒內除了有月餅,還配有數碼相機一台、攝像機一部、五糧液一瓶、派克金筆一支、ZIP打火機一個以及高級保健品、茶葉等之外。最讓人咋舌的是還有麵積為114.75平方米的住房相送。

有網友說月餅就是一塊麵做的帶餡兒的餅,買月餅配這麼多大件,跑偏了吧?當然,這的確是個極端。在它的背景下,同時期的近10萬元的純金月餅,用鑽石點綴的銀月餅,好像也就沒那麼突兀了。此外動輒超千過萬的月餅充斥著商場、酒店的櫃台;稍加包裝的售價就突破兩三百元。曾有媒體算過一筆賬,800克的蓮蓉月餅成本價不到90元,但一上櫃台就買到300元。

2013年成為月餅行業的拐點,盡管偶有高價,但不再是常態,這也導致行業總體市場縮水。

近十年來,茅台酒“逢節必漲”似乎已經成了一種慣例。2011年茅台酒價格的瘋漲促使大量民間資金湧入。有消息指出,民間茅台酒的囤貨高達2萬噸。茅台作為中國白酒行業的龍頭品牌和醬香型白酒的代表,因生產周期長、市場需求大等因素,長期以來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且易於保存,隻需置於陰涼處即可,因此民間熱衷於投資和囤積茅台酒。業內人士曾表示,高端的茅台很適合投資,五年裏身價漲了200%以上。“2009年,飛天茅台的市場價才600元一瓶,2011最高都到1950元了,翻了三番,未來也許還會再漲。”

茅台最紅火的時候,整個茅台鎮全鎮有超過3/4的人口是茅台公司的職工,包括茅台鎮內的一些中小酒廠的老板在內。有專家指出,茅台作為投資品尚未成熟,而且茅台的價格存在泡沫,而“炒作的泡沫漲到一定程度早晚要破的”。

塑化劑事件、中央“八項規定”、“六項禁令”、限製“三公消費”……從2012年11月開始,白酒業陷入了一個漫長的噩夢期。飛天茅台等高端白酒仿佛在一夜之間跌下神壇,價格幾近腰斬。在2012年年初曾飆至2000元的53度飛天茅台,在京東上的售價隻有1159元;而52度五糧液則已經出現批發價和出廠價倒掛的現象。與以前每瓶可以賺到1000多元的利潤相比,如今的感覺真好像坐“過山車”。

褪去光環回歸市場本色,已經成為茅台必須要走的轉型之路。

鑽石

長久以來,世界各地珠寶愛好者收集鑽石,珠寶世界中,很多人把鑽石當作一種象征,也被用做結婚訂戒。在廣州的中心城區高檔商場中,1克拉鑽石首飾的單價目前基本在9萬~12萬元徘徊,顏色好、切工好的可以賣到10萬元之上,顏色稍差的為9萬~10萬元。這個價格與10年甚至12年前相比,居然沒有變化。十年未漲!

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毛坯鑽石價格已下降約五分之一,預期接下來幾個月將進一步下降。

直到世紀之交,戴比爾斯公司幾乎占有一定鑽石市場,該集團成立於1888年,其它寶石公司經銷商,如美國卡特爾,在2012年鑽石淘金成為了英美集團一部分,大股東接受德國奧本海默家族的大約85%股份。戴爾比斯公司在全球擴張。

然而,麵對全球市場需求減少,全球最大鑽石原料供應商戴比爾斯公司減少供應。不少投資者和消費者認為,鑽石有保值、增值功能,然而,近一年多來,鑽石價格走低。

戴比爾斯公司每年選許多經銷商,如非洲南部博茨瓦納,到目前為止,戴比爾斯公司給許多富人供應鑽石,公司收入也是熱火朝天,現在,公司希望公布這些細節,有助於恢複市場,防止漫天要價,希望阻止市場瘋狂炒作。今年1月底,戴比爾斯作了今年首次銷售,除了降低價格,而且減少供應。

農產品類

農產品的炒作,給跟風種植的農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同時也對整個產業造成損害。遙想當初的綠豆、大蒜、薑……

太多的例子太多血的教訓,提醒咱們農民朋友,在跟風種植的時候,一定要有規避風險的意識。同時也唿籲與這個產業相關的政府部門以及研究機構加快調查研究,普及相關知識,為整個產業的發展立下基本的規矩,這是對消費者有利,對種植者有利的好事。

