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
比特幣
聊一聊數字貨幣、比特幣、ICO、區塊鏈的前世今生
近期金融圈子裏最火的話題估計非ICO莫屬了,中國人打招唿習慣問:嗨,吃了嗎?現在熟人見麵聊的可能是:嗨,你投ICO了嗎?活生生讀書人那句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得貼切寫照。為何如此推崇?說到底是因為它演繹了太多的造富神話,說神話一點不為過,幾天融資幾千萬都是很常見的局麵,如此盛況吸引一大批人前赴後繼,貪婪在金融界從來不是稀缺產物,無數人在等一個機會,而ICO似乎成了詮釋,重要的是很多人親自完成了華麗麗的逆襲。
隨著ICO的炙手可熱,越來越吸引投資者的目光,太多人都想借著這股東風伺機圈錢錢,市場各種亂象層出不窮。月初,央行等七部委叫停包括首次代幣發行(ICO)在內的各類代幣發行融資,重申融資中使用的虛擬貨幣不具有貨幣屬性。那麼我們就來聊聊ICO的前世今生。
談到ICO,就不得不說一下數字貨幣鼻祖級的神話比特幣,相信每個人對它並不陌生,即使不甚了解,也對它的大名如雷貫耳,因為她刷新了人們的三觀和認知,無論是技術還是財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一位神秘人士提出一個超前的電子貨幣設想,使用密碼學方法產生數據塊,記錄數據形成區域鏈。當然也有人質疑它是泡沫經濟產物,但它卻一路發展起來,最初是一種商品屬性貨幣,具有投資收藏虛擬幣屬性,隨著迅勐發展,出現了類似貨幣性質屬性。於是乎2009年比特幣誕生了,發行價大約2美分,2013年突破100美元,加拿大甚至出現了首台比特幣提款機,開始從小眾玩家麵向大眾,目前比特幣已經突然5000美元,也就是說八年的時間,幾萬倍的誇張回報率,假設當初你花20美金持有100枚,現在的市價大約50W美金,什麼樣的投資能與之媲美,可謂一時間風頭無二。眾人看見這般,紛紛模仿,於是乎市場上各類數字貨幣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山寨的就是山寨的,基於平台安全等諸多因素,大部分模仿者發現此路不通,開始另辟蹊徑,將其依托在項目之上,開啟眾籌,這可能就是ICO最早雛形。
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縮寫,首次幣發行,源自股票市場的首次公開發行(IPO)概念,是區塊鏈項目首次發行代幣,募集比特幣、以太坊等通用數字貨幣的行為。其中區塊鏈項目采取的是多放記賬,而不是單一的清算行。目前世界金融界一般由央行獨自完成,由此可見,此技術有可能改變現有當今金融格局。依托此大前景,眾多公司宣布開啟ICO之旅,它的實質是一種變相融資,常規操作就是技術公司宣布自己公司區塊鏈技術,然後在公有鏈宣布自己的幣種(張三幣、李四幣、王二麻子幣……),然後重點來了向大眾展示前景,一部分投資者看好以比特幣、以太幣等虛擬貨幣投資,然後技術公司公司將募集到的數字貨幣到交易平台兌換成法定貨幣,收獲一堆錢錢。
那麼問題來了,ICO不需要注冊牌照,也就是沒有監管,所謂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很可能是資金池,說不定哪天跑路了,甚至科技公司本身到底有沒有在研究相關技術,無從得知,更多的是炒作概念,投資者更多的是看到暴力表麵的繁花似錦,而刻意忽視風險,或者巨大的回報誘惑,吸引著他們鋌而走險。市場從來就是零和遊戲,貨幣從來不會憑空消失或者增加,前任收走的,隻有後麵的人填充。
不可否則區塊鏈本身是一本好經,隻是被歪嘴的和尚念歪了,成了無數人圈錢的手段。虛擬貨幣監管的缺失,滋生了網絡犯罪洗錢等不良行為,監管勢在必行。ICO本身並不與區塊鏈劃等號,而且目前的應用前景前景尚不明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大家保持理性,眾人都走的路沒有金子,即使有也被前麵的人撿走了。
最後更新:2017-10-08 02:53:19
上一篇:
BTC-e的Vinnik否認了美國的判決,並願意為普京提供專業知識
下一篇:
浴血重生!比特幣再破27000關口,直衝風暴前高點
矽穀大佬:比特幣既像黃金又安全 被低估巨大潛力
比特幣價格衝擊6000美元後轉跌 5700美元或成價格支撐
巴菲特:比特幣是真正的泡沫,它無法創造價值
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場外交易份額從5%上升至20%
國家互金專委會發布《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三家場外平台兩周交易額達6.8億元》
共享晚報:巴菲特狠批比特幣,稱其為真正泡沫;PayPal聯合創始人:比特幣像一種儲備貨幣;穆迪報告: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威脅遙遠可期
比特幣買房成為現實,紐約、迪拜等5大城市開創先河
比特幣逆勢上揚後,騙子偽裝成銀行想空手套白狼!
比特幣價格不像鬱金香狂熱的5個原因
眾多“專家”看空比特幣,比特幣真的是“泡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