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21 返回首頁    go 人物


比特幣:披了高科技馬夾的烏托邦

比特幣其實是 21 世紀的 “烏托邦”,而且是第一個插上了高科技翅膀的 “烏托邦”。

我們先走進 “烏托邦” 的江湖。

1420 年波西米亞(今捷克)發生了胡斯黨人叛亂。一群激進者,也就是亞當主義者對教會乃至整個社會體係提出了質疑。

他們認為與上帝接近最好方式是在與亞當(原罪前的第一個人)一樣條件下生活。他們在一個島上定居下來,赤裸裸地共同生活著,所有財產充公,廢除了金錢、工作、貴族、政府、軍隊。禁止種地,取而代之是用野菜、野果果腹。吃素,修行對上帝的直接常拜,不要教堂和教士……

後來,胡斯黨莊園主和軍隊把他們包圍起來屠殺了,一個也不放過。

這種“烏托邦式”的夢想在人類曆史上出現過很多次:

* 柏拉圖的理想國

* 公元前 494 年建築師希波達摩斯(Hippodamus) 對彌勒城的重建

* 18 世紀傅立葉構想的“法倫斯泰爾”城居

* 1968 年,孟加拉哲學家斯裏·奧羅賓多·高斯和法國女哲學家米拉·阿爾法薩(主母)在印度曙光城創建的理想村……

這些夢想都有 3 個共同點:

1. 反政府主義

2. 迅速幻滅

3. 初心很美好,結局很悲摧

創設“比特幣”的初心就是對政府設計的“主權貨幣”說不。有道理嗎?當然有。現實世界從來不是完美的。自從尼克鬆1971 年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以來,人類進入信用貨幣時代,信用貨幣的無序膨脹導致了一係列痛苦:通貨膨脹稅、金融危機、匯率的劇烈波動……

針對信用貨幣的這些痛點,比特幣就銜命而生了。

比特幣是如何克服“信用貨幣”的毛病的呢?

* 限定總的發行量 2100 萬枚:比特幣擁有與黃金投資品類似的屬性——總量固定且稀缺,所以比特幣又被譽為電子黃金。

* 去中心化:比特幣不需要“央行”,它依據特定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用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數據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安全性。

打著“去中心化”旗幟,比特幣問世後迅速走紅。從 2010 年的 0.003 美元一個狂漲到 3400 美元,七年之間翻了約 100 萬倍 。當初 1 萬元人民幣買入比特幣,今天將擁有 100 億元!

比特幣的擁泵主要是哪些人呢?千禧一代(出生於 1981 – 2000 年)年輕人,這些人喜歡比特幣或者是“無政府主義”心態、或者是為了“酷”或者是為了投機,這些人以飛快的速度投資比特幣,並不足為奇。

比特幣都這麼紅了,怎麼可能是 “烏托邦”?且聽我道來。

一種貨幣的價值無非取決於 3 個因素:

1.實際使用價值,例如黃金可以做首飾。比特幣的實際使用價值為 0;

2.交換媒介價值:信用貨幣(鈔票)也沒有實際使用價值,但可以用來購買商品,充當交換媒介,而民眾之所以相信這一點是因為它背後是主權信用。不幸的是,貨幣發行已經成為當代社會國家主權的關鍵環節,甚至比軍隊還重要。因此,政府不會容忍比特幣這樣的反政府主義色彩的“貨幣”具有交換媒介價值。即使一些商店接受比特幣,但這樣的應用擴展到一定程度,政府必定殲滅之。政府目前沒有采取行動,隻是因為比特幣用者寥寥,自娛自樂罷了。比特幣目前的總價值 400 億美元,與主權貨幣相比不值一提。所以,暫時沒有打擊的必要。

隻有滿足了 1、2 中的至少一個條件,繼續談第 3 點才有意義

3.相對於商品的稀缺性:給定商品的數量,貨幣發行越多,則單位貨幣的價值越低。這一點似乎是比特幣的優越性?錯!