蟲草

提到蟲草,人們首先會想到冬蟲夏草。這種生長在高寒地帶、全長隻有9到12厘米的蟲草,其藥用價值非常高,與之相匹配的是它那高昂的價格,動輒就要幾萬元一斤。

其實,蟲草就是一種真菌,冬蟲夏草隻是幾百種蟲草中的一員。這些年來一直被商家過度炒作。

蟲草被視作我國的名貴中藥之一。它與人參、鹿茸並稱為中國補品三寶,具有防治衰老,增加免疫力等功效。國際著名真菌學家、原安徽農業大學校長李增智教授四十多年來一直研究蟲草,他表示冬蟲夏草被炒的比黃金還貴是不正常的,“實際上不管是冬蟲夏草還是其他蟲草,它既不是蟲也不是草,而是真菌。”

一連串巨額費用的轟炸式廣告,以及諸多資本的熱捧。記者發現,在經曆了十多年時間的熱炒,冬蟲夏草早已脫離了原本作為中草藥的角色,而成為資本市場熱捧的概念題材。其日益高昂的價格,甚至吸引不少不法分子打著蟲草種植合作項目的旗號實行詐騙。在青海春天神話破滅的背後,早有圍繞蟲草的行業炒作和資本泡沫出現的端倪。而食藥監總局早在2010年發文整治冬蟲夏草市場,直到針對青海春天的禁令出台。

猴年春節前夕,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消費提示說,經檢測,市麵上冬蟲夏草、冬蟲夏草粉及純粉片產品中,砷含量為4.4~9.9mg/kg,超過保健食品國家安全標準1.0mg/kg。這則提示還引用匿名專家的觀點說,長期食用這些產品會造成砷過量攝入,並可能在人體內蓄積,存在較高風險。

瑪咖

瑪卡因為曾被稱作是“植物偉哥”而風靡一時,身價更是直線超過眾多名貴中藥材,引來市民瘋狂搶購。

自瑪卡被炒出上萬元的天價後,瑪卡種植成為了一個高投入的產業。時長4個月的瑪卡種植環節亟需勞動力,工時費是種植成本的大頭;800株一盆的瑪卡苗價格從80元至170元不等,一畝地種苗約1萬株;一公斤瑪卡種子被炒至6萬元……加上種植使用的有機肥,防蟲害的百事達,林林總總,每畝地至少得投3500元。但是今年,瑪咖遭遇寒冬。

“今年瑪卡的價格比白菜還低,像我們紫瑪卡隻能賣兩塊錢一斤,連白菜都賣到六塊錢一斤,去年(紫瑪卡賣到)五六十塊一斤。還有黑瑪卡,去年能賣到一百一、一百二,這兩天最好的就七八塊一斤,還有黃瑪卡,最好的也就兩塊錢一斤。去年跟今年的價格就是天上的地下。”商販高從明這樣告訴記者

2011年,雲南黃瑪咖批發價約為220元/公斤,2012年上漲至300元/公斤。2014年,瑪咖批發價的最高位,甚至達千元一公斤。仿佛一夜之間,吸引各路資本瘋狂進入,被市場輪番炒作後每公斤高達千元的瑪咖價格跌下神壇,農戶種植的瑪咖爛在地裏。3月,瑪咖價格直降一百倍,到了1元/公斤。瑪咖給大眾真實上演了“過山車”式的暴漲暴跌。

過去幾年為瑪咖而來的不乏各種行業的大公司,比如茅台、五糧液、瀘州老窖均與格林恒信公司合作生產瑪咖養生酒,雲南白藥集團旗下有瑪咖片(壓片糖果)產品,白雲山也於2014年推出“白雲山鐵瑪”瑪咖人參黃精固體飲料。此外,同仁堂、香雪製藥、康美藥業都在雲南建立萬畝級別的瑪咖種植基地。

蘭花

2007年,在貴州蘭花博覽會上,一株極品“天逸荷”的成交價達到了1100萬元。緊接著,武漢蘭花博覽會上,這種“天逸荷”極品蘭花竟然進一步傳出了1400萬元的天價。當年,“一盆蘭花能換一套房,兩根蘭花草能換一輛車”在蘭花投資界也是常有的事,比如台灣的報歲蘭、洋蘭等都是價值數以萬計的名貴蘭花。

