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3 返回首頁    go 比特幣


比特幣的七宗罪

9月30日,國內首家比特幣交易所“比特幣中國”,將停止所有業務。

至此,引發全球投資人趨之若鶩的比特幣,在中國終於被請下舞台。

比特幣,一個自誕生初期就飽含爭議的虛擬貨幣。

原本隻是區塊鏈技術試驗中一個美麗的意外,誕生的使命是用去中心化的特征優化貨幣體係。

卻在各路逐利大饕們的追逐下,成為資本炒作的新獵物,被改寫了命運。

中本聰在創造比特幣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這個小小的程序代碼,從開采挖礦、到平台交易、再到最終的比特幣錢包,各個環節中,都潛藏著映射人性險惡的七宗罪。

熱炒的商品

作為世界上第一款虛擬貨幣,比特幣有幾大特點:匿名性、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不可追溯、跨境流動等。

這些特點,無疑擊中了那些自由主義、無政府主義者的興奮點。

他們認為,虛擬貨幣既能彌補法定貨幣的天然缺陷,還能躲避監管,進行“地下”和跨境資金交易,必須大力推廣。

但正因為此,比特幣一直被很多國家所排斥,如俄羅斯、韓國都曾拒絕承認比特幣的地位。

中國也曾公開表示,比特幣不具有貨幣屬性,不能作為貨幣流通。

據統計,2009年,1300個比特幣隻需要1美元,而8年之後,1個比特幣要3500美元,暴漲了500萬倍。

比特幣,已絕非創造之初當做虛擬貨幣用於交易的用途,而變成了被當做稀缺資源用於炒作的商品

瘋狂的礦機

按照中本聰的設定,全世界有無數的“礦機”在運行。

第一個破解哈希值並記錄的人獲得免費的比特幣。

而破解的效率則視“計算能力”而定。

為了獲取“免費”的比特幣,礦工們正在高速“進化”著自己的“礦機”。

開始,用個人電腦。

後來,改用服務器。

然後,發現GPU的算法比CPU更快一點。

再然後,專業設計的ASIC又秒了GPU。

再再然後,他們用的是TPU。

升級硬件成本之外,礦機“挖礦”時更需要的一大成本消耗,是“電能”。

現代的挖礦中心,往往需要3萬台刀鋒服務器並聯;占地十幾畝的機房;一個專業IT團隊維護;搭建的龐大係統,24小時不停運轉。

今年2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探訪天嘉網絡的芭蕉溪水電站“礦場”。這座“礦場”是樂山市當時最大的比特幣“礦場”,四個機房裏擺放著超過5800多台比特幣礦機,擁有40多個P(petahashes)的算力,每天能“挖”出近27個比特幣。

按照當前比特幣市價折算,該“礦場”一天產值近20萬元。而在這20萬元背後,電費的支出,能達到經營成本的70%。就是說,芭蕉溪“礦場”每用1度電僅產生3分錢的利潤。而該“礦場”一天用掉16.8萬度電後,日均利潤為5040元。

洗錢的利器

今年5月12日爆發的WannaCry勒索病毒事件,包括中國在內,不少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和政府部門的網絡及電腦都“中了槍”。

不易溯源,不會暴露身份,而且流通廣泛的“優勢”,成為了黑客們勒索的主要支付貨幣。

製造“WannaCry”病毒的黑客,就“溫馨提示”過被感染的機主“需要在指定時間內,支付價值300美元的比特幣才能紓困。”

