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96 返回首頁    go 比特幣


比特幣挖礦界的眾生相:有人擔心“礦難”,風投也要止步?

短短半個多月的時間,國內比特幣市場經曆了前所未有的巨震。

繼七部門叫停代幣(ICO)融資後,在監管高壓下,14日起包括比特幣中國、火幣網、OKCoin幣行在內的多家虛擬貨幣交易平台陸續關停平台所有業務或人民幣交易業務。火幣網和OKCoin幣行隨後更是修改公告,將在10月31日前依次逐步停止所有數字資產兌人民幣的業務。

交易業務被叫停,但比特幣“挖礦”產業似乎並未受到監管的直接衝擊。那麼,在如此嚴厲的監管風暴下,比特幣背後的礦工們和參與挖礦的投資者又是什麼想法?

“礦難”要來了嗎?

比特幣早已形成交易、挖礦、芯片生產、挖礦托管服務以及基金投資等一係列虛擬貨幣產業鏈。盡管數字資產兌人民幣的業務被叫停,但比特幣依舊存在。如何定性比特幣,這就關切到比特幣的礦工們。

在內蒙古的鄂爾多斯,多座大型的比特幣礦場就坐落於此。“礦工”陳勇曾經在鄂爾多斯的“礦場”工作過,麵對突如其來的比特幣市場巨震,他坦言其實早已有所考慮。

“過去,因為比特幣價格的瘋漲,隨即帶來的一係列問題就應該要列入考慮範圍。首先,大批人受比特幣價格飆升的誘惑,紛紛開始挖礦。但是比特幣總數有限,越挖到後麵就越難挖到。小的投資者往往入不敷出,每天挖到的比特幣連用的電費都填不上。”陳勇表示,“如今,雖然國外的比特幣交易仍未停止,但挖比特幣的成本越來越高,比特幣的人民幣價格大幅下跌也影響到了美元價格,挖礦業或許雪上加霜,但似乎仍未到礦難這種程度。”

隻是,“炒幣”熱潮一旦褪去,挖礦熱潮會不會受影響?這正是陳勇擔心的事,“都說鄂爾多斯是鬼城,那是因為房價,挖礦一旦冷了,鄂爾多斯會再度冷寂嗎?”

“挖礦”也造成了相應電腦硬件價格的飆升,自從比特幣“挖礦”風起之後,電腦顯卡的價格就一直沒有降下來,更有部分挖礦者利用電商平台的退換貨政策,購買顯卡用於挖礦,幾天後再將使用過的顯卡退還給購物平台。為應對這種行為,不少購物網站出台了相應政策。記者發現,京東近日取消了耳機、顯卡等產品“七天無理由退貨”服務。

挖礦也有“概念股”

對於比特幣,國內投資者過去主要的參與方式就是買賣,但也有人在資本市場上投資比特幣挖礦概念股。

據海外媒體報道,與比特幣挖礦相關的兩隻股票:芯片巨頭AMD和英偉達在過去的一裏年漲勢亮眼。就在上周五,英偉達的股價突破180美元,再創曆史新高。一旦比特幣大幅回調,市場擔心悲觀情緒必然會影響AMD和英偉達的股價走勢。雖然挖礦用芯片占AMD和英偉達的營收分別為3%和10%,但在過去隨著比特幣價格的暴漲,AMD和英偉達也跟著收獲了一輪暴漲。

比特幣礦工利用計算機程序從區塊鏈中挖出比特幣,挖礦的方式也經曆了從一兩台礦機挖礦到小礦機作坊,再到如今大規模礦場挖礦的時代,已經遠遠不是當初那種幾百張顯卡的規模,動輒幾千台礦機的機房都有24小時專職維護人員。因此,對於挖礦“概念股”,比特幣和挖礦市場的變化或許也是一大考驗。

風投該怎麼辦?

就在ICO遭遇監管風暴之時,就有市場消息指出總部位於北京的比特幣挖礦組織比特大陸可能從風投公司獲得一筆巨資。據悉,比特大陸正計劃從幾家風險投資公司籌集5000萬美元,紅杉資本和IDG資本可能有意進行投資,隻是官方仍未正式公布。記者就此事再次向公司詢問時,相關工作人員仍未予以正麵回複。

除了出售礦機,比特大陸還在蒙古鄂爾多斯開設了礦場。隻是,對於許多風投而言,相關虛擬貨幣市場監管壓力不斷增大,比特幣還是不是香餑餑?

其實,風投在虛擬貨幣市場分一杯羹,看中的或許還是背後的區塊鏈技術。所謂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一種實時記錄全部交易的去中心化公開數據庫,在區塊鏈上進行支付時全網計算機共同查詢區塊鏈數據,共同驗證這筆支付交易是否有效,確認支付後將寫入區塊鏈並產生一條不可篡改記錄。早在2013年比特幣大火之際,區塊鏈的概念應運而生,但不同於比特幣的起起落落,區塊鏈技術則逐步受到市場和資本的認可,更成為各國央行以及金融機構的口頭禪,相關創業項目也是投資機構眼中的香餑餑。

此前,IDG資本參與該領域的第一次投資是於2013年5月Ripple Labs的A輪融資,看中區塊鏈作為分布式總賬的應用。Khosla風投公司在2015年曾募集了4億美元用於下一批次的種子期投資,其中一些資金用於投資比特幣或區塊鏈公司。其中就包括比特幣行業當時最大的純技術公司Blockstream。

如今,交易平台上的比特幣價格多數仍維持在人民幣20000元左右,買進者不斷。或許,關於比特幣的故事仍將繼續......

最後更新:2017-10-08 03:37:55

  上一篇:go 比特幣在華被禁,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下一篇:go 比特幣交易關停,後監管時代平台轉向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