炒蘭是2004年開始興起的,尤其是在南方的雲貴一帶。“在北京專業經營蘭花生意的人估計有上百人,而業餘的蘭迷們保守估計大概有幾千人。”業內人士透露,“玩蘭花的都是經濟實力比較強的人。”改革開放以後,國內出現過三次“蘭花熱”。君子蘭在20多年前也被瘋炒。1984年,大江南北刮起君子蘭旋風,一盆品相好的君子蘭甚至要10萬多元。端著君子蘭走完一條街,價格能漲3倍。現在,在寧波,不到10元就能買到君子蘭小苗。

當年蘭花價格畸高,幾十萬元一株草在市場上並不少見,一盆花價格甚至遠超一輛寶馬,而如今它們的價格正一路暴跌,走入尋常百姓家。以蓮瓣蘭汗血寶馬為例,在十年前蘭花價格最為“瘋狂”的時期,一苗“汗血寶馬”蓮瓣蘭最高賣過一百五十萬,價格堪比真正的寶馬車。就是前幾年,一苗二十萬的價格也很稀鬆平常,而現在的價格卻回歸理性,一苗價格隻有幾百元。

從暴漲到暴跌,蘭花是如何被炒作的?

“隻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瘋狂。”昆明市五華區蘭花協會會長趙暉告訴記者,2007年蘭花炒作達到高峰,“大唐鳳羽”、“星海蝶”、“黃金海岸”等高端蘭花一苗難求。蘭花就跟房地產一樣,有泡沫,有炒作,大家一起把價位抬高了。炒作蘭花一個最典型的方法就是,由幾個資金雄厚的莊家投入上千萬元資金聯手坐莊。如莊家以3萬元一苗的價格購買一批蘭花,然後又以5萬元一苗的報價對外銷售,合夥莊家再買回以10萬元高價賣給另一個莊家。不斷買進賣出的過程中,再通過媒體的軟性宣傳,吸引其他投資者跟風買進,造成某一個或某幾個蘭花品種價格飆升。而當這些遊資賺取巨額利潤撤資之後,天價蘭花無人接手,市場隨之很快坍塌。“這樣炒作,害苦了不知情的種植戶和銷售商,很多人賠了之後,一無所有。”

普洱茶

2002年,20克普洱茶拍賣出165萬元天價。

2005年,一提七子餅普洱茶創造了160萬元的拍賣神話。

2005年至2007年,從馬背上走下來的雲南普洱茶登上一輛史無前例的“過山車”,體驗著高峰、低穀的“極度瘋狂”。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瘋到什麼程度?這麼說吧,一筒1975年的老茶,2003年前後每片大約就1000元錢,一包7000元,2005年、2006年可就不一樣了,7000元你連半片都買不到。”“瘋狂”在雲南幾大茶葉產地持續蔓延,很多茶商冬天就跑到茶農家裏收購茶葉。”

從2006年以來,市場上就不斷傳出天價普洱茶的故事。每公斤八千、一萬、甚至兩萬的普洱茶,常常令人目瞪口呆。這其中不乏炒家的幕後推動。天價茶推高了市場預期,也放大了市場需求。

2007年5月以來,普洱價全線下挫,作為炒作普洱茶的主要地區,廣東茶葉市場普洱茶的價格出現了大幅“跳水”的情況。雲南普洱茶墜入穀底,身價普遍縮水30%至50%;業內的估算是,普洱茶市場迄今“蒸發”了300多億元,普洱茶業一頭跌入“冰河期”。

隨後普洱茶價格在低位沉寂了五年,從2013年開始,普洱茶的價格再次抬頭,隨之而來的,是資金對六大古茶山的爭奪,以及毀滅式采摘。到2014年,雲南全省普洱茶的總產量達到了創紀錄的11.4萬噸,比上年增長近18%而到了2015年,供應增長與需求增長的差距不斷拉大,加上消費市場越來越理性化,最終讓普洱茶的價格出現了回歸。從長遠來看,這樣的價格回歸,對於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很積極的作用。