除了電腦黑客的勒索外,在毒品市場、黑市軍火等灰色地帶的交易中,比特幣已是硬通貨一樣的存在。

傳銷的噱頭

2015年,香港一個比特幣支付平台突然關閉,涉及金額高達30億港幣。

該平台當時稱,投資者隻需要以40萬購買礦機,購買的礦機每日賺取比特幣,約4個月就可回本,一年可額外賺取60萬。

這個平台曾遊說投資者繼續拉其他他人購買子合約。

比如,把投資人的主合約下分成3份子合約,其中2份子合約會向主合約提供20%和30%的花紅,回本周期提早大約15天,這種拉人頭獲利是典型的傳銷模式。

打著比特幣的幌子,實著龐氏的套路。

通過重獎拉人頭,傳銷頭目層層發展下線,由於早期的投資者收到的紅利來自於後麵投資者的資金,一旦沒有新的投資者加入或組織者突然失聯,投資者的資金就徹底打了水漂。

消失的平台

有人開采比特幣,有人買賣比特幣,自然也會有人開發平台交易比特幣。

MtGox(門頭溝),可能是最著名比特幣交易所,由現任恒星幣CTO的傑德•麥凱萊布(Jed McCaleb)於2010年7月份成立,後來於2011年3月6日出售給了馬克•卡普勒斯(Mark Karpelès)。在交易高峰期的時候,該交易所處理的比特幣交易量占所有比特幣交易所的70%。

但是從2014年2月份開始,該交易所暫停交易並關閉了網站,還申請了破產保護,而在冊的85萬個比特幣(當時估值約4.5億美元)從用戶賬戶中憑空消失了。

CEO馬克已被日本警方多次逮捕拘留,至今仍身陷囹圄,而消失的資金大部分仍然下落不明。

正規合法的交易平台尚且存在隱患,更有一些掛羊頭賣狗肉平台,挖了五花八門的坑。

他們通常也有張正規的臉,客戶端、軟件升級、平台宣傳推廣手段,吸引公眾存入資金或比特幣,一旦客戶入金達到一定水平,詐騙者就直接轉移客戶資金。

以比特幣錢包為例,比特幣錢包是用來儲存比特幣的虛擬錢包,騙子使用某些知名的、真實的錢包標誌和名稱來包裝虛假的錢包應用程序,以欺騙用戶,用戶不慎下載虛假錢包後,其存入的比特幣就會落入騙子的錢包。

釣魚的誘餌

暴漲的比特幣撩動著每一位投機客的心弦。

隨著比特幣價格越來越高,騙子們利用人們熱炒比特幣的心理,想出了一本萬利的辦法。

他們先搭建一個以假亂真的比特幣交易網站,然後“以贈送比特幣的名義”,向比特幣持有者發送含有假網站鏈接的電子郵件。

麵對“免費”的午餐,很少人會抗拒得了誘惑。

接到郵件的比特幣持有者,通過點擊郵件中的鏈接,登錄了自己的比特幣賬戶,也順便讓騙子得到了他們的賬戶信息和密碼,由此,這些釣魚詐騙者就能取得客戶賬戶的控製權,造成客戶的巨額損失。

非法集資

ICO全稱Initial Coin Offering,中文譯作“數字代幣首次公開發行”,是一種用數字代幣投資早期項目的方式,類似現實世界中的IPO(首次公開募股)。

但不同的是將發行的標的物由IPO的證券變成了數字加密貨幣。

ICO的發行熱潮,吸引了一批中國投資(機)者,形成了巨大的隱形資金池。

隨著投資者越來越多,一些過度炒作、哄抬價格、造假售賣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

於是,七部委聯合發布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指明ICO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冷靜想來,比特幣也挺冤,自己隻是一個工具,是太多的“歪嘴和尚”,為了個人利益,把好好的“比特幣經”給念歪了。

原本作為去中心化的試驗品比特幣,在交易和使用過程中,逐漸偏離了初衷,讓比特幣變成了非法洗錢和集資的工具,以及投機詐騙的噱頭。

而這些“歪嘴和尚”能得逞,被騙的除了善良卻缺乏相關知識的老百姓外,在參與傳銷的、非法集資的人也不乏存在投機心理的。

他們參與的時候,並非不知道這東西有風險,而是篤信自己不是最後那個接盤的,想著賺一筆就跑。

再往深裏說,那些明知道違法也參與的跟風者能發展這麼壯大,監督機製的不健全無疑也為“歪嘴和尚”提供了條件。

於是,索性一道禁令發下來,明天開始,誰也別想玩了。

七宗罪,好像比特幣的罪,其實,人們自己的罪。

轉載請標注源於“錢小姐與財先生”(MsMoney-MrWealth),侵權必究。

最後更新:2017-10-08 07:32:13

  上一篇:go 麥格理懟小摩“比特幣詐騙論”:整個現代金融體係才是真正的騙局
  下一篇:go 屢敗屢戰!摩根大通無情炮轟後 比特幣再次扳回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