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84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長江策略:中報行情 何時開啟?

報告要點

一、中報行情,何時開啟?

我們計算了2012年-2016年中報高增長的公司(業績增速前10%)在6、7、8、9月相對於行業的超額收益情況。發現高增長公司月度最高的超額收益出現在8月份,平均超額收益達到2.11%,而且在過去四年中,僅有2015年沒有出現明顯的超額收益。此外,在七月份,高增長公司也有穩定的相對收益,過去五年平均相對於行業超額收益為0.82%。九月份之後,超額收益將逐步消失。

我們進一步研究了在財報披露前後,高增長公司的超額收益情況。我們發現在過去5年中,整體上高增長的股票在財報披露前20天(T-20)即開始有小幅的超額收益,在財報披露前一周開始,超額收益開始迅速上升,累計相對於行業大概有1.5%左右的超額收益,在財報披露之後,超額收益反而會短時間內下降。

因此我們認為,在當前時間點,投資者應該著手開始對中報有高增長預期公司的布局,預計在7、8月份,中報高增長行業與公司均將有穩定的超額收益。

二、中小板中報業績增速預計維持高位

截至2016年6月30號,共有1707家公司已經披露了中報預告。中小板由於披露要求的原因,目前已經全部披露了業績預告,更具有代表性。我們從兩個維度來看中小板業績的變化情況,首先從業績增速來看,中小板中報業績預期增速為30.4%(取上下限平均),相比於2017Q1 34.9%與2016Q4 37%的業績增速略有下降。其次,我們從業績預告類型來看,中報業績預告向好占比創近年新高。中小板已經披露中報預告的公司業績向好(預增、略增、續盈、扭虧)的比例達到80%,全部A股為76%。因此預計中小板中報業績增速將維持高位。

從行業層麵來看,披露比例在40%以上,同時業績預告向好占比在65%以上的行業包括有色金屬、輕工、家電、電子、化工、建築裝飾、紡織服裝、電氣設備和建築材料。

三、外延並購影響尚未成為中小創業績核心影響

相比於主板,中小創中報與一季報表現平平,在整體業績有所提升的情況下,中小創業績增速相比於去年年報卻出現了下行。不過這一現象並不是由於外延並購因素導致的,從業績環比增速與外延並購公司情況來看,目前外延並購影響尚未成為核心因素,預計外延並購對於中小創業績的影響在2018年及以後才會逐漸顯現。

風險提示:

1、經濟超預期下行。

正文

一、中報行情,何時開啟?

上市公司將於7月中旬開始披露中報,披露密集期為8月中下旬。但是,市場對於中報業績的預期所帶來的中報行情卻要更早開啟。

我們計算了2012年-2016年中報高增長的公司(業績增速前10%)在6、7、8、9月相對於行業的超額收益情況。發現中報高增長的公司在6月份開始,即相對於行業有比較明顯的超額收益,在過去五年之中,高增長公司在6月份有1.93%的超額收益。月度最高的超額收益出現在8月份,平均超額收益達到2.11%,而且在過去四年中,僅有2015年沒有出現明顯的超額收益,我們認為這可能和當時的市場條件有關。

此外,在七月份,高增長公司也有穩定的相對收益,過去五年平均相對於行業超額收益為0.82%。九月份之後,超額收益將逐步消失。

我們進一步研究了在財報披露前後,高增長公司的超額收益情況。我們發現在過去5年中,整體上高增長的股票在財報披露前20天(T-20)即開始有小幅的超額收益,在財報披露前一周開始,超額收益開始迅速上升,累計相對於行業約有1.5%左右的超額收益,在財報披露之後,超額收益反而會短時間內下跌,在披露一周之後,又開始重新轉為上升。

因此我們認為,在當前時間點,投資者應該著手開始對中報有高增長預期公司的布局,預計在7、8月份,中報高增長行業與公司均將有穩定的超額收益。

二、中小板中報業績增速預計將維持高位

截至2016年6月30號,共有1707家公司已經披露了中報預告,在全部A股中占比37%,其中,中小板由於披露要求的原因,目前已經全部披露了業績預告,而主板與創業板披露比例較低,均僅有14%的公司披露了中報預期情況。因此,目前中小板業績情況更具有代表性,我們也可以從中小板業績中推測未來A股整體與行業的業績變化情況。

我們從兩個維度來看中小板業績的變化情況,首先從業績增速來看,中小板中報業績預期增速為30.4%(取上下限平均),相比於2017Q1 34.9%與2016Q4 37%的業績略有下降。上下限對應的業績增速分別為45.5%與15.3%。

中小板的業績下降也佐證了我們在年報以及一季報分析深度報告中提到的業績預測情況,預計一季度將為A股全年業績增速高點。

其次,我們從業績預告類型來看,中報業績預告向好占比創近年新高。全部A股來看,已經披露中報預告的公司業績向好(預增、略增、續盈、扭虧)的比例達到76%,相比於4月30日時披露的75%的向好比例略有上升,顯著好於一季度和去年同期的64%。而已全部披露完畢的中小企業板業績預告向好占比達到80%,同樣顯著好於一季度的66%和去年同期的71%,創近年以來的最高值。因此,我們預計中小板業績將略有下降,但大概率仍維持在較高水平。

從行業層麵來看,除去僅披露3家的銀行外,有色金屬、汽車、交運、輕工、醫藥生物、傳媒、家用電器、電子、化工等行業的業績預告向好占比較高。此外,我們選出了披露比例在40%以上,同時業績預告向好占比在65%以上的行業,包括有色金屬、輕工、家電、電子、化工、建築裝飾、紡織服裝、電氣設備和建築材料。

三、中小創業績情況:外延並購影響尚未成為核心影響因素

相比於主板,中小創中報與一季報表現不佳,在整體業績有所提升的情況下,中小創業績出現了下行。不過,我們認為,目前外延並購影響尚未成為核心因素,預計外延並購對於中小創業績的影響在2018年及以後才會逐漸顯現。

首先,從環比角度來看, 17年Q1中小創業績增速並沒有出現超預期下降。一季度,創業板業績環比增速為-38%,而16、15、14年一季度業績環比增速分別為-31%、-47%、-28%,平均增速-35%。因此從環比來看,17年一季報創業板增速降幅並未超越季節性。中小板也是類似的情況。因此,我們認為,16年一季度 41.2%的曆史單季業績增速高點是17年Q1中小創業績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麵,從外延並購的角度來看,目前並購公司業績增速與數量均仍然處於高位。我們按照過去一年內是否完成過並購重組作為標準,計算之後發現,一季度有並購重組的公司業績增速為43%,而沒有並購的公司業績增速為6.1%,因此,外延並購仍然是創業板保持較高增速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們認為,外延並購對於中小創業績的影響在2018年及以後才會逐漸顯現,2017年暫無需過度擔心。根據創業板披露的定增預案數量與金額來看,2016年,創業板定增數量雖然相比於2015年有所下降,但是金額下降幅度卻並不大。考慮到2016年與2015年資本市場熱度不可同日而語,因此2016年,創業板定增實際發行情況並不差。考慮到定增帶來業績的滯後性,外延式並購對於2017年的中小創業績增速仍能有一定的支撐。

(原標題:長江策略:中報行情 何時開啟?)

最後更新:2017-07-02 11:28:22

  上一篇:go 重金布局難獲生產資質 佐力藥業中藥配方顆粒發展戰略受挫
  下一篇:go 歐盟再貼近7000萬歐元助果農應對俄進口禁令