陽澄湖大閘蟹

2009年,南京高淳出現售價高達99990元名為“黃金龍鳳蟹”的兩隻裝螃蟹禮盒,規格為公蟹300克、母蟹200克,其外包裝為純金盒子,贈品為純銀的蟹八件。

送人情、送禮品、送客戶……不少高價的陽澄湖蟹,其實大多結局如此。陽澄湖大閘蟹的身價,每年都在節節攀升,10年間,其出湖價已經漲了一倍有餘,2011年更是以近三成的漲幅,創下曆史新高。3.5兩重的公蟹出湖價達170元/斤;4兩重的公蟹出湖價則高達210元/斤,而賣到北京消費者手中的大閘蟹,每斤均價竟然超過了330元。

資料顯示,2002年,陽澄湖大閘蟹協會發布收購指導價為4兩雄蟹每斤85元;2003年漲到105元;2004年漲到112元。直至2007年,收購指導價雖然遭到取消,但大閘蟹價格並沒有停止向上的腳步。2011年陽澄湖大閘蟹的“出水平均價”達到每斤140元。2012年,在太湖重4兩的太湖大閘蟹,出湖價每斤120—150元,在陽澄湖洗澡後,每斤就漲到210元左右。

無論是對蟹商還是對協會的采訪中,雙方對此的解釋都幾乎相差無幾:成本、飼料、人工都在連年上漲,因此導致了大閘蟹的價格不斷提升。

但是,在養殖戶處,記者卻聽到不一樣的聲音。“就算原材料再貴,核算下來一隻蟹的成本最多也就20元左右。”一位養殖了10多年大閘蟹的劉老伯表示,關鍵在於陽澄湖的蟹商彼此默契,互相炒作,抬高了價格,從而吃到了溢價的那塊“蛋糕”。

對於蟹商們來說,並不愁價格高沒銷路,甚至出現了價格越高,越好賣的情形。數年前在網上,單隻價格880元的大閘蟹,居然供不應求;四、五百元每隻的螃蟹,照樣賣得很火。

2013年,公款消費被嚴格限製,陽澄湖大閘蟹的銷售受到巨大衝擊。大閘蟹甚至在上市一個多月前便傳出降價的消息,作為大閘蟹最著名產地,陽澄湖地區的大閘蟹降價10%左右。同時由於其它產地有充足的大閘蟹供應,導致這類商品的價格和品牌終歸於平庸。

文玩類

炒作在文玩界非常風靡。尤其近年來,大家對木質文玩的追捧愈演愈烈,很多木質手串在文玩圈掀起一股熱潮。

在文玩圈裏有一個規律,那就是事怪必妖。大家可以想想落地紅剛問世的時候,有多少玩家曾花費千元來賣,還有滴血蓮花菩提的高價讓多少玩家心頭滴血。這些文玩剛拿到手的時候確實很高興,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它們退掉表麵的那層糖衣之後,留給玩友的隻是苦澀。

滴血蓮花的形狀確實很漂亮,而且盤玩之後像鮮血一樣的紅也是物如其名,前幾年曾一度火爆文玩圈,直到被揭開它隻是野菠蘿的種子,隻是通過炒作,將本不值錢的樹籽製作成了價值連城的工藝品。

文玩核桃

可以說,現在文玩行業的興起,與十年前文玩核桃的風靡息息相關。

“2004年價值100元的核桃,到2009年就已賣到幾千,2011年直接炒到上萬,價格飆升多少大家心裏有數。要說這核桃真正的價值,至少得在現在的價格上砍掉兩個零!”一位核商這樣表示,“2008年的時候,一對45mm的虎頭能賣到1600元,現在僅400元就能買一對。今年的熱點是獅子頭,核農嚐到甜頭後,回去一嫁接,明年可能就滿街都是了。”

落地紅

現在提起落地紅,大家都知道這玩意根本不值錢,瞎玩玩還行,別說收藏了。落地紅最早出來的時候可謂是風光一時,因為看著新鮮,瓣兒多,而且還正圓,個頭還大;很多人不知道它是從哪兒來的,甚至最高價格時候達到過幾千元,有的大尺寸手球還能達到5000元。當後來貨源迅速增加後,都知道這玩意高產,而且是非常高產,故而買的人越來越多,價格越來越低,一天幾百塊那麼往下掉都是真的。

血龍木

血龍木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霸氣,木質的表麵有鮮紅色的血絲條狀。據說血龍木的透光性非常強,在陽光直接照射下可以透光,它的這些特點被商家翻來覆去的炒作了一番,後來有網友爆料根本沒有血龍木這種木材,大家所玩的血龍木是東北鬆柏注膠壓製而成的,但是至今也沒有權威的說法,沒過多久血龍木就悄無聲息的落寞了。