沒錯,比特幣本身隻有 2100 萬枚。但,別忘了,比特幣隻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一種貨幣,其他基於區塊鏈的虛擬貨幣,本質是就是比特幣的複製品和競爭者。從這種意義上講,“泛比特幣”的供給是無限的,且供給成本極低。

目前一共有超過 800 種數字加密貨幣,市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數字加密貨幣有 9 種,市值不足 100 萬美元的超過 400 種。被譽為“比特幣 2.0 版”的以太幣目前市值已經接近比特幣的一半。所以,比特幣稀缺本身是個偽命題。

有人會說,其他貨幣競爭不過比特幣啊?風物長宜放眼量。最近比特幣的分裂即凸顯了比特幣的“先天性” bug。

比特幣設計的時候,設定每個區塊 1 M 大小,記錄了 10 分鍾裏全球發生的交易。問題是,隨著交易量的增加,確認一筆交易時間不斷延長:交通堵塞!德勤谘詢虛擬貨幣主管Eric Piscini最近試著在不支付交易費的情況下推動一筆小額的比特幣交易,交易過程居然花了整整兩天。速度意味著成本,6 月初買入或賣出比特幣的平均單筆交易成本達到 5 美元,創其誕生八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兩年前比特幣的平均交易成本不到 5 美分。

有痛點,就有創新。於是,比特幣現金(Bitcoin Cash, BCC)橫空出世了。

挖礦巨頭比特幣大陸旗下的礦池ViaBTC將比特幣硬分叉,基於比特幣的原鏈推出“比特幣現金”,將區塊大小提升至 8 M。 2017 年 8 月 1 日 20: 20 分,比特幣現金開始挖礦,每個比特幣投資者的賬戶上將出現與比特幣數量等量的比特幣現金(BCC)。這不是赤裸裸地挖比特幣的牆角嗎?這樣的分裂不會是最後一次。

類似的競爭者還有萊特幣:它與比特幣在技術上具有相同的實現原理,區別在於萊特幣網絡每 2.5 分鍾(而不是 10 分鍾)就可以處理一個塊,預期產出 8400 萬個萊特幣,是比特幣網絡發行貨幣量的四倍之多。

所以,比特幣的明天取決於兩個因素:1)其他區塊鏈貨幣的競爭;2)央行的態度。

各國央行的態度一句話概括就是:看好區塊鏈,討厭比特幣。所以比特幣粉絲們千萬別會錯了情。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其優越性得到認可,但比特幣不可能被央行喜歡。央行的算盤是:開發出自己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虛擬貨幣。

(美聯儲主席耶倫的聽證會上,有人在耶倫背後偷偷打出“購買比特幣”的標語)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的話很有代表性:

央行認為科技的發展可能對未來支付業務造成巨大改變,央行高度鼓勵金融科技發展。數字貨幣、區塊鏈等技術會產生不容易預測到的影響。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需要進行規範……比特幣是一種能交易的資產,不太像支付貨幣。比如郵票之類的,主要是收藏品……從央行的角度來看,未來的數字貨幣要盡最大努力保護私人隱私,在保護隱私和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之間找到平衡點。

* 澳大利亞儲備銀行透露其已成立了一個專注於區塊鏈技術的內部工作組。

*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拒絕了某比特幣基金的掛牌申請,該基金允許小型交易者在美國股市上投資比特幣。

* 俄羅斯:比特幣兌換盧布者,可能判處四年有期徒刑。

* 厄瓜多爾:2014 年厄瓜多爾國民大會修改現有貨幣和金融法律的法案,禁止比特幣和其他去中心化數字貨幣,並將發行由本國央行背書的數字貨幣,發行數量將視本國國民需求而定。

* 中國:2013 年五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指出比特幣不具有法償性與強製性等貨幣屬性,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

最懂央行心思的是以太幣

2013 年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發布了以太坊初版白皮書。2014 年 7 月 24 日起,以太坊進行了為期 42 天的以太幣預售。1 個比特幣可以換 1337 個以太幣。2016 年以太幣價格開始暴漲。

以太幣最聰明之處在於:淡化自身貨幣功能。以太坊更多的被描繪成一種二次開發的“平台”,有意弱化“貨幣”定位。以太坊是一個能夠幫助編程開發人員進行生產創造的“值錢的應用程序”,即區塊鏈 2.0,旨在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數字貨幣以外的領域。以太坊智能合約和以太坊虛擬機的商業盈利性都是重大創新。

伍斯特理工學院發布的研究報告寫道:

很多人都將比特幣視為‘數字黃金’。而以太坊的主要功能是記錄和存儲交易,這一本質區別令我們堅信,以太坊是未來 5 年內的最佳投資選擇。

--

劉勝軍簡介:

堅持講真話的經濟學家,中國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長,2014 年參加總理經濟座談會,70 後經濟學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下一個十年》,新浪微博“劉勝軍改革”擁有 136 萬粉絲。

最後更新:2017-10-08 03:19:25

  上一篇:go 安聯首席經濟顧問:比特幣價格當腰斬
  下一篇:go ICO“一刀切”比特幣因禍得福?微信群商量漲價遭罰款近1億;女子借刷單騙學生18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