小葉紫檀

小葉紫檀,原產於印度,成長緩慢,據說需要800年才能長到直徑20厘米,在老紫檀木(檀香紫檀)絕跡後,小葉紫檀成為紫檀的新代名詞

要說高品質小葉,那價值基本沒受多大影響,跌價也隻是跌到了合理價位。可是前幾年小葉最風光那會,原料價格就不談了,大幾百萬都是正常價,邊角料做成的手串價格都是直逼黃花梨。作為紅木中的龍頭,小葉紫檀的價格漲跌已經能影響到整個紅木大盤的走勢。後來炒作風潮過去,連帶著紅木市場都進入了寒冬,一大批木材批發商因此承受巨額的損失。

小葉紫檀自從2001年價格開始啟動,每年都有一定漲幅,2006至2007年間的漲幅更是超過一倍。2007年,小葉紫檀更是漲勢迅勐,每噸均價達到75萬元的高位,最上等的小葉紫檀甚至創出每噸100萬元的曆史最高價。

“之所以出現這種過山車行情,原因是多方麵的。但炒家的過度操縱,使小葉紫檀這兩年在市場上成長過快,炒作過熱,市場價格偏離了它真正的價值,才是導致此輪行情大跌的主要原因。”業內分析認為。

蓮花菩提

在過去的幾年內,文玩圈內想入手一串蓮花菩提很難,一是因為其數量的本身稀少,二是因為想入手一串好品相的手串要花數萬元,這不是每一個愛好文玩的朋友能隨便消費得起的。

而今年,隨著蓮花菩提的量產,市麵上開始出現大量蓮花菩提新籽,原來源頭被少數人控製的情況被打破,“滿包”、“1.3+”成為市場的熱門,而且價格較去年要下滑幾倍。目前,一條精品陳籽蓮花菩提也跌破萬位,常來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的朋友會發現,現在手上戴蓮花菩提的藏友越來越多。

黃龍玉

原名:黃蠟石。改名“黃龍玉”後身價倍增!2009、2010年,黃龍玉價格達到頂峰。在黃龍玉中,價格最高的算是草皮料擺件和籽料雕件,價格上萬元,一般黃龍玉雕件價格則在幾百元到幾千元之間。這像極了股市裏連續飄紅的大牛市。

早在十年前,黃龍玉的價格還是以“幾十塊錢一噸”或者“幾百塊錢一卡車”來計算。從2013年、2014年開始,黃龍玉價格經曆了滑鐵盧,市場上已經很難找到玩這種玉石的群體。自然,價格更是一落千丈。

沉香

那些正在神壇飆漲的“炒貨”

沉香變身為“瘋狂的木頭”,在短短兩年時間裏價格飆升超過15倍,達到每克3萬元的“天價”。從2009年下半年的1000元-2000元/克,達到2012年的3萬元/克,也就用了2年左右的時間。收藏級的沉香原料價格每公斤已經漲到百萬元以上,品質最高的頂級沉香奇楠價格高達每公斤千萬元。

沉香被稱為“木中鑽石”,通常人們會認為沉香和檀香一樣是一種樹木,長成後便成了“沉香木”,其實不是。沉香並不是一種木材,而是由特殊的樹中“結”出的物質,這種物質混合了油脂成分和木質成分的固態凝聚物,這種特殊的樹種是瑞香科沉香屬的幾種樹木,這些樹木在受到雷擊、蟲咬或者人為的刀砍、鋸斷等外傷後,如同人類為保護創傷血小板會凝結血液一般,它們則會分泌樹脂,在微生物不斷入侵傷口的作用下,開啟了療傷修創的生物合成,再經過數十年甚至數百年,樹木逆境代謝,在相互抵抗和共生中結成了沉香。由於結香不易,又需要非常長的時間,因此,沉香自古就很珍貴。2000年沉香正式進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受威脅植物紅色名錄》。

據《本草綱目》記載:海南沉香,一片萬錢。海南也因出產極品沉香被冠以“香洲”的美名。因此,如今海南產的沉香價格比進口貴十幾倍。業內人士指出,在沉香市場中除了造假,更多的是將中下等級的沉香製作手鏈、佛珠、擺設等藝品,而後以十倍甚至數十倍的價格炒作,而藏家應認知:“無論沉香藝品的藝術價值多高,決定其價格的還是沉香的質量,不要避免盲目跟從。”

盡管市場上的沉香九成是假貨,但依然抵擋不住沉香價格的一路“高歌勐進”,十年間價格翻至30多倍,讓本用作香料的沉香變身為“瘋狂的木頭”。海南省沉香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沈汝青表示,由於沉香市場缺乏透明的信息源以及監管措施,致使市場“跟風”嚴重。而法律法規方麵出現的空白“地帶”,以及執法部門對沉香缺乏相應的鑒別知識和缺少相應的檢測手段,更是導致了市場上流通的假沉香大行其道。

猴票

今年1月5日,丙申猴年特種郵票在全國公開發行,各地的集郵公司、郵局集郵專櫃、銀行代售點等都排起了長隊,隊伍中擠滿了大媽大爺的身影。讓人沒想到的是,丙申猴票一出爐,就受到市場的爆炒與郵迷的追捧。也就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其價格如火箭般直躥上升。麵值38.4元的大版丙申猴票,已經從首日的420元,漲至820元,約為票麵價值的21倍。

丙申猴票為何會被熱炒,主要歸因於1980年中國第一套猴票暴漲的身價,就是所謂的“猴票神話”。

我國於1980庚申年、1992壬申年和2004甲申年先後發行了三套猴年生肖郵票,今年發行的第四輪猴票是新一輪生肖票的開篇之作。從1980年中國郵政發行第一輪生肖票開始,就帶動了生肖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據了解,同樣出自黃永玉之手的首輪生肖郵票“庚申年”猴票,從當時的發行價(麵值)8分已經漲至1.2萬元左右,整版價格更是達到約150萬元。

談到此次“猴票熱”,業內人士稱,相對較低的投入和相對較高的產出,令包括猴票、猴幣在內的文化藝術收藏品受到投資者的青睞。然而,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度,在投資的時候,特別要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麵考慮,一個是收藏品的市場預測,別被猴票熱潮衝昏頭腦;再一個就是自己的經濟實力,別因為過分地投資猴票而影響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秩序。

和田玉

和田玉每克價格被炒到比黃金高出40多倍。與其他物品相比,和田玉的炒作更是登峰造極,有的以克論價,精品每克高達數萬元,真正演繹成了“瘋狂的石頭”……

325公裏長的新疆玉龍喀什河自古以來就以出產美玉而聞名天下,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後,人們對和田玉的追捧和投資熱度一浪高過一浪,僅僅三十年的時間裏,和田玉價格一路攀升,上漲了不止千倍。

和田玉價格的暴漲,一方麵是因為玉石本身的不可再生,另一方麵,人為的倒賣,層層的加價,以及過分的炒作,也是導致和田玉成為天價的一個主要原因。從2003年到2007年的4年時間,新疆和田玉的原料漲幅就達到了10倍,籽料的漲幅更高,10萬元一公斤的一級籽料,現在是100萬元一公斤,一窩幾克的和田玉籽料叫價百萬元,也沒有人會覺得賣家是個瘋子。

經過這麼多年的采挖和交易,眼下,市場上品質上乘的好玉越來越少。尤其是2013年,隨著新疆和田加大對玉龍喀什河濫采濫挖的限製與管理,各地大大小小的玉器店更是紛紛將好玉撤櫃,等待新一輪的漲價來臨。而另一方麵,大量品質一般的玉湧入市場,引發中低檔和田玉價格全麵下跌。

蜜蠟

近來,蜜蠟身價飛漲,老蜜蠟的價格更是三年之中暴漲近十倍,甚至價格超過了鑽石,引得不少藏家爭相搶購。蜜蠟屬於不可再生資源,來源於一些已經在地球上絕種的樹脂,需要在地下千萬年甚至上億年才能形成。專家認為,原產地批發價格的提高和藏家的增多,導致了蜜蠟價格暴漲。

由於近五年琥珀市場交易火爆,造假品的數量與形式大有“提升”,以往的鹽水法、聽音法,對於升級後的造假行為都不是太管用。1年半時間裏,廣東幾家大型珠寶檢測中心中,就曾檢測出多批非天然的琥珀與蜜蠟,而送檢方均誤以為是天然產品。而與5年前不同,絕大多數的琥珀產品並非樹脂合成品,而是重熔再造品:就是用碎琥珀原材料,加熱熔解之後重新塑造成各種琥珀首飾的形狀,以求去瑕疵、增大體積的優化處理結果。

此外,傳聞“千年的琥珀,萬年的蜜蠟”,實際上,批發市場的老板們認為:蜜蠟遠沒有普通琥珀那麼值錢。

中科院礦物學博士、金鑽石緣董事長張世柏認為:“地質學與中國珠寶鑒定規範中,蜜蠟就是琥珀的一個種類,成分、特性基本相同,並非什麼獨立的珠寶;而且,蜜蠟遠沒有血珀、金珀那麼稀有;在十幾個常見的琥珀品種中,蜜蠟的原材料是最常見、最廉價的,價格不到金珀的三分之一。”

汗血寶馬

汗血寶馬,是經過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最古老、純正的馬種。每一匹汗血寶馬都有血統護照,可上溯至前五代,每匹馬價值百萬元左右。近幾年,汗血寶馬備受中國關注。

幾年來由於業內一些人出於商業的動機,加上炒作,所謂汗血寶馬價值連城的故事在社會上越講越離譜兒。有媒體稱,在中國,汗血馬逐漸成為一些賽馬俱樂部的金字招牌。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因為這種馬在速度賽馬比賽中遠不如純血馬,在馬術賽事的障礙賽和盛裝舞步的比賽上又遠不如歐洲的溫血馬。

汗血馬最大的優點——耐久力強,在現代社會並無用武之地。在商業化的今天,這種傳說中的絕代名駒,似乎逃脫不了淪為展品的命運。

“汗血寶馬”本名阿哈爾捷金馬,是土庫曼斯坦的國寶,它被“繡入”土庫曼斯坦的國徽,印製到該國的貨幣上。目前,世界上汗血寶馬的數量隻有3000匹左右。在土庫曼斯坦,汗血寶馬不能買賣,隻能贈送給最尊貴的朋友。目前,國內交易的汗血寶馬大都是從俄羅斯進口。

錯版人民幣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錯版人民幣的報道層出不窮,一張百元麵值的錯版人民幣價值能達300萬元,並且有人稱一張錯版幣可換一套房。麵對如此高的市場價格,錯版人民幣在收藏市場中勢頭正勐。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變現難題。對此,中國收藏家協會理事、全國紙品收藏聯盟副主席牛雙躍表示,錯版人民幣盡管市場價格被抬得很高,但真正能變現的很少。而且專業的人民幣收藏者並不會收藏這樣的錯版人民幣,因為它們沒有曆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錯版幣是指因設計上或母版雕刻上的錯誤產生的貨幣。”熱衷錢幣收藏的李先生介紹,錯版幣一般有四類:一、倒水印,指鈔票上的水印與正常品位置相反;二、同號票,兩張同種紙幣上出現相同的號碼;三、露白票,印刷中紙張折疊,產生鈔票露白;四、漏印票,指紙幣上的號碼或花紋圖案殘缺。李先生謹慎地說,目前還無法定論真正的錯版幣,市場炒作進入全新時代,但很難確定錯版幣真正有多大的收藏價值。

沉浮在收藏市場的藏友們對錯版幣都略知一二,錯版幣不是假幣,甚至在市場上的價格遠遠超過正常的紙幣。錯版幣因為在設計或者是印刷流程中因為某個小細節出錯,而導致紙幣的與眾不同。就是因為稀少,所以成為了很多人追捧的對象。但是因為人民對於錯版幣過於熱衷,加之對錯版幣並沒有很深刻的認識,所以說很多人誤認為因質量導致缺陷的錢幣也屬於錯版幣的範疇。這樣因為質量不合格的隻能算是殘次幣,而不能算是錯版幣。

錯版人民幣市場價格被抬得很高,但最終能變現的很少。一方麵是因為這種人民幣不被收藏者青睞;另一方麵是這樣的錯版人民幣大多是有價無市。這種錯版人民幣市場中流通的數量很少,因為稀少,所以市場價格才會變高。

最後更新:2017-10-08 04:21:31

  上一篇:go 理財小知識之二:比特幣為啥不靠譜?
  下一篇:go 比特幣暴跌引“礦難”,ICO被監管